
等到今年發現有83寸的A90J,就想等著有適合的SoundBar一起入了。在HT-A9尚未上市前,我一直就期待Bose能再出一個支持全景聲的SoundBar,但遲遲沒消息,本來都打算直接入了Samsung的Q950A了,沒想到忽然就有了A9的消息,而且連Bose的SoundBar 900都出來了,但把國外對A9的評價全看完了,基本上我認為A9就是我的唯一選擇了。

請忽略左喇叭的電源線,加長的電源線還沒寄到。我家大概是4米*6米的客廳,目前不論是A90J還是A9,我都非常滿意。先講滿意的部分:
1. 環繞感超強。之前有人說後環繞聲音不大,但可能因為我沙發直接貼牆,然後後環繞就只能挨著沙發,所以後環繞的聲音非常紮實,明確,這是以前缺少實體後環繞一定達不到的程度,而且畢竟後環繞跟前環繞的規格是一致的,所以聲音的方向感跟聽感都非常好。
2. 看電影的人聲部分。這也是最多人關心的,因為A90J支持A9的中置能力,我不斷嘗試2者的區別,在不用A90的情況下,人聲還是非常清楚,跟A90的最大區別其實在於用了A90當中置的話,人聲會更紮實明確,你會覺得聲音真的就從你電視人的嘴巴裡發出來的,但這也是比較出來的,如果電視不當中置,其實你不會覺得有任何人聲的問題。
3. 聽類似交響樂或者有很多聲道的音樂,我有apple music,apple最近開始推帶Atmos的音樂,如果用A9來聽處理過的atmos交響樂,每一個樂器的聲音都清清楚楚,這時候的感受不是交響樂團在你前面演奏,而是你就坐在樂團中間,每個樂器都有單獨的喇叭在播放,最後組合在一起,這個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因為4個喇叭的規格是一致的,後喇叭不是僅僅附近確保聲音定位,而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喇叭。然後不論那種規格的音樂,唱歌的聲音都是在前面,後面就變成伴唱的音樂而已,跟用傳統2聲道聽歌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講講缺點:
音樂就真的不是A9的強項,頂多交響樂這種多聲道,如果聽流行歌曲,高音的部分實在沒有任何激動的地方,就聽個響,還好我也沒打算用這個聽音樂,電影才是A9的精華部分。
SW5的重低音不是我想像中的,這個純粹主觀意見,我總覺得Bose的重低音比較強,雖然SW5的感受不強烈,但有種在胸腔共鳴的感覺,我不是音響達人,就只是自己的感覺。
全景聲沒有我想像中的這麼有震撼力,不知道是不是我家客廳高了點,其實也沒有很高(天花板高3.2米),但可能期待槍戰場面,子彈從上而下的感覺,尤其變形金剛第一集,當特種部隊在沙漠呼叫C130支援的時候,我原來期待飛機上的榴彈砲會從我天花板射下來,但實際沒有,讓我有點小失望。其實我把在itunes上買過的atmos影片都看了一下,我也必須說,每部片都因為更強的環繞感,讓我有著完全不同的電影感受,雖然這些片我都看20次以上了!!!
最不滿意的就是同樣都是Sony的產品,這2台的bravia sync就是連不上,尤其我都是用apple TV來看Netflix、Apple+這些4K影片,變成我要用3個遙控器才能完成所有操作,我也看了很多網上的教學,但就是連不上。
最後,雖然很多人會說花的這些錢都可以上很好的實體atmos喇叭,但一我不想再拉線,A9的全無線非常適合我客廳,二、我只用來看電影,環繞感、定位感是我最需要的,三、我不想客廳站了個龐然大物,當中我也去試聽過B&O的最新Beolab28,但沒有讓我很心動,因為電影是我關心的,入了B&O我還必須想著後環繞怎麼弄。
希望我個人經驗能幫助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