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DZ DIY年代,有陣子玩音量電位器,因此買了幾個23段開關的,也花更多錢買了好幾個NOBLE 32段碳膜的,自己也靠寫MCU,兜了I/O IC ,EEPROM 一堆 RELAY, LED 以無段飛梭開關製作音量控制和訊源選擇,凡是廠機或前級DIY的ALPS音量和平衡都被替代掉,要說訊源完全幾乎不衰減,當屬以軟體來控制RELAY和阻值的最佳,解析度最好但是覺得吵極不耐聽,十幾年年同事抱走以後,改了SOURCE CODE ,外加接收器,可用電視機遙控控制音量,他說配上老喇叭KEF104是絕配,當然內容物是交直流的香檳二也不算差.待會兒老朋友要抱走一台DZ音量和NOBLE音量可做A/B test 的前級,內容物是交直流POOGE-3.要送走了,拍個照留念,哈哈~沒理線...不過聲音乾淨到以1比1探棒,5mV檔量,開關機沒差別.這台是當年在瘋音量電位器時做比較的,NOBLE 32段 還是DZ DIY的好,這是很主觀的,目前在役的除了廠機DENON PRA2000改用DZ外,其他的都改為NOBLE,NOBLE的在高頻還是會有明顯的衰減,但在人聲或樂器上較DZ厚實耐聽,也不失解析.兩三百元的ALPS的碳膜電位器最差,除了聲音較糊外光是兩聲道差異到2~3dB以上就讓人受不了.

相信現在的器材大概音量控制都會被包在IC裡面,尤其是視聽類的,數位都已取代多數的類比,重量變輕也省功耗,製造和成本也降低,更能普及,無怪乎DIY人口和廠家越來越少,時代的進步就是如此,但箇中的巧妙和樂趣也在消失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