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SOUNDBAR CINEMA 600到貨了,有支援DD(AC3)解碼,目前的接法是:鴻海便當電視盒(HDMI)>電視BENQ-JM700(光纖)>CINEMA,插電視內建的USB播放有DD(AC3)的檔案可以點燈,音效震撼,播放DVD光碟片也能正確解碼,只是我不論用愛奇藝或PLAYMOVIE都無法點燈,新版的愛奇藝已可開啟DD,再不然PLAYMOVIE也都有DD訊號,我再便當聲音的選項有”PCM及HDMI Pass-Through”,兩的我都試過,均無法點燈,有先進能教我設定嗎?感激不盡!! (PS:試過不用光纖,改用HDMI ARC也不行)
JJ-Lin0204 wrote:新買的SOUNDBA(恕刪) 選PCM就是PCM 2.0(光纖的限制),所以無法DD點燈。至於用鴻海便當,便當盒選位元流旁通是沒錯,但CINEMA 600號稱支援DOLBY AUDIO 指的是DOLBY DIGITAL AC3而非E-AC3,而便當輸出是DD+5.1的話很可能因為相容問題無法降轉到DD5.1而無法點燈了。有些聲霸是可以降轉成DD5.1,有些不行。只能看看鴻海便當有沒有設定位元流輸出可以指定AC3的格式了(就是便當這邊先降轉成DD5.1輸出)以上,供您參考。相關CINEMA 600支援格式參考普洛影音網。KLIPSCH CINEMA 600 REVIEW
JJ-Lin0204 wrote:感謝回覆,我也猜是便(恕刪) 歐美的聲霸比較堅持在聲學的優化,所以沒有很重視新規的支援,務實來講聽起來舒服也的確比較重要。雖說DD+是比較新,但主要是在行動裝置上對串流支援比較有用,放在客廳的話其實DD5.1也就可以了。實際聽過來講,聲霸的EQ設定得好,DSP調音夠強,看DD5.1聲效也未必就輸給TRUEHD5.1。索尼的聲霸比較強調新規的支援,刻意用CP值來跟歐美廠競爭,在亞洲來講的話的確有它的優勢。買一隻CINEMA 600都可以買2隻HTX9000F了。他的聲音就比較靠DSP去拉抬,整個中音的部分就沒有KLIPSCH補得那麼準,但你用索尼的聲霸去接這幾年的播放裝置,點燈率高出KLIPSCH甚多,聲音沒那麼強,多元性就超越對手,也是一個不錯策略。以上是用聲霸來比較的,如果KILPSCH無法點燈,也沒關係,PCM2.0用SURROUND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沉浸感。比如說看天橋上的魔術師,網飛是標立體聲,但開啟環繞模擬後,光華商場外天橋的人聲還可以拉出遠近,也是滿值得的,樓主可以試試看。(我是用索尼的聽感,古力奇的部分期待樓主用後可以分享一下XD)
smdavid wrote:歐美的聲霸比較堅持在(恕刪) 我有用Cinema600看”變種人”及藍光片”哥吉拉-怪獸之王”,音量開3格滿,就非常大聲,聲音很有厚度,人聲清晰,充滿包圍感,10”sub也很稱職,開一半就能感受到震撼力,會覺得買的很值得.但是,看愛奇藝電影或是PLAY電影杜比沒點燈,音效就很平,也感受不到重低音的震撼,所以並不是我追求點燈的虛榮,而是實際上使用感受有差.
JJ-Lin0204 wrote:我有用Cinema6(恕刪) 嗯,的確串流平台我只有試過網飛,不管是用XBoxOneS還是PS4效果都還不錯。愛奇藝跟lineTV都是在PC Web上看,聲音我懷疑是單聲道22khz的.....很乾。後來有一次用手機app看LINETV,輸出的聲音比web好太多了@@電視內建的愛奇藝不知道會不會比盒子裡的好一些
smdavid wrote:嗯,的確串流平台我只...(恕刪) 手機看愛奇藝開杜比,音效還算不錯。電視愛奇藝音效普普,開杜比我無法點燈,沒有提升的感覺。昨天看playmovie的「神力女超人1984」支援5.1聲道,無法點燈,如果開啟Cinema600的環繞模式,聲音會亂跑,人聲會變得非常小聲,關掉環繞模式才正常。
JJ-Lin0204 wrote:手機看愛奇藝開杜比,(恕刪) 感謝分享,看來真是輸出格式的問題。後來去爬了大陸那邊的論壇,順便也跑去benQ的官網技術回復,發現原來愛奇異的APP杜比應該是"Dolby Audio"的壓縮技術(串流版),把5.1下混成PCM 2.0的方式給予擴大機,所以大家的擴大機就算有支援DD+解碼,應該也是顯示PCM立體聲或者沒有DD的點燈了。(有些擴大機會把立體聲擴展成預設的四聲道立體聲)benQ官網的測試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