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拿 漫步者 2750在客廳放音樂廳,剛開機聽的時候都覺得不錯,很好聽 可是一旦聽了半小時、一小時之後,就會開始覺得聲音很難聽、很吵 這時即便我再回去播放我覺得最好聽的歌曲,也會覺得很難聽.... 大概休息一個晚上之後再來聽,又變好聽了 請問這是音響的問題,還是我自己的問題?
違規成癮不要放棄治療 wrote:這時即便我再回去播放我覺得最好聽的歌曲,也會覺得很難聽....大概休息一個晚上之後再來聽,又變好聽了請問這是音響的問題,還是我自己的問題? 你先開始放音,然後出門去買東西去逛半小時一小時候再回來看你聽到的是正常的聲音、還是難聽的聲音
違規成癮不要放棄治療 wrote:所以這是人體的問題,(恕刪) 這是音響的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找解析度高一點的音響應該會改善。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買了很多耳機,有一次買了小米耳機2代,跟你的問題一樣,剛聽的時候覺得聲音很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聽久了就是會覺得「心浮氣躁」,覺得很刺耳,但是換了小米耳機青春版後(便宜的塑膠殼),雖然聲音沒有小米耳機2代來得好,但是卻可以聽久,不會覺得心浮氣躁或刺耳,所以就把耳機送人了....後來看了一些賣「手工」耳機的賣家說明後,解釋是「聲壓」太大,會造成「不耐聽」。
這是耳朵在警告累了需要休息聲音過大.過度刺激之類的都會加速耳朵疲勞導致不耐久聽,很多聲音細膩不刺耳的喇叭都很耐聽,反之也有那種解析度很高細節清晰但不耐聽的喇叭或耳機,有時候這是取決於其頻響表現R2700本身就是聲音不放大一點難表現動態能力的喇叭,一般在聽的時候多會不自覺把音量放大一些,從而導致適合聆聽的時間縮短
bbctank wrote:這是音響的問題,不是(恕刪) 其實這是 Class D 先天設計上的難題,因為Class D 使用數位的方式來放大聲音,如果設計不夠好會在地端產生干擾雜訊,恰好這個固定頻率是人耳聽不到,某些人卻感受的到的超高頻段的定頻,所以聽久了會煩躁,不耐聽是正常的。建議長時間聆聽還是使用A/AB類擴大器會比較舒服。當年Tripath第一顆 Class D 放大器剛出來時,我們同事一起用同軸Tannoy視聽,還跟當時還未成經典的Denon PMA-2000相比PK,Tripath 一般聲音跟Denon比毫不遜色,而高音部分更是略勝一籌,可是每次聽了半小時後就會換成原來的Denon 來聽,後來找到原因如上述,之後就偶爾聽聽,或讓同好體驗一下Class D的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