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 Stage之惑

Q:在知名音響雜誌總編輯的FB(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805784066179514&id=100002438750796)看到他寫的Sound Stage和喇叭擺位,你有什麼看法?

Sound Stage之惑
Sound Stage之惑








A: 個人淺見供參

1. 在下不知看倌是一般的音響燒友?還是在相關的學科專業上有一定的修習者?亦或是相關專業上的工程人員?坊間的雜誌、書籍有很多種,大多數商業型雜誌的收入來源多是廣告和讀者的購買收益等,這類型的雜誌在科學知識、技術的認知常是匱乏的,對於該總編輯的雜誌而言,該雜誌屬此類,如果您僅是為音響燒友,想要知道這個消費產業有什麼消費品項、新品資訊或哪些商品進行了那些商業行銷賣點…等,這類型雜誌多所呈現,然而您如果希望得到偏頗性、差異性較不會偏離太遠的知識與概廓,那麼這類型的雜誌或該總編輯是無法提供給您的,您至少得讀讀科普讀物(科普為軟性讀物,科普旨在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一般大眾傳達科學的技術知識、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與傳播科學理念及精神等),如果您是在相關專業上有一定的修習者,那除了軟性科普讀物外,您對知識的認知須將您的相關學科之教科書(硬性讀物)的學理知識學好,如此可對基礎學理有所瞭解且輕易勘破一些基本的基礎錯誤闡述,如果您是相關專業上的工程人員,您不僅需要把學理知識學好外,尚須將學理知識與技術結合,並時時進修知識與技術(如新教科知識、相關學科科研論文、相關學科科研期刊、相關學科工程技術期刊…等,這類都是硬性讀物),如果你想要成為一位真正的工程『師』 (專業工程師(專業技師),非職稱上的工程師),那你所須的除了硬性讀物的新教科知識、相關學科科研論文、相關學科科研期刊、相關學科工程技術期刊…等,且須有能結合工程實務靈活運用的能力,將學理與技術融合靈活發揮,並且對於相關的科研論文、技術成果,能明其適用性、非適用性、侷限性、優點、缺點、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的優缺點、研究方法的適用性、研究方法的侷限性、研究結論的完備性、正確性…等都有一定的獨立認知與判知能力,甚至廣讀其他類學科專業,以達創新求進。



2. 該總編輯對於詞彙上的自我定義(闡述)不那麼一致,如上其寫道:「Sound Stage(聲音的舞台,簡稱音場) 音場是大腦受到聆聽空間中、二支喇叭直接音與反射音到達耳朵的時間差影響所形成的虛擬聲像。沒有反射音,也就不會有音場形成。」,將此說法去比對過往該總編輯在雜誌或其對於「音場」的說法多所有出入。而相對於國外在 Sound Stage 的定義(闡述)上,該總編輯又與國外的定義(闡述)頗有差異,出入甚大。


3. 在聲學與音頻重播的相關領域中,Sound Stage、Sound Image 這兩個詞彙往往所聯繫的是與人類聽覺攸關的感官詞,非純物理名詞,在音頻重播領域中,這兩個詞常與立體聲播放的攸關,Sound Image 在華文世界中,常稱為聲像(虛聲源或感覺聲源),Sound Stage 在華文世界中常被稱為聲場(音場),然而將 Sound Stage 稱作聲(音)場這個稱法個人覺得並不是很佳,在聲學中 Sound Field 聲(音)場 是有定義的物理詞彙,音頻重播領域絕對脫不離聲學物理,因此對於Sound Stage 在中文上或許可暫稱 聲舞台感(或聲音舞台感或聲音的舞台感),如此可較明確的區別,以免混淆,亦可減低後進的混淆。



4. Sound Stage 乃是在立體聲音頻播放上,藉由立體聲播放系統與播放方法,在聽者的聽覺感知上,對於虛聲像(虛聲源或感覺聲源)的羅列態,這些羅列態感知使人類感覺如有 高、寬、前、後…等羅列情態之感受。



5. 在立體聲音頻播放上,人類對於 Sound Stage 的感知並不須反射音,這在無響室進行過立體聲播放的研究與聆聽經驗便可知。



6. 於立體聲音頻播放上,Sound Stage、Sound Image 是人類主觀的聽覺感受,因此與生理(或生理聲學)、心理(或心理聲學)攸關,更深入的研究與大腦神經科學等有關,物理聲學方面上對其有一定的影響性。



7. Sound Image 的位置除拾音位置、拾音方法有影響外,很多情況乃是在於 Mixing 時,經由混音師時所 pan 定的。




From: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589708576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2021-04-08 20:0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ound Stage
應該聽聽看蔡克信醫師的降龍十八掌擺位大法
兄臺錯頻了,請找金庸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2. 該總編輯對於詞彙上的自我定義(闡述)不那麼一致,如上其寫道:「Sound Stage(聲音的舞台,簡稱音場) 音場是大腦受到聆聽空間中、二至喇叭直接音與反射音到達耳朵的時間差影響所形成的虛擬聲像。沒有反射音,也就不會有音場形成。」,將此說法去比對過往該總編輯在雜誌或其對於「音場」的說法多所有出入。而相對於國外在 Sound Stage 的定義(闡述)上,該總編輯又與國外的定義(闡述)頗有差異,出入甚大。


出入甚大是大在哪裡?
這麼嚴重的指控也該說說到底是哪裡出入甚大....(劉總編個人跟國外的出入點?)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