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 主機板 (無音效卡) 用電腦 USB 配上 TEAC UD-505 DAC 線材是 audioquest digital Diamond + 他們家 JitterBug, 喇叭 ELAC AM180 但是怎麼聽 怎麼調整 還比不上 一條 200元 光纖線 那條USB線 2萬5 後來 想說買張 音效卡 有同軸的 但是電腦出得音效卡很少同軸 有找到這張 essence stx ii 最新AE9 也是光纖孔 同軸好像大家都不願意出了 都出光纖為主 這張音效卡 很舊了 怕以後維修會有問題 請問加音效卡 或是 用 USB轉同軸谷津 DA&T C-13 會有改善嗎? 還是用RCA 接DAC會減少 底噪 或是USBJitter問題?
oliveryangs wrote:
目前是 主機板 (無(恕刪)
這個發燒線材其實在板上也是有不少討論過,基本上聽覺滿主觀的,一條四萬多的線跟手上DAC差不多價錢,就要考慮搭配問題

這幾年電腦的主板通常會有光纖/同軸的數位輸出的跳接口,再用轉接卡接上去就可以做光纖/同軸輸出了。
不過,因為用的是內建的音效晶片,所以輸出的品質跟專用的機器還是有差別。人聲、樂器細節跟重低音聽得出外接機器比較清晰。(個人是用華碩B85-M主板,樓主也可以公布一下主板型號給大家參考)
使用電腦的光纖輸出,對我來說就是工作用,專心工作之餘有個可接受的背景音樂即可。但若是放空休閒之餘想專心聽好聲音,還是外接專用機器比較好。不然在電腦上裝了一堆神奇介面,結果聽起來沒有很驚豔,那種沮喪也是可以理解的。
曾經也碰過電腦輸出光纖+DAC+2.1擴大機+喇叭跟手機接藍芽喇叭聽同一首sporify的歌,後者的人聲好聽到令人流淚,天啊

所以現在看很開,除非有燒友真的try出來的神組合,不然得當自己繳學費了

oliveryangs wrote:
目前是 主機板 (無(恕刪)
不好意思,不是針對您,因為像您這樣
有奇妙思考方向的版主很多。
=============================
你SPDIF 或 USB 都是走視窗作業系統音效主控台、螃蟹主控
你肯定是那裏設定不對了,
有遇過網友音量兩種不對等的、開啟ENHANCE的、開到32KHZ說聲音好聽也有
又如果你USB是走獨佔
頂多是不同的USB獨佔撥放軟體各家的濾鏡撰寫方式
不太一樣,造成聽感肥瘦面的差異,且出錯的機率更小,
而且你Bulk Pet驅動灌了沒有?
另外退一萬步思考,你的主機板是不是使用低價位的型號
抑或是廉價的機殼USB腳位短接
這電位干擾遠大於UD505本身內建磁電隔離元件
你要不要換別台電腦,或者是去其他燒友家驗證一下
你開頭的想法是不是多慮的。
=================================
再來
1.音效卡維修
2.DDC 走 COAXIAL
3. USB JITTER !!!!!!!
正常音響之路這些選擇都不用去做也無需考慮
==========
那個什麼BUG 麻煩口口好嗎..
oliveryangs wrote:
目前是 主機板 (無(恕刪)
亂入的抱怨發表完畢,還是要來說點跟windows有關的混音與升頻問題。
從樓主的問題看來,雖然電腦有用usb外接DAC了,但有一點要注意就是windows的「聲音控制台」。
這個控制台會顯示抓到的音訊裝置(如TEAC USB DAC),點選內容,可以進去「進階」看一下在預設「共享模式」下的聲音取樣是否預設是16BIT/48KHZ(DVD音質)呢?
這個預設共享模式,就是WINDOWS開放給應用程式的共用混音處理區塊,比如同時開YT、SPOTIFY,你在音效控制台中就可以看到這兩個應用程式的音量調整。這個共享模式就包含對取樣的升頻處理,這個處理有時候就影響到外接裝置判讀音訊格式。通常調回16B/44.1KHZ後,再傳給TEAC DAC處理應該會比較好一些(TEAC要用DSP升頻也比較沒有太多問題)。
另外在預設共享模式下方會有「獨占模式」的選項,這個就是把音效的資料都交給應用程式處理,而不透過WINDOWS的共享模式做混音了。網飛APP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就是獨占音效處理,把位元流透過數位接口(光纖/同軸)交給擴大機去解碼。如果沒有勾選獨占,網飛就會進入WINDOWS共享模式,透過WINDOWS升降頻為16B/48KHZ立體聲,然後傳給擴大機,這時擴大機只會解讀為PCM/LPCM2.0,而不會有杜比/DTS標示了。

所以,雖然樓主講電腦沒有音效卡,但一樣可以打開音效設定\聲音控制台看看是否有「內建音效裝置」,跟「SPEAKERS(TEAC USB DAC)」之類的裝置,從那裡去修改一下設定看看。
設定之後記得要抓「會進入獨占模式」的音樂播放軟體,如FOOBAR2000,並且依照官網的建議去安裝WSAPI 外掛,讓FOOBAR把CD原音訊精準的傳給TEAC,而不是透過WINDOWS去加工混音。
以上,供您參考。
oliveryangs wrote:
我的電腦主機板 是 Z170...(恕刪)
這張主版本來就內建ESS9023 DAC跟耳擴啦,所以是內建音效晶片在板子上,當然您要加張音效卡或者外接DAC也行。至於華碩選ESS9023也算是很有誠意了,可以看這邊大大的分享了解其聲音特色
數位音樂本來經過DSP的運算後有些泛音很容易就被消除,造成聲音冷底的特色,不過選對DAC機器的話,還是可以提供逼近真空管暖底的音色的。至於我個人......還滿習慣這種高冷的音感

essence stx ii 已經算是PC中滿頂的音效卡了,主板內建的DAC/耳擴的確沒他高階,不過你是要接主動式喇叭,AM180自己就有DAC跟功放,有先試過直接電腦的光纖接到AM180來聽聽看24/96KHZ的音檔的表現嗎?
您的組合至少可以玩三種以上的接法,每種接法都試試看,聽音樂也要看自己手上的訊源拿到多高來搭配,不然硬體規格超高卻聽不出跟一般機種的差異,那就可惜了。
不算後來加的音效卡,您的電腦、UD-503與ELAC AM180加起來就有三個DAC

以上,僅供參考。
oliveryangs wrote:
TEAC UD-505 DAC
電腦 USB 配上 TEAC UD-505 DAC
線材是 audioquest digital Diamond + 他們家 JitterBug,
喇叭 ELAC AM180
樓主裝備都不錯了,應該聽音樂有一定水準才是...
PC HiFi 要搞好有時很麻煩
電腦要優化 從bios /硬體設置/軟體/電源都要調整
訊源是? 無損檔案還是mp3? spotify? tidal?
播放軟體是 foobar2000?
線材是 audioquest digital Diamond + 他們家 JitterBug
--> 這段我建議 先拿掉JitterBug ,插別的usb孔
audioquest digital Diamond 先不要用
改買 沒屋頂 HTPC專用分離式USB線(usb 訊電分離) 不用一千 長度夠長就好不要太長
電源用 線電或ifi 5v 電源 約兩千
先把usb 這段電源/訊號分離 看效果如何?
如果效果好, 再買 usb 3 pci-e插卡 可以外部供電的 一樣外部供給線電
dac 的 usb 接這個 usb 卡外部供電
音質應該會更好一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