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OS Playbase: Dolby 5.1
SONOS Arc: DOLBY ATMOS
基本上,上述規格這是兩者最大的差別,前者發表於2017年,後者則是2020年;沒有ATMOS的訊源者,基本上不用考慮SONOS Arc 這款新產品。
2017年上市的Playbase沒有HDMI,沒有Amazon Alexa/Google智慧語音輸入;有10組 Class-D amplifiers, 10 driver speaker system,支援SONOS自家的multiroom喇叭組合,可搭配自己的Sub重低音與SONOS One/3/5做為環繞,構成Dolby 5.1系統,使用SONOS自家的Trueplay音場EQ修正系統。
2020年起,家庭劇院/無線喇叭是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Google, Amazon藉著AI語音的專長,強勢踏入這個市場,使本居無線喇叭領導地位的SONOS營運受到嚴重挑戰。值原本保守作風的CEO退休,新CEO以積極風格推出市場當紅ATMOS規格的Soundbar: SONOS Arc。其特色為只有一組eARC HDMI輸出入口,單體為:
11 組drivers: 8 eliptical woofers, 3 angled silk-dome tweeters,各單獨連結 Class-D digital amplifiers,並有四組 far-field 麥克風,支援 Amazon Alexa/Google語音控制。5.0.2的規格,也就是有兩組向天花板發射的天空聲道;一樣地,支援SONOS自家的無線喇叭群組:Sub 重低音、環繞系統等等。因為都是自家規格,對於原本就投資的老買家客戶的接受性就很高;相反地,若是初入SONOS生態系統者,會覺得每個小群組買起來,價格高昂。這款產品一上市就受到各方矚目,一直缺貨供應,並在今年2021CES獲選為年度最佳 Soundbar.
Playbase 現在已經停產了,Arc的價格和Playbase又非常接近,沒買過Playbase的人下手應該沒有什麼懸念。但手上已有Playbase的人,可就要傷透腦筋了!

歸納一下我的心得:
SONOS的無線喇叭系列中,Playbase, Arc兩者都需要一點時間run開,聲音才好聽。SONOS One、5等,新品直接用音質就很好、很舒暢順耳。
Playbase, Arc 兩者都已有subwoofer的設計,小空間的視聽環境是不需要額外購買重低音Sub的。但若環境許可,SONOS Sub重低音加入陣營,會讓重低音、劇院劇場效果更有感加分。
SONOS 近來對幾款自己成名的喇叭做記憶體和處理器升級的動作,雖然外觀和驅動單體等都沒變化,但構成無線播放群組時,可以減少lag狀況發生。原本SONOS的劇院群組只可使用一組重低音:SONOS Sub,但在Sub Gen 3推出後,可擴展成二組重低音。也就是說:可一口氣買二只第三代的重低音,或是以一組舊的重低音搭配一組第三代重低音配對。
如照片中所見,我有一款第二代的SONOS Sub,黑色,立姿,放在照片右邊桌旁。第三代Sub為白色,以平躺方式放在左側桌下。當重低音二組搭配Arc播放Dolby ATMOS的影集、音樂時,和只有低一只重低音相比,會明顯覺得劇場環繞效果加了好幾分,從前端Arc發出的聲音能和左右環繞喇叭緊密連結,完整包覆,彷彿戴著高傳真覆耳式耳機聆聽音樂的感覺,整個人四面八方都被音場環繞。
除了SONOS的Soundbar之外,我也有YAMAHA的聲霸,並在展場聽過SONY, Samsung的不同型號聲霸。若要說SONOS聲霸的特色,除了搭配自家的無線喇把結合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在mid-range部分表現優異,人聲對話明顯比其他廠牌清楚,而不只是靠重低音砰、砰、砰讓音場很震撼而已。
同樣地,SONOS自家的音場校正Trueplay也適用Arc,這是他牌Soundbar少見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