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避免到到人多的地方,下班或者週末幾乎都跟家人在家裡看Netflix,反正最近強檔很多,像是紙房子第四季還有屍戰朝鮮第二季,都可以慢慢追。所以想找有支援杜比全景聲而且環繞效果好一點的soundbar,升級一下家裡的音響系統
雖然大多數的soundbar都可以模擬環繞音效,不過在看恐怖片或者戰爭片的時候,如果有真正的後環繞喇叭,聲音真的從後面發出來,那個臨場感跟身歷其境的感覺就完全不是單靠模擬或者反射可以媲美。所以預算內目前只考慮三款可以外接後環繞的,分別是Sony HT-Z9F/ Samsung HW-Q80R/ Bose Soundtouch 300
以soundbar+後環繞音響整套的價位來比較:
HT-Z9F+SA-Z9R的在三萬左右
Q80R加上後環繞SWA-9000S整組的價位大約在4萬左右
Bose Soundtouch 300本體在好市多賣35000左右,官網後環繞一組是11000,加起來超過45000最貴
不過價格最低的Sony那套反而支援全景聲、還有總輸出有到400W,相較之下Bose那組反而沒有支援全景聲,但價錢反而最高?然後Q80R跟Sony那套都有支援Dolby Atmos、DTS:X,而且天空聲道也有實際往上打的喇叭,不知道效果是不是跟HT-Z9F+SA-Z9R真的有這麼大的差距,畢竟價差一萬也不是小數目,這樣是不是還是選Sony的C/P值最高呢?
GIiIJoE wrote:
最近為了避免到到人多(恕刪)
這三隻裡面SONY的Z9F天空聲道是模擬低,沒有反射單體,所以相對便宜啊。天空聲道效果主要還是在沈浸感跟包圍感,5.1.2要做到運動的方向性還是有點難以辨識(會跟主聲道的音場混在一起)。但天花板沒有裝潢的話Q80R的反射聲道可以多一點方向感,比如747起飛的DEMO,或者AMAZE的ATMOS DEMO,那個頭頂上飛機起飛或者淋雨的感覺還是比較強些。
看電影的話國內驚悚片大多走DTS,除了哭泣的女人跟安娜貝爾造孽有全景聲,其他還是靠升頻來模擬,如果壓片時沒有特別製作,大多是沈浸感為主,之後購買後可以體驗看看。
至於後環繞的效果跟Q80R比起來應該是差不多,音質就持平,無線連結使用方便。SONY的後環是獨立電源(要兩個插座),Q80R的後環是接到後置無線主機,所以只要用一個電源插座(但是要走接線跟無線主機連接)。
Q80R在音樂表現上比Z9F要好些,HK的加持不可同日而語。但環繞的方向感跟包圍感,可能走全音域單體的Z9F會好一些。
就看您的喜好囉,僅供參考。
GIiIJoE wrote:
謝謝大大的精闢解說,(恕刪)
其實是差不多,不過Q80R的重低音好像更深一些。Z9F其實也支援到HI-RES跟多室無線聆聽,也內建CHROMECAST聽音樂,CP值相對高很多。看電影時基本上Z9F的低音表現不錯啦,如果你以前沒在聽家用劇院,通常會更滿意。有預算考量,或者比較偏好CP值跟新規格帶來的價值感,我想Z9F可以做為首選。
至於Q80R,只要您的播放裝置音訊品質佳,通常看ATMOS影片也會滿感動的。但如果您只是用電視的網飛,雖然支援ATMOS輸出,通常天空聲道的表現會聽不大出來,最好是用藍光機看ATMOS藍光效果會比較實在。也因如此,我才會推Z9F作為候選。但是,Q80R放音樂真是很有優勢(HK技術加持),聲霸界裡算是數一數二了。
至於BOSE 300個人在好市多試聽過,展示的是神鬼認證5,雖然只有5.1,但是他在賣場表現出來的音場沒有因此變薄或者模糊,各種環境音也是非常清晰,重點是不刺耳。小小一組能夠有超齡表現,當時吸引不少路過的客人駐足聆聽啊。(就是這麼厲害) 不過BOSE本來就擅長在小箱體創造大音場,雖然賣場只把後環跟本體擺在一起,無法聽出後置,但音質跟音場的表現的確不負他的價格。他的缺點就是CP值不高,但是內涵很不錯。
記得,Q80R/Q90R在一般網路上的評價,只要是使用品質佳的音源,通常評價都不錯,尤其Q90R,除了表現出空間的沉浸感外,就連天空聲道的方向感也很清楚(5.1.4,整個天空平面就是狂)。而走5.1.2的系統,通常天空聲道的表現比較偏前半場,加上後環繞後,因為心理聲學的關係,會覺得飛機聲過頭頂再往後走,但也是很逼近了,又可以省一點錢錢,也是不錯的做法。
而天花板如果環境較為複雜,其實Q80R反射出來的結果跟Z9F聲學模擬的方式聽起來差不多,就是稍微薄一點的感覺。
以上,供您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