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我希望有個完善聆聽黑膠的體驗。
稍微瞭解了一下,需要有:唱盤、唱放、綜擴和音響。
除了以上,是否還要再加裝其他的硬體?或者是哪個硬體分開處理會更好?
另外,若是一台陽春式的唱盤,與唱放輸入相接並接地,唱放輸出再與主動式喇叭相接,這樣是否正確?
上述情形,擴大機是否可有可無?若是想再接上擴大機該如何做?
目前唱盤打算選擇Linn的LP12,音響則想選擇主動式的Peachtree Audio M24,想搭配MC唱頭,所以有稍微找了一款BRIK的唱放。若此搭配不理想,也請各位前輩不吝嗇推薦一些硬體搭配。
Give me one more day wrote:
如題,我希望有個完善(恕刪)
小弟先把內容整理一下
Linn LP12→MC唱頭→BRIK唱放→Peachtree Audio M24主動喇叭
沒錯吧!
先說整個系統,問題在於”沒有音量控制”(即部分前級功能,喇叭背後有控制鈕,但您不會用它吧!);再說,音響訊源除了LP,還有很多選擇,確定不需要嗎?如考慮具”前級”功能器材,置於主動喇叭之前,則使用彈性會大很多!
其次,開始接觸LP最好從MM(或MI)唱頭開始,原因在於匹配固定(輸出電壓,在3~5mV, 阻抗多為47k Ω, 增益40 dB左右…);MC就複雜了,多數都需要搭配,準備好了嗎?
Peachtree Audio M24台灣有在賣嗎?如需再加運費,市售可能會有更好產品(這價位小弟不是很瞭解,抱歉了!)
先給您這些個人建議!
如樓上所言,黑膠需要更大的增益放大訊號,更需要前級
即使MM唱頭輸出夠大,經過唱放放大後還是比數位至少2V起跳的電平小不少
就算挑放大倍數很高的唱放,哼聲的問題也會跟著放大
Give me one more day wrote:
如題,我希望有個完善(恕刪)
您真的要這樣搭?LP12的好處可能都聽不出來,就是看到它在轉,看個味道的.
我有幾套音響系統,配LP12 的那套大概說明一下.
Linn LP12 Lingo 電源+Ittok LV2 唱臂+ ortofon mc rondo bronze 唱頭(or audio technica ATOC9iii mc唱頭 )
唱放原本是ASR Mini Basis ii ,現在換成Trigon Advance.
訊源還有一台CD Accuphase DP510供比較.
前級Accuphase C2800,後級Accuphase A65.
喇叭Dynaudio Sapphire 30th.
以這樣看來,我都不認為LP12的潛力有真正發揮.唱頭和唱放等級都不夠.
如果要您這樣配,真是有點糟蹋 LP12.
Give me one more day wrote:
目前是這樣搭配沒錯!(恕刪)
LP部分:
→這個組合是網路二手吧,若然,可能需要確定品項狀況,檢查有無缺件等…,畢竟價格不低,後續如要維修很麻煩!
→Linn LP12是需要多花點心思來調整,但應該不是問題,畢竟”只要有心,人人可以成為食神”
→Rega唱臂+Monster Cable Alpha-2 MC唱頭+BRIK唱放,真巧!沒有一樣用過,但就各項數據規格來看,沒有什麼大問題
→經常可以聽人家說”玩音響”,其實只有LP可以”玩”,它需要調整(歸零只是起點),任何前後高低加減都會帶動聲音改變,如何取得”平衡”沒有標準,要不斷去試反覆去聽,當然這是後話
音響系統部分:
→首先看個人需求,區分四級:
1如果只求有聲音,現在清單也行
2如果為求操作方便順手,可以增加音量控制
3如果想面面俱到又精緻,則可考慮具音量控制功能的DAC或網路串流機…(想得到的產品組合,市場都有)
4如果有其他訊源需求,及玩音響可能會長長久久,則可加部前級,尤其好的前級對聲音有絕美修飾作用
→”喇叭”看似沒問題,但卻是最想說的
1喇叭決定聲音,尤其主動喇叭內建功率擴大,使得”調音”又少了一些機會,更是要慎重,個人認為可以依數據網購音響器材,就只有喇叭一定要”聽~聲~音~”,因為一樣的數據不同震膜材質(如鋁,紙,麻,鍍膜…),聲音截然不同,更何況這只是眾多零件裡的一項而已;而且每個人對”聲音”都有不同僻好,好或壞只有自己聽了才算,但市售喇叭何止千萬不克一一試聽,故習慣先以”人種說話”作為篩選,譬如,日本人輕聲細語音調偏高,美國人滿口”FUCK YOU”,法國人講話像調情,德國人有點大舌頭…,他們生產的喇叭是不是多數就有這種特徵!?其實,目的在”先縮小試聽範圍”啦!
2如果以價格做為購買唯一條件,那沒啥好選擇的,但如是以價位挑選,有幾個原則:
A低音單體大小幾乎等於低頻高低及量感,這是物理現象(高音不要極差,一般都可以到達人耳聽力上限,非首要考慮要項)
B功率大小,模組多寡(幾部後级)與”質”(不知如何統稱,反正你懂)畫上等號
C箱體材質與造型(尤其反射孔位置)和擺置的環境與位置息息相關
D其餘,接線方式,附帶功能…非主功能可自行斟酌
“音響”之路一定要自己走,問題只在繞多少路,但是多繞路多看風景,未嘗不是人生體驗,看清楚目標勇敢走出去就對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