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以一天搞七砲 ~,
現在七砲要花了七天~才能打完~
真的有累到~
上週 為了玩新的NADT778 一時興起把視聽室內,會響的砲 通通接上去玩~沒玩沒事~
發現效果挺不錯的~一玩就廢寢忘食了,專注打砲了~
原本散落在各地的砲~來個大搬家~
7聲道 (左中右,左右環繞,左右後環)
每一聲道配一砲~(擺放位置)
搬好後,幹完體力活~燒腦的來了~
7個超低音要怎麼調整~
若是把7聲道都preout 給每一顆重低音~當大喇叭處理~這就簡單了~全部丟給自動音場處理~當然事情沒有憨人想的這麼簡單~
要把7砲當一個砲用~
訊號來自~擴大機的超低音輸出~
要一分7,且七個砲在不同的位置~空間的曲線完全不同要怎麼搞
~真的燒腦~
我先用了一台 4進8出的DSP處理器~
分別接了 Anthem MXR720與NAD T778的輸入~
用了7個輸出分別到7顆砲~
就這樣開始了一打七的恐怖迴圈~無窮無盡~
利用REW的測量 分別測量出7顆砲的曲線~
先調整每顆砲的分頻點/相位/音量等基本參數~
在量測7砲累加後的曲線~
這時候因為一共有了8個曲線,利用REW的平均曲線的功能 與 實際測量後的曲線相互比較~
七個曲線平均後的曲線的確與實際測量後的結果相近~分析 每一條曲線在空間的影響~累加後相互作用~
利用REW的EQ濾波器的功能~計算7砲的累加曲線~計算出修正的EQ數據~在輸入到DSP去處理~
處理後,測量修正過後的曲線 看看結果是好是壞~
弄到一條感覺還可以的曲線,就開始擴大機的空間校正去跑,
用自動音場做最後的整合~
看看整合後的曲線,然後試試聽感~
一旦曲線不美,聽感不佳~就重頭來過~
回到REW去測量調整~回到上一動繼續~
前一兩天腦袋還清楚~ 可是會越來越頭昏腦脹~
看著曲線 看到眼睛都花了~ 頭昏眼花的~
自己搞了甚麼 改了甚麼 ~ 上一動做啥~ 都亂了~
一直再重置~ 從頭開始~
就這樣進入了 近乎♾,無數次的反覆測量,調整測試
終於今天搞了一條還可以的曲線了~
REW 的EQ濾波器 顯示已經無可用的濾波器參數~
馬上進入擴大機的自動音場測試~
一共用了
ANTHEM的ARC 2/3 新舊兩個版本
NAD的Diraclive 1/2 新舊兩個版本
共四個版本看7砲累加的曲線~
終於能體驗這句話了~
"皇天不負苦心人"
沒想到真的被我搞~成功了~
四個軟件,四條整合後的曲線~都相當接近~
真是太爽了~打了七砲~真的軟了~
馬上來測試一下 聽感~
先來杜比的測試片頭 這片atmos的軌跡移動感非常好~重低音的移動感~
哇嗚~好有fu~
試完片頭~試了幾個電影片段~很難形容這樣的感動~超級乾淨富有能量感的低頻~低頻完全的融入在空間中~不會感覺到發聲源~
低頻的延伸 還有感~
哇哈哈~真是奇妙的感覺~
人總是貪心的~兩台擴大機 配上 兩套喇叭~
原本是
A擴大機 配上 美國Sensasound THX認證的喇叭~
N擴大機配上德國Teufel T501的喇叭
畢竟是自己熟悉的聲音,效果已經非常不錯~,但覺得喇叭系統互換,效果應該會更迷人~
就在兩套系統都已經完成完整的校正後~
就手癢的把兩套喇叭互換了~所以又再一次的重新跑了兩套的空間校正了~
呵呵~我真的有點瘋狂了~
再一次重新完整的兩套空間校正後~
啊嗚~就是這個聲音就是這樣~
講了太多,感覺有點爽過頭,
對於這次的調整心得頗多~總是不能自己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期待有網兄能前來指教~幫忙聽一下這樣的聽感是否有問題~
離開蹲了兩個星期的小板凳
屁股都快開花了~
終於可以換到沙發來坐一下了
搞了這麼久該來看一部電影驗收一下啦~
就來看一下時勢電影「全境擴散」~
順應一下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