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HW-Q80R 心得

先前有在板上請教前輩們意見
買完後在還沒有加購後環繞時其實沒很認真用
看電影跟聽音樂就覺得一般般,心裡只是盤算說:喔,原來三萬多的設備就是如此呀~~~
但在購入後環繞跟長時間認真使用後
針對聽音樂根劇場感,對比先前,我完全低估他的實力

劇院效果的話網路上的評測我覺得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就不多敘述
所以以下敘述聽音樂為主(非專業玩家,只能盡量照我喜好與感覺去描述出來)

音源很重要,後環的那兩顆也很重要!
聽感的比較基準都是edifier的s2000pro(我只有這對2.0主動式喇吧)
建議是直接WIFI串流數位音源播放,其他的播放方式感覺折損比較多
直接藍芽連接撥放,很渣,感覺就是沒有支援APTX
miracast wifi手機鏡射,透過chromecast電視再HDMI ARC至聲霸,不知是那一端設備的問題,聽起來也是頗渣

聲音模式主要有4種
standard,surrounding,gamming,adaptive
後三種不管音源如何,後環繞都會出聲
而standard模式只有主聲霸出聲
也只有標準模式下,使用app可以調整等化效果

我主要聽流行音樂有人聲歌唱的,使用電視wifi串流youtube的音樂
standard模式下就像是個還不錯的主動式喇叭的聲音,我個人真的覺得是很不錯喔人聲頗清晰(建議center +3),只是左右包覆感不強而已,聲音聽起來像是前方過來的水平面聲源
在沒有後環繞的情況下,把模式切到surrounding
會發現聲音聽起來左右包覆感變稍微強一點,聲音依然清晰
BUT
如果有後環繞的情況下後環也會微出力這時候就會有很強烈的圍繞聽感
只是聽感比較是在扁平面上
然後再把模式切到adaptive
這時候聽感會變得有籠罩感,會有垂直面的感覺音量也會變強
但是某些歌曲的人聲開始會有點像是被混了一些低音瀰漫的感覺
反而變得不夠清晰(不懂原理是怎樣)
但有些歌曲又不會,不知道是不是數位音源的影響,部分音源用adaptive模式播起來人聲清楚沉浸感又強,讓人很不想離開該聆聽位置
如果發現人聲有點混濁的時候,我就會把模式切到surrounding
端看喜好

整體聽下來2聲道喇叭因為可以拉得比較開,聲音聽起來直接就可以聽起來像是正面一道音牆打過來,s2000pro的聲音比較溫潤一點,但人聲清晰度沒有Q80R好(是中置聲道可以加強的關係??)
我用LG手機有支援ATPX的藍芽在s2000pro播放QQ音樂的無損音檔,聽起很好聽,但是拿去連Q80R藍芽聽起來就很渣
又因為LG手機對藍芽輸出內建可以套用DTS:X 3D,拿來用s2000pro播放可以得到籠罩聽感的提升,但是要跟有後環繞的Q80R比,Q80R的沉浸感會強烈許多

最後結論
1. Q80R拿來看電影非常稱職,環繞與天空效果讓我看電影的時候會一直想左右張望或抬頭偷喵
2. 我不想要s2000pro了,我想知道Q80R可以打到哪個級距的2.0
3. 如果你是受限空間、方便性與金錢(我的range就是3萬多),不想組真實5.1.2劇院組又想稍微保有聽音樂爽度的人,Q80R真的頗讚,我蠻推薦,我自己本身就是以音樂性跟看電影爽度的平衡下去挑選soundbar,原本是抱著花錢踩踩看地雷的心態下去買Q80R的,沒想到卻是意外的滿意
4. 有一篇很多在詢問價錢的討論串,問的人你們快去買,而且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另外去買後環繞
2019-12-02 15:18 發佈
很詳細的分享啊!感謝大大!

的確具有中置聲道的聲霸在人聲表現上會比較吃香,兩聲道想要清晰的人聲主要是靠音路設計,走全音域單體的話就完全要看單體的用料跟製作技術了。

至於兩聲道音樂升頻到5.1.2(adaptive)的確有時容易讓人聲失真,變得就悶悶的。交響演奏好像比較不受影響?

想請問如果後環不開的情況下,surround音場可以把兩側的聲音拉到耳朵附近嗎?
hsunet wrote:
先前有在板上請教前輩...(恕刪)


我的Q80R+SWA9000
本也不是非常期待而買下去的
心裡是一直望著BAR54A和Sennheiser Ambeo Soundbar
因為Z9R+Z9F賣掉了
急著補一組來用

結果聽音樂和電影表現有超乎我預期
尤其是音樂
SOUNDBAR播音樂有這樣表現算很超值
smdavid wrote:
很詳細的分享啊!感謝...(恕刪)


聽了許久 不太能夠拉到耳邊像2.0聲道那樣
但會彷彿前面是一顆有份量大型的ALL IN ONE喇叭
三頻都很好
ezvgjami01 wrote:
聽了許久 不太能夠拉...(恕刪)


嗯嗯這樣看來,SONY的SFORCE PRO是比較能把左右聲道做拉伸,不管是音樂還是劇院的聲效。我能聽到耳側有聲音滑過。

不過VSE升頻跟Q80R一樣,就是人聲或者主聲道樂曲會拉伸成平面變悶的感覺,這應該是各家音場演算的極限了。我記得有些做音樂取樣升頻也有類似問題,升頻後部分演奏反而沒有原音時清楚。

但動態低的聲效好像比較不會有這種升頻失真的問題,比如電視節目、DTS HD MA 5.1/7.1,升頻後重低音跟籠罩感都增強了,人聲反而沒有影響ww

但是,TRUEHD/DD 5.1/7.1 做VSE升頻反而很容易變悶失真,某幾部TRUEHD作品是不會變悶,但是聽不出聲頻效果,感覺杜比的升頻沒有DTS升頻的技術好(DOLBY SURROUND小於DTS NUERAL(X) OR VIRTAUL X)?

e大有試著比較過DD/TRUEHD 5.1升頻跟DTS HD 5.1升頻的效果嗎?
smdavid wrote:
很詳細的分享啊!感謝...(恕刪)


smdavid 大大的回應分析好專業呀,可以音效技術上補足我描述聽感的不足
我只是個不太懂技術的入門玩家,只能盡力用貧乏的詞彙來描述,我感受的到但表達不出來

不加後環,單純開環繞聽音樂就感覺像是耳邊風吹過
開後環變成耳語呢喃XD(要坐在聆聽的皇帝位喔)

而且大大點到一個說得很對
我看電視節目喜歡開著adative mode 人聲不會變糊!!!
聽音樂才會換來換去
smdavid wrote:
嗯嗯這樣看來,SONY...(恕刪)


SONY的SFORCE PRO是比較能把左右聲道做拉伸,但以之前Z9F的聽感,聲音乾扁尖銳,拉了有差別,但聽感會聽不久,自然舒適感的問題,Q80R聲音比較厚實Q彈,也能夠把左右聲道+1~6,加越多時會比較有左右立體聲,但加越多音質會慢慢掉,+1~2之間是比較自然的


SONY 的VSE開啟後,包圍效果感有好上很多,以我自己聽感,適合DTS HD5.1以下的的影片效果較好
來源有到DD5.1或ATMOS時,再開啟VSE感覺有點反效果,音質比較乾扁、尖銳

Q80R若播放有ATMOS來源時,音場功能會不能變換,應該是本身來源編碼就有7.1聲道起時、如果加上自己又能切換到SURROUND模擬多聲道會有++得-的感覺,音質受損聲音可能會怪或悶!
所以猜測原廠為了不要音質被混淆受損而設立不能再改變吧!

我有比較測試過Z9F DD/TRUEHD 5.1升頻會變差
DTS HD 5.1升頻效果較好
hsunet wrote:
smdavid 大大...(恕刪)


感謝分享!

這樣看起來應該大家的環繞效果都差不多啊,只是Q80R的聲音更厚實~

我在書房是立體聲音樂轉proLogic 5.1來聽,的確沈浸感是不錯的XD(反正怎樣都要用一下解碼器)

另外照e大的體驗,Q80R對杜比/DTS源碼都不會給音場切換囉?還是只有對atmos/dtsx?

SONY大概為了節省成本吧,本體用三個全音域,但低音部份全部切給重低音負責,箱體沒有低音反射導管的設計,感覺音質還是不夠渾厚啊。ww(大概是想用音場技術去補吧XD)
smdavid wrote:
感謝分享!這樣看起來...(恕刪)


只有對atmos/dtsx 不給切換,其它都可以

Z9R+Z9F 環繞或包圍感等等都不是問題
也不遜於Q80R

只差在聲音不夠厚

舉一個比較淺顯易懂的差異就像
播音樂,一般手機 VS IPAD PRO
那種感覺
ezvgjami01 wrote:
只有對atmos/dtsx...(恕刪)


也對,Q80R都有天空反射單體了,當然是直接走ATMOS解碼輸出給各聲道!

反而是Z9F用模擬的,才可以套用VSE到各種多聲道音源。

看來2020 CES會很熱鬧啊,期待各家大廠有ATMOS聲霸的評測報導。ww/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