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ATMOS大樓】各類音響DD+ / TRUEHD/DTS HDMA 試聽比較(使用藍光或者串流播放)

jackyamg wrote:
如果擴大機可以直接解ATMOS...(恕刪)


玩了快一年的 A-TV 4K,對於音效解碼的觀察是,如果片源標示 DD5.1 的,那基本上會被重新編碼成為 LPCM 5.1 輸出到擴大機,如果是 ATMOS 的那就會直接交給擴大機解碼。

聲音感受上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差距在於動態範圍/音效綿密/環繞包圍感,以及低頻的包圍感跟衝擊感。LPCM 真的感覺括耳,重低音都有在工作了,但聽感就是銜接的不好。好像各頻段的音效都被高度壓縮之後,失去了太多資訊而變成單薄。就很像以前自己在玩壓縮 MP3 一樣,384K 變成 96K 那種音效丟失的感覺。

另外我個人也提出一些心得,就是現階段的擴大機,對於 DD5.1 編碼都不再優化了。因為我常用來調整音場的幾個參考片段,其中最常用的 DD5.1 大峽谷跟埃及重低音調整,十幾年前的擴大機在播放這片段,如果套上自家音場後,同樣是 Y牌擴大機,動態範圍那種爆棚感會明顯提升。但最近一代的機種(我現在用 A3080)確沒什麼特別加料,感覺就是對於 DD5.1 直接套用基礎解碼就播出了。搞得比十幾年前的體驗還差

但播放 ATMOS 示範檔之後,才會感覺出動態/定位/環繞/綿密包圍感,連重低音都差了幾個檔次。所以我自己才會猜測,現在工程師在設計擴大機環繞參數時,都是以 ATMOS/DTS-HD 做優化了,然後那些自家的 DSP 音效不再像以往那樣自己加了一大堆料進去搞得四不像。或者換個角度,原廠 DOLBY 己經將 ATMOS 做得很好了,DSP 廠不需要費心大幅更改聲音參數,免得讓很多用家反而覺得某些片段聽起來會很奇怪。

以前 AV 擴大機最被垢病的一點就是 DSP 音場很假,現在的真的是做得很不錯,我連聽 SPOTIFY 都開 DSP 起來,感受真的比以前好太多太多。我自己不是那種堅持二聲道派的,EQ/DSP 加料什麼的我不很在意,聽起來好不好聽才是重點囉。
jhs1213

原來設定裡面音訊格式就有說明 音訊會被解碼成多聲道LPCM傳到設備,如果打開更改格式可以改變這個行為

2021-06-11 22:30
jhs1213

不過更改格式會變成DD 絕對是降級就是...

2021-06-11 22:32
jackyamg wrote:
netflix 的話ub420跟xbox one一樣只能一律從24p升頻為60p輸出

誠心請教,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
是說Netflix原本只能給這兩台機器24p,60p是後製出來的?
那有什麼機器是Netflix 直接就是給60p的訊號嗎?
謝謝
「應該」不是「因」該;「因為」不是「應」為;「已經」不是「以」經;「以為」不是「已」為
OMB wrote:
誠心請教,不了解這句(恕刪)


講清楚一點,應該是說其實netflix的片源, 原本大多就是24p收錄的約佔99%,少部份有看過30p或50i的片子

上述兩台機器ub420及xbox one的netflix app因為某種在設計上的考量,在接獲24p,30p,50i的訊號時一律轉換為60p輸出!而藍光片就正常24p出24p!

反觀atv4k或電視內建的netflix app的話,就我的經驗是片源是什麼格式就輸出什麼格式!
jackyamg wrote:
講清楚一點,應該是說(恕刪)

感謝指點!
「應該」不是「因」該;「因為」不是「應」為;「已經」不是「以」經;「以為」不是「已」為
jackyamg wrote:
講清楚一點,應該是說...(恕刪)

滿好奇國際藍光針對串流轉60fps是3:2的方式嗎?
請教各位高手,目前我的配置是山葉RX-V677+5各喇叭+重低音組合成5.1聲道
用Netflix看片時有出現5.1的標示,一直想是否更換成能解杜比全景聲的擴大機
請問假如喇叭配置不變,5.1跟全景聲體驗上差異會大嗎?
謝謝
smdavid
smdavid 樓主

其實這台v677有3D音場虛擬功能,有點類似當年的DOLBY PROLOGICIIz,沒事看網飛/BD就開起來吧,聽聽看有沒有頭頂效果[^++^]

2021-06-13 11:31
jahn236 wrote:
請教各位高手,目前我(恕刪)


790這台全景聲擴大機升頻的方式還是以實體喇叭為主,有裝天空聲道喇叭(5.1.2),則播放5.1電影可以用DOLBY SURROUND上混到5.1.2。(DTS電影則用NUERALX升頻到5.1.2)

如果只有5.1實體聲道,則播放全景聲電影時,會降頻成TRUEHD 5.1播放。

而5.1聲道下播放5.1藍光,就是5.1環繞,沒有模擬成全景聲的功能。ww

然而實在很想嘗試天空聲道的效果,是有個辦法,如果後環繞是可以移動的(喇叭架),可以嘗試放到主聲道上頭變成前置天空聲道(或者掛到天花板中央),然後切換790的喇叭配置模式為3.1.2。這樣當你開啟dolby surround音場時,790就會幫你上混成3.1.2聲道來播放電影了。

慢慢的未來的環擴會連垂直音場的模擬也加入2.1~5.1聲道,就不用為了體驗全景聲或者天空聲道再多買實體喇叭了(跟聲霸做法一樣),不過當然,有實體天空聲道還是最好的體驗。
smdavid wrote:
790這台全景聲擴大(恕刪)


感謝回答,謝謝
雖然不是很懂,但假如5.1配置不變,有無杜比全景聲差異不大的話,暫時就可以打消念頭
謝謝
jahn236 wrote:
感謝回答,謝謝雖然不(恕刪)

真實天空聲道跟虛擬天空聲道聲音聽感差距還蠻大的,當然沒比較就沒有傷害
我也使用虛擬天空聲道好一陣子,效果就如"虛擬"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很假
有時還覺得不如關掉虛擬效果聲音較自然
由於近日入手XBOX ONE S,再來跟大家分享看網飛ATMOS、YOUTOBE串流的心得:

先講結論:DOLBY ATMOS MAT真是非常好的規格,在XBOX S播放時就先把2.0/5.1音訊重新打包為5.1.2的ATMOS MAT位元流格式,所以傳給聲霸/擴大機解碼後仍然是轉為ATMOS 48KHZ PCM播放,天空聲道的方位模擬得相當精準,個人認為比聲霸的後置升頻效果還要好!!(SONY的升頻是VERTICAL.S或者IAE,JBL就是ATMOS按鈕,飛利浦則是ATMOS模式直接調整TOP VOL音量)

接下來分享一下聽感:

設備:HT-X9000F,取消自動音量,聲霸移回電視下方,重低音因此-1db避免距離過進產生爆音。
播放:XBOX ONE S 加裝DOLBY ACCESS,音訊輸出設定為ATMOS THEATER位元流。4k藍光機則設定為由擴大機解碼。

網飛:

1.「活屍大軍」的響度比一般5.1影片還高,音量開到20%就非常大聲,空間感與方向性都很不錯,比在PS4上的網飛輸出(DD5.1)聲音還要漂亮。片頭的配樂、A-10的掃射與轟炸,片尾的大軍出籠,傭兵逃亡過程聲效都非常震撼與立體,爽片來講在音效上個人是很肯定的。

2.「ID4星際終結者續集:星際重生」:雖然是5.1,但在XBOX ONE S升頻為ATMOS MAT格式後表現非凡,大場面的聲響拉成5.1.2的立體感不是蓋的,諸如外星巨艦衝往地球,主角眾人遭遇時在太空卡車內的聲響包覆是上下四方的感受,比之PS4網飛的5.1輸出立體很多。這部片各個大場面都是很好的體驗,大家不要錯過了。

3.「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一樣是5.1升頻為DOLBY ATMOS MAT格式,每個動作場面的空間感與重低音力道都令人滿意,單純用PS4 DD5.1輸出套用VERTICAL.S個人覺得沒有MAT格式強。而CHROMECAST ULTRA的DD+5.1升頻比PS4好些,但聲音的厚度還是XBOX版本強。

YOUTOBE:

盡量開到最高解析度畫質,音訊會比較完整。在看有5.1聲道支援的影片時,XBOX也一併升頻成ATMOS MAT,聲音的高度也會拉出來,非常驚豔。(當然原本立體聲的聲音就不會太漂亮)

個人推這隻影片的表現:(從04:28開始,會聽到怪物從左後到左前上方)


最後呢,查了資料才知道為何XBOX ONE S會用DOLBY ACESS的編碼技術-DOLBY ATMOS MAT。這個技術基本上可以支援低延遲需求的即時編碼輸出,壓縮率高又有不錯的還原性,所以除了XBOX,還可以應用在MOD等串流裝置上(但是PS4沒採用),由於是對META資料進行增強,所以也能對立體聲等音訊做類似升頻的動作,目前看來是滿成功的應用,CP值也頗高。

至於藍光機播放TRUEHD ATMOS,那個效果又更清晰一個等級,最近才複習完「地心引力」藍光版,整個聲音的遠近軌跡,通過大氣層時太空艙內的強烈振動充滿了上下四方,非常有沈浸感,只能說用更好設備來體驗ATMOS的燒友們真是更幸福啊
  • 5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