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有個蠢問題想不透想請教..不知道是不是月經文耳機的單體這麼小為何可以發出20Hz的低頻家裡的書架喇叭大顆多了卻只能低至41Hz?Sennheiser IE 40 pro 頻率響應 20Hz - 18000HzELAC BS403 頻率響應 41 – 50,000 Hz
tortoise0818 wrote:小弟有個蠢問題想不透...(恕刪) 似乎少了(+-?dB)也許+-20dB...故問題不在兩端延伸(大小)那小小的震膜(牙籤),就算能每秒來回20次是能產生多少音壓(快感)呢?極低頻音壓不足,人耳對此頻率又特別不敏感很容易被中低頻cover蓋掉大單體喇叭搭配良好的室內空間與殘響控制有時能放大這極低頻效果,達到良好的混響對於耳機的極低頻呢....就只能靠使用者自己想像了..
tortoise0818 wrote:小弟有個蠢問題想不透...(恕刪) 喇叭跟耳機表現方式實在有不小差異,一般狀況下無法直接進行比較因為耳機屬於「壓力聲波聲場/傳遞」,耳罩耳機戴上之後從單體至耳膜之間的距離,中間空氣就有了限制,只能少量自由流通所以是壓力型聲場而喇叭則是「自由聲波聲場/擴散」只要喇叭一發聲音,就是呈現正面半球型的自由型聲場當然正面半球型的能量通常就是指低頻而言而且低頻穿透力比較強,只有一部分可以再反射回到聆聽者
tortoise0818 wrote:耳機的單體這麼小為何可以發出20Hz的低頻家裡的書架喇叭大顆多了卻只能低至41Hz?...(恕刪) 因為 耳機的使用環境比較氣密...所以, 當它的震膜在推拉前方的空氣時, 產生出來的聲震氣壓, 比較不會向四周散失..測量耳機是包在人工耳.測量喇叭 , 標準麥 要放要在一公尺遠..頻率愈低, 就表示變化愈慢, 那是不是愈容易被 四周空氣之流進流出 給 稀釋淡化中和掉..
就算耳機能發出極低頻,聽的到跟高價大喇叭系統發出的以及現實中產生的還是有不少差距也就是真正的的低頻是用身體感受以MDR-Z1R與N802為例聽神鬼戰士前3首及TUTTI 第5首Firebird雖然高階耳機可以描繪不錯的音場與音場高度但那風雨欲來的極低頻肅殺感大鼓敲下讓地板凹陷,空間跟著扭曲晃動的感覺絕對不是耳機所能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