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音樂講座請來了U-AUDIO郭漢承總編輯來主講(月初才參加了郭總編輯在LALS的音樂講演分享),同時搭配了AURENDER W20SE勞斯萊斯級的AUDIO NAS(定價約90萬),TAD DA1000數位類比轉換器(兼做前級功能)、兩聲道TAD M600單聲道後級,喇叭是TAD頂級的R1 MKII(定價約 380萬),幾乎是集結了各領域的最精銳而且售價也是層峰級的高檔器材
這些設備,平常要試聽可不容易,就算是音響展有展出,人來人往的吵雜聲,總是無法安靜長時間的聆賞
看到臉書上這次的活動公告所擺出的這些陣仗,還有個人非常崇拜的郭總編來主講,就非常期待能夠去聆聽
也許是提早報名搶到名額,這次也順利的完成報名.... 真的有夠期待的
這次音樂分享會的地點是在南台灣的展樂音響,之前就耳聞過這一家展樂音響的裝潢非常漂亮,兼具時尚美學又保有居家舒適生活環境的感覺,這次能夠在這個展示空間聽音樂,真的太開心了
展樂音響的介紹,請參考音響論壇劉總編的採訪報導

我因為提早到,還讓熱心的店員先帶我去導覽了一下整個展樂的空間,一進門印入眼簾的就是要價50萬歐元的GOLDMUND

店內生禽猛獸四處可見


居家空間感十足,卻又能保有音響展示的動線需求

Wilson Audio Alexx

諾大空間裡,一般落地式喇叭好像小了一號

小吧檯,可以喝茶喝咖啡


連樓梯間都可以這麼藝術,真的很美


Burmester包了一間廂房


Gryphon Pantheon萬神殿喇叭,後方是個收藏酒的櫃台,想像能夠在家裡,啜飲著威士忌,一邊聽Gryphone,那該有多爽呀!!



這次音樂分享會主要使用的音響系統:
訊源: AURENDER W20SE
DAC兼前級: TAD DA1000
後級: TAD M600 x 2
喇叭: TAD R1 MKII


因為這套系統是分享會當日主要的撥放系統,我也做了點功課:
AURENDER W20SE: 請參考這裡



(上面照片取自AURENDER原廠網站)
Aurender草創於2009年,2011在美國CES展所推出的第一款S10音樂伺服器就獲頒CES年度產品推薦獎,經過幾次的整併,在2016年正式獨立為Aurender。截至目前為止,Aurender雖然有無線喇叭等產品,但最核心的主要商品還是以AUDIO為主的音樂伺服器。
Aurender音樂伺服器分為W系列、A系列與N系列,其中以W系列為最頂級的機種。本次音樂分享會所使用的Aurender W20SE是目前Aurender的旗艦機種,控制電路採用線性電源,但音頻電路則是採用內建電池來供電,以維持純淨、穩定的電力供給。
Aurender W20SE捨棄了第一代所使用的SPINDLE硬碟,使用了4TB的SSD來當儲存空間,但卻使用了1TB的SSD來當撥放音樂的Cache,摒除任何震動的干擾,讓音響系統的源頭保持乾淨、純淨而且穩定。
根據Aurender原廠的說法,Aurender的產品具備五大核心技術:
* 近乎零的時基誤差
* 近乎零的噪訊
* 獨特的電源控制方案
* 自家研發的遙控APP
* 自行開發的生產與測試方案
這幾個技術分別拆開來,好像都不是特別厲害,但爬了一些文章,發現很多使用者的分享與專業媒體的評論都給予Aurender相當高的評價。雖然沒有很獨特的核心技術,但是Aurender就是把每一個技術都很紮實的發揮到極致。這種研發精神,其實還蠻值得兩岸華人好好省思的。
在音樂會現場,郭總編輯強調音樂撥放訊源的重要性,也推崇Aurender是AUDIO NAS中的勞斯萊斯,而我實際聆聽的感覺,也是如此,整套設備搭配起來,撥放的音樂重量感與權威感肯定少不了,回想分享會當天,撥放使用西方管絃樂編制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時候,可以把我們很熟悉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義氣守信、情竇糾結、別離不捨、雷霆震怒、悲愴玉損到最後永世傳唱等情緒交代得清清楚楚。我的文字沒有辦法表達當天音樂的感動,但當天音樂的氣氛確實可以把聆聽者帶進音樂的情境,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以前聽音樂只是聽熱鬧,透過郭總編輯深入淺出的音樂故事介紹,把每一個節拍與旋律的用意解釋說明後,使用整套系統,竟然可以完全地融入到音樂的情境當中。真的是非常奇妙又難忘的回憶。難怪經常聽音響前輩說訊號源的重要性,源頭純淨了,音樂就有了生命力。
這次發聲的喇叭是TAD當家旗艦R1 MKII喇叭



U-AUDIO網站以前就評論過TAD R1第一代喇叭 按連結看文章,當時,U-AUDIO給TAD R1 MKII的標題就是「世界最好,但非最貴的喇叭」,可見TAD R1的實力有多恐怖。目前TAD R1已經進化到了第二代,把低音單體做了修正與改良,整體表現聽廠方說又更上一層樓。
我自己爬文做了一些功課得知,TAD R1是TAD聘請來音響設計大師Andrew Jones所帶領開發,既要能維持TAD在專業錄音室內要求的精準、平直的頻率響應、耐用與功率承載能力等,還要適應一般居家環境使用的搭配適應性與音色的調整甚至連外觀都要能符合居家環境的需求。
TAD R1 MKII採用鈹金屬振膜的「CST同軸單體」(Coherence Source Transducer),採用鈹金屬振膜是因為從綠寶石提煉出來的鈹金屬質地輕盈而且剛性好,但也正因為鈹的剛性太好,延展性就欠佳,所以一般使用壓鑄方式製造的鈹振膜,良率都不好。TAD不用一般的壓鑄方式,而是採用高溫蒸鍍法把鈹金屬氣化蒸鍍在銅膜上,再利用化學反應的方式將銅膜酸洗溶解,取得又輕又薄,而且質地均勻的鈹金屬振膜。
鈹金屬振膜的原料成本本來就高,採用蒸鍍方法來製造的加工成本更是高昂,所以一般高檔喇叭只會用上鈹高音單體,就可以讓身價翻了好幾番。而TAD不只拿鈹金屬來做高音單體,還利用這個鈹金屬做成了16公分直徑的中音振膜,做成時間相位一致的同軸設計方式,設計理念與實際製作都推到了極致,這樣的喇叭,能夠不令人期待?
音樂分享會現場,郭總編撥放一生為了克拉拉癡心等候的柔情鐵漢布拉姆斯的音樂創作,整首曲子可以溫柔婉約也可以興高采烈,好像可以觸摸到作曲者與演奏者想要表達的情境。原本聽這首曲子,只知道旋律很美,曲子很動聽,設備夠檔次的時候,可以聽得很爽。但經過郭總編描述了布拉姆斯當時編寫這首曲子的心境,更能融入情境,領略音樂之美,不只音樂充滿雙耳更直達腦門。
會後,原廠撥放了幾首安可曲目,撥放的爵士音樂卻又像是來到酒吧的現場,整個氛圍幾乎歷歷在目,不管是被菸酒所荼毒已久的男歌手或是歷經感情摧殘的女歌手,好像可以很清楚看到演唱者的表情與情緒,真的厲害!!
DA1000數位類比轉換器兼具前級功能

TAD M600單聲道擴大機

TAD DA1000 數位類比轉換器與TAD M600單聲道擴大機也很有文章,每一台機器好像都是TAD用了極盡工藝之能事甚至狂熱到近乎變態的吹毛求疵,只為了打造TAD原廠認為一套好的音響所應該具備的條件。這樣的職人精神,好像能讓我體會之前雜誌上說的HI-END不是一種高度,而是一種態度。在TAD的設備上,就可以看到日本人這種職人精神的HI-END態度。
TAD DA1000: 點選看報導
TAD M600: 點選看報導
這種音樂分享會真的很不錯,有專業的導聆,讓愛樂者可以更進一步進入音樂的世界,而且藉由專業的音響空間來展演,可以讓喜歡音樂的人能夠更近距離的接觸聆聽平常接觸不到的高檔器材
有看到有類似的活動的話,非常推薦各位應該要報名參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