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小弟我喜歡看村上春樹的小說,在其最新的小說《刺殺騎士團長》中,主角用巨大的Tannoy Autograph加上Marantz 真空管前後級來聽莫札特的歌劇《唐‧喬凡尼》,讓人很好奇聽起來是什麼樣子,請問板上有人聽過Tannoy Autograph + Marantz 真空管前後級這個組合的聲音嗎?
管機找單端系統就很不錯了,選擇如果不想找美日 studio 訂做,台灣有不少工作室其實品質不錯
喇叭的話,Tannoy, JBL 還有一直在生產,但現在使用中大型單體的產品,從20萬起跳,高端貨色大概在 80~200
或者你可以自己找全音域 or 同軸單體或是用簡單的分音喇叭,春樹那個年代普遍用的也很多都是買 JBL大單體加上號角單體然後自己找木工作箱子兜出來的產品,大概 5~20 萬搞定。
那個時代的喇叭震膜和擴大機元件,有它的限制,所以聲音解析度不太可能像現在這麼解析分明,跟鏡頭差不多,可以好看好聽,但是數據拚不過現代產品。折衷方式也很多,包括混用現代元件 (Pass),或改用全音域單體,整個 DIYAudio 網站八成都是走這個路數。
看你具體想要怎樣的東西:
*. 舉例來說,myav 現在有人在賣仿 Tannoy Westminster 音箱,你可以搭以前的 University, Jensen 之類的二手單體,或是搭現代的 SEAS Exotic X1 八吋全音域 (對岸就有人這麼玩)
*. 或是你可以走六吋全音域單體 (現代觀點,比較能兼顧高低兩端平衡的大概是六吋),可以買 EJ Jordan 或是 Markaudio, 台灣木工不貴,音箱要大要小任選。天花板夠高的話我個人推薦 EJ Jordan Bigger-is-better project, 做下來連工帶料大概六萬
另外,我印象中看報導,春樹其實不討厭現代的音響聲音。只不過他大概覺得暨有的設備已經足夠,就懶得動了 (一來他的音源是舊的黑膠,頻寬有限,另一方面現在高端音響很多都要搞分體式,擺起來麻煩,他的書房擺 LP 都已經有點滿了)

carstenan wrote:
那個時代的喇叭震膜和擴大機元件,有它的限制,所以聲音解析度不太可能像現在這麼解析分明,跟鏡頭差不多,可以好看好聽,但是數據拚不過現代產品。折衷方式也很多,包括混用現代元件 (Pass),或改用全音域單體,整個 DIYAudio 網站八成都是走這個路數。
我好奇的就是那個時代的聲音和氛圍(包括喇叭外觀所帶來的視覺感受),所以聲音解析度不佳也無所謂,重點是原汁原味。
不過我也不是想自己搞一套,只是想知道有沒有人有這樣的系統,然後厚臉皮地去拜訪,品味一下

對我來講,很難想像用這樣的系統聽音樂是什麼感受,畢竟離我的年代很遙遠,Autograph在我出生前就停產了。小時候似乎曾在某些禮堂之類的場所看過類似的大喇叭,但早就忘記那是什麼樣的聲音與感受。
carstenan wrote:另外,我印象中看報導,春樹其實不討厭現代的音響聲音。只不過他大概覺得暨有的設備已經足夠,就懶得動了 (一來他的音源是舊的黑膠,頻寬有限,另一方面現在高端音響很多都要搞分體式,擺起來麻煩,他的書房擺 LP 都已經有點滿了)
嗯,我看過有報導寫他的音響是JBL,用了三十年,而且還在繼續用。他這對喇叭將來一定很值錢,不是因為JBL,而是因為村上春樹用過,以後大概會被擺在「村上春樹紀念館」之類的地方當館藏品吧XD
說到現代音響,在《刺殺騎士團長中》,有一個重要角色「免色」,用的就是高級現代音響,村上沒寫出型號,但描寫它是「縱向細長的揚聲器…高度和我大體相同(一百七十三公分),音箱是高級桃花心木製的」。我個人認為在小說中,擁有Tannoy Autograph的雨田具彥,象徵20世紀的日本,免色則象徵當代的日本。(突然覺得巨大的Tannoy Autograph讓我聯想起大和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