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法規)歐規插座效果如何呢?

在新天新地討論很紅的(法規)歐規插座
據說因為結構關係的樣子
只是一般的歐規插座就比得上萬元下的美規插座
我為此到處找資料
怎麼除了新天新地外沒地方在討論呢
有沒有人試過效果
2018-01-24 23:12 發佈
wunfon1515 wrote:
在新天新地討論很紅的...(恕刪)


會用法規排插的人,大概都集中到新天新地和my-hiend了,而且新天新地的資深燒友很低調,不太會到處宣傳,所以你在這問,就算有人回應,可能也是同樣的那些人在回應,不然就是不相信的人會說沒有那回事。

我自己是沒用過,但想試看看。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新天新地聽過,如果沒有可以去聽聽看,那邊的走向是「自然寫實」,任何調整都是往那個方向調,所以如果合你的口味,就可以直接去找法規排插來用了,若不合口味就放棄吧,畢竟在台灣要搞法規排插有點麻煩,以後若想脫手也很難賣。
wunfon1515 wrote:
在新天新地討論很紅的(法規)歐規插座
據說因為結構關係的樣子
只是一般的歐規插座就比得上萬元下的美規插座

插座影響音色, 不外乎夾力, 接觸面積及材質. 在網路上查找歐規插座的結構圖, 看不出有什麼原理, 一般的歐規插座就比得上萬元下的美規插座.

會不會是real cable的線材搭配一般的歐規插座比較對味, 所以才有那樣的說法?


法式插座的原理就跟喇叭的香蕉插類似,但相信很多玩家喜愛Y插勝過香蕉插不外乎就是Y插用旋鈕壓迫整片Y插的密合度導電率比香蕉插好很多,這說明了....你要電源供應流量穩定倒不如把電源線一端製作母頭銜接器材,另一端別用公頭直接把線材壓成歐型環鎖在專線開關箱裡的匯流排上,這樣一來可以解決公頭夾緊的毛病二來要換器材母頭端一樣可以有插拔功能,只是這樣一來~~~線材長度與線材類型的更換就變得比較麻煩.....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插座影響音色, 不...(恕刪)
有錢換叭換擴換訊源
沒錢就東想西想,捨本逐末⋯⋯

遊客 wrote:
有錢換叭換擴換訊源...(恕刪)


插座 + 喇叭線+RCA接線,儘可能控制在總體音響設備發費的2%以內,不要亂撒錢!!

隨整體音響設備等級,逐步提升是最佳方式!!

同類相聚, 同等級搭配,不要月收入僅僅3~5萬,心卻想買雙B開雙B新車!!

(但不嚴格排除開雙B中古車,只要價格合宜,有何不可)
阿文39 wrote:
插座 + 喇叭線+RCA接線,儘可能控制在總體音響設備發費的2%以內,不要亂撒錢!!

雖然說線材配件的總花費比例見人見智, 不過2%實在是低了一點, 估計只能用紅白線小黑線了.
家庭劇院這樣花可能還說得過去, 二聲道的話, 恐怕實力要被封印了大半.
2%真的低了點,10萬的兩聲道系統只能花2千實在沒的搞
這種花費比例問題參考一下就好. 如果是50萬一對B&W喇叭,花2%買喇叭線那是1萬元. 這種價格當然不是買頂級線,但其實並不離譜.

我倒覺得很多人訊號線或電源線花費很敢花,軟體訊源卻捨不得花錢. 不買CD也罷了,連音樂檔都是盜拷來的,來源處也不明,這更糟糕. 如果真正愛樂,經年累月下來的軟體花費其實往往會超過硬體的花費.
Monte920 wrote:
我倒覺得很多人訊號線或電源線花費很敢花,軟體訊源卻捨不得花錢. 不買CD也罷了,連音樂檔都是盜拷來的,來源處也不明,這更糟糕. 如果真正愛樂,經年累月下來的軟體花費其實往往會超過硬體的花費.


對,軟體才是真正的無底洞。一套音響設置好後,可能就聽十幾、二十年了,但軟體還是會持續一直買、一直買,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不知不覺就花一堆錢在軟體上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