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前級與後級預算配比?

大家是如何分配的?

另外好奇一問
綜擴的成本中,前級與後級的部份各佔多少?
2017-11-17 12: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後級預算配
樓主你好。
我用自己心得說,
你應該先找到你自己喜好 有所感動的聲音
沒有特別的喜好,其實沒有必要考慮太多

個人認為前後級比例
約在 1:2~1:3, 後級佔多。

如果手上已經有 先了解一下自己喇叭
也不用去試聽與你手上喇叭完全不同
風格 調性的喇叭,這可能很難達到再現。
例如PMC搭配真空管機,重現純度好
一般用於人聲或簡單的器樂演奏擅長
但是相對動態大,或者瞬時輸出能量強
多種樂器同時混合,是否良好則難說

看看換器材的目的何在?
Brian 168 wrote:
樓主你好
看來你應該是接觸音響不久的人
看過你之前的發文 詢問擴大機與喇叭試聽
現在問前後級的預算分配,應該是想買。

我用自己心得說,
你應該先找到你自己喜好 有所感動的聲音
沒有特別的喜好,其實沒有必要考慮太多


那篇是去年發的文,那之後我有買喇叭和綜擴了
只是現在綜擴只當後級聽,所以想在維持既有聲音水準的條件下
換成更便宜的純後級

Brian 168 wrote:
如果手上已經有喇叭,先了解一下
喇叭品牌等級價格,選擇近似的喇叭試聽
例如 JBL的4312系列, 相信有很多處
可以試聽。不必急於搭配 繳學費。
也不用去試聽與你手上喇叭完全不同
風格 調性的喇叭,這可能很難達到再現。


我目前手上喇叭是twenty5 24
想試聽Nuprime ST-10
請問您知道哪裡有同時賣ST-10與PMC喇叭的店家可以試聽呢?
可以冒昧請教樓主
現有器材(特別訊源)
以及希望加強的聲音效果?
打算更換的器材或追加的器材嗎?
因為 音響設備很多,不一定熟店家
也不想推薦以前消費 有疑慮有問號的
今天比較有空,稍微表達一下個人想法
我對於音響認為如同無塵室清淨等級管理

若只需要10000等級的清淨度,
則所以搭配的機器 可以選適度價格合用
若有目的 要求100等級的清淨度,
免不了 需要多花錢。

同樣意思上,不同清淨度等級的機器
互相搭配之後,所得到的 只是最低的
清淨度。所以 考慮價格也很重要。

一般的人,需要的音響器材,
低於10000等級的清淨度,
甚至只需要抽風機,確保落塵不堆積就夠
Brian 168 wrote:
可以冒昧請教樓主現...(恕刪)


Sony BDP S1500> Real Cable INFINITE III HDMI線 > HDMI音訊分離盒> Real Cable AN7510 同軸線 > NANO DAC > DAC隨附之RCA線 > Pioneer VSX-930環擴 > QED Reference Audio 40 RCA線 > Octave v40se綜擴> A.R.T Monolith(好像是2.0)喇叭線 > PMC twenty5 24

原本只用綜擴聽,後來改以環擴為前級,綜擴bypass前級,只用後級

我最重視的是三頻均衡、動態要大、暫態反應要快、高解析、音色不用很美但要像真實的樂器
目前聽起來是低頻紮實、高頻稍亮、整體較瘦,但前面所重視的各項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只希望綜擴換成純後級可像現在一樣就好,不求升級
純後級最好有兩組以上輸入,日後若追加前級,可與環擴一起接在上面
ldw406 wrote:
Sony BDP S...(恕刪)


小弟個人經驗分享 :
觀看電影 :
pioneer bdp 180 — audio quest golden gate RCA線 — luxman 505綜擴 — audio quest type4 喇叭線 — tannoy喇叭
另外 bdp 的hdmi線直接接電視

聽音樂 :
audiolab 8200cd — audio quest golden gate RCA線 — ARC + Pass 前後級 — audio quest type4 喇叭線 — tannoy喇叭

訊源不同,擴大機不同 做測試目的
所得心得是,bdp作為 數位檔播放尚可
但是先天在聲音的飽和度上 會比較瘦。
有方便但是聽感上 會比較差一些。
CDP的DA可以用數位播放器取代
例如 M DAC, 但由於我使用audiolab也可
用USB線接電腦,使用foobar 2000播放
也可省下。

對於您的狀況,我認為簡化系統最好
分開目的配置,反應快的用晶體機後級
目前的管機(octave v40se)不需要串接,這台是A類單端接數位流的訊源即可,
參考 8200CD(中古行情約2~3萬)

環擴(性質上屬D類晶體綜擴)
沒有發揮其7.1的功能 只用到2聲道
暫時另外接到PMC上,也應該不需要買
環擴的後級,用現有的器材聽看看。

需要注意的是,擴切換時 需要用到喇叭
切換器。若您每次都願意自行插拔香蕉頭
自然短時間也不用買。等您測試好之後
再決定如何搭配。

原則上 不建議您花錢,但是 挑選訊源
以及簡化系統 比較容易調整出 你需要的。

另外一條路是詢問Oppo 的藍光機約3萬
以上,據說有針對音樂調音。
可以詢問版上有人手上有賣,自然可以測
不過 我沒有經驗。
ldw406 wrote:


Sony BDP...(恕刪)

跟據你的描述,我會認為晶體機比較容易達成。
PMC長期都和Bryston合作,這應該是首先建議的,可做為準則去比較其他的。其他有像Rega, Naim, Simaudio, Hegel都應該很適合。
另外我覺的你接太多小東西像HDMI分離器,USB DAC這種,我會偏向避免。

Brian 168 wrote:
訊源不同,擴大機不同 做測試目的
所得心得是,bdp作為 數位檔播放尚可
但是先天在聲音的飽和度上 會比較瘦。
有方便但是聽感上 會比較差一些。


我只用綜擴聽時,聲音聽起來是夠厚的
我所謂的聲音偏瘦,是指有無以環擴當前級來比較
所以目前訊源的聲音飽和度是我可以接受的
此外和我使用同樣訊源的人,也沒人說聲音偏瘦
會偏瘦,應該是dac和環擴的問題

Brian 168 wrote:對於您的狀況,我認為簡化系統最好
分開目的配置,反應快的用晶體機後級
目前的管機不需要串接,A類單端接
類似 8200CD(中古行情約2~3萬)
環擴(性質上屬D類晶體綜擴)
沒有發揮其7.1的功能 只用到2聲道
暫時另外接到PMC上,也應該不需要買
環擴的後級,用現有的器材聽看看。


這段看不懂,你的意思是
把綜擴當前級,接晶體機後級
然後比較環擴 vs. 綜擴(當前級)+晶後級的聽感嗎?

另外,我的環擴也是有用5.1聲道在看電影的,不只用到2聲道
http://www.gloriaaudio.com.tw/p2-news.asp
nuprime跟 nuforce有些關係
屬於創新的品牌,現在由進音坊代理
或許利用時間 跑一下音響展,
實際接觸了解,所得會更直接。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