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說明選擇Marantz SA14s1的原因
1.以機體來說僅次於SA11s3除了鍍銅機殼與某些零件隔離遮罩還有上蓋
2.呈盤與光學讀取頭沿用SA11s3所直接下放的技術
3.DAC則沿用NA11s1的DAC模組
4.重量達14kg夠沉了
5.價格實惠到讓我激動不已(關於這點恕小弟無法回悄所以不用PM我,我只說比美國網站定價低非常多)
6.公司貨
以一個剛入門的初哥而言這台令小弟相當滿意,不管是聲底、細膩度、厚實度都與同廠Marantz綜擴們合作無間譜出首首動人的樂曲
人家說兩聲道的坑很大"錯"~~~我會說與一家音響店老闆關係打好的那一刻才是跳坑的開始


又踢到了一箱"馬神"所賜的甘露

開箱了...人生第一台SACD

遙控器跟PM11s3一模一樣,又多了一隻

包的真整齊,讓我有點捨不得打開~~~

終於看到屬於小弟的SACD


驗明正身,SA14s1無誤,說真的整體面板與重量跟SA11s3相差無幾,不看後面鍍銅背板真的看不太出來,所以SA14s1的質感真的不輸SA11s3


背後輸出端子只有RCA 沒有XLR,不過小弟的PM11s3也只有一組XLR輸入所以就留給NA11s1用就好了


背板因為沒有鍍銅機殼加持所以就顯得沒那麼貴氣逼人~~~

一樣有光纖、同軸、USB-B數位輸入

正統公司貨120v電壓,這也增加了以後要賣掉時的速度

碟盤初次使用~~記得膠帶要撕掉

呈盤中央的材質真的很特殊,不像一搬光碟機的塑膠感,反倒是有點像絨布的觸感,這呈盤結構雖不像SA11s3的金屬質感那麼好但在表面處理上卻與SA11s3相同


開機點燈~~

這藍燈在一套西裝啟動時真是美極了~~



最後來個家族大合影~~~
感謝各位熱愛Marantz前輩的提攜,這篇是小弟Marantz之路最的終章,歷時四年由最初的PM8004入門開始讓小弟確認了Marantz的聲音走向是符合自己的喜好而開始,之後就設定目標努力節省開支與加班賺錢在一一的達成夢想....雖然這樣一套兩聲道系列並不是最頂級的PM10 & SA10 但這樣的成果卻是10年前的小弟連做夢都不敢想的~所以能擁有這樣的系統小弟已經因滿意足了,不過這次會在最後一塊拼圖沒選SA11s3有三個原因.....
1.SA11s3已經停產代理商也沒貨了,所以熟識的店家進當然也進不到貨.
2.考量到機械結構與讀寫光學零件的耗損問題,希望在盡量相近的規格情況下與不損及音質的前提而下的決定
3.SA8005~SA10中間的SA15s2、SA11s3已經停產接下來SA14s1也謠傳將停售所以再不買可能以後台灣就只能買到SA8005等級的轉盤
當然最後這台SA14s1 SACD的音質實在沒話說,完全沒讓我失望或者感到後悔,差異上比起電腦直撥DSD給NA11s1解碼的聽感大大提升了20%,當然這不是NA11s1的問題而是電腦硬體、播放程式、USB線、DSD檔案 與 如何轉檔而造成的四方變數所造成的影響結果,不過也應證小弟之前所言~~~如果檯面上正規的DSD來源正統性與銷售管道和認證機制沒有確立以前,DSD怎麼來的~~這過程是否有損失這將是最後音質好壞的一個重要變數,音樂製作公司一日不表態不積極參與,我想DSD終究還是得落得各玩各得、各說各話的檯面下市場,小弟不再針對這部機器的聲音走向去做細述,因為聽感因人而異 設備搭配也因人而異,小弟只是純做分享作為一個受薪階級為了喜好的音樂音響之路而做的努力,我的選擇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卻也希望後面的新手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音響之路~~~~~再次感謝各位

小弟在入手這台SA14s1時已經在日本亞馬遜找到不少好聽的SACD 在這分享給各位

河村尚子:蕭邦的世界 SACD 唱片編號:B001Q6IIYC 音樂類型:古典鋼琴

APOLLO 丹尼爾.頓波 / 凱莉.頓波 唱片編號:K2HDHQ1090 音樂類型:大提琴&吉他

APOLLO II Odyssey 丹尼爾.頓波 / 凱莉.頓波 唱片編號:SACD2392 音樂類型:大提琴&吉他

Mozart: Wind Concertos 奧菲斯室內樂團 唱片編號:B000BK53OM 音樂類型:古典管弦

BACH / MOZART / BRITTEN / PROKOFIEV: Oboe Music Keisuke Wakao 唱片編號:B0000A1WPF 音樂類型:古典雙簧管

巴哈、莫札特、布拉姆斯:雙重協奏曲集 / 海飛茲 唱片編號:88697 04605 2 音樂類型:古典小提琴
以上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