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聽音樂從耳道開始,從動圈到多單體動鐵,隨身播放器換了又換,就是少了一點什麼?
只好升級到耳罩系統,的確滿足了不少,但從播放器、擴大器、到耳機,一堆線...實在是惱人。
一直有在觀注兩聲道的系統,無奈口袋太淺,一直不敢踏入。
直到熊大分享的「老擴」心得,瞬間悟了

小弟多數聽的音訊99%都是16bit/44.1khz的音檔..
16bit 極限就是 96dB 左右的動態範圍
所以DAC有個100db 左右的SNR 應該夠了吧?
以上廢話完畢,到底有多迷你呢?
1.轉盤 Chrosecast Audio :

強大的投射攻能,讓小弟又少了一條線
2.訊源 Spotify:

聽到爽的訊源,隨時隨地可以切換,雖然只有320K,但對簡單聽音樂..足矣!
3.老綜擴-Denon PMA-1500RII
2001年出產的老擴

這是啥?

正面照,鋁合金面板歷經16年仍然光亮照人

背板,前任主人照顧有佳,沒用到的端子都上「蓋」

歌林公司貨


拆開看看...完全看不懂

4.本系統亮點-發燒級喇叭線-有圖有真象

五金行買的

5.喇叭-朋友淘汰已久,放到長蜘蛛網的JungleRex AF-30S

三音路 1吋高音,中音4吋、低音4吋
以上除了綜擴是小弟添購外,全是現有的設備
打開綜擴電源,音量轉到9點鐘方向,拿起手機,開啟spotify
播放Moonlight Sonata ..那聲音談不上通透..但清脆悅耳! 小弟已滿足....
心中小聲音..換個See you again、Faded..那個低頻沒有punch感啊...

趕緊把心中的聲音關了 :) 已滿足

你問我:線還是很多啊!
我:看不到的不算啦

耳罩雖然聽感強烈..但站起身來..線可能就勾掉了
小朋友還會跑來,拉你的線..還問我:這是什麼...跪
喇叭就沒有移動的限制..即便作菜、用餐、閱讀,至少還有個背景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