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之前為各位試聽分享的 SONY 兩款單件式環繞音響 NT5 與 CT790,對這兩款家庭劇院產品以簡單設計,卻帶來不錯的聽覺體驗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要再跟各位分享與 NT5、CT790 同時發表的 HT-CT390。同樣身為單件式環繞家庭劇院的 CT390,在產品的規格與功能上,都屬於較入門的配置,不過基本的 HDMI(ARC) 功能、支援 USB 裝置播放、NFC 功能對應、數位光纖輸入、藍牙 A2DP 功能等,SONY 也很有誠意的建置在產品中,此外,也支援 SONY 獨家的 Clear Audio+ 音效技術,同時支援 SongPal 智慧行動裝置 APP 操作,即便是入門等級的家庭劇院產品,也擁有接近完整的使用支援性。

包裝盒內除家庭劇院喇叭本體外,還配有專用遙控器、數位光纖纜線、壁掛架等配件,不過少了一條 HDMI 連接線算是比較可惜。

CT390 專用遙控器比起 NT5 與 CT790 要來得纖細許多,遙控器上的按鍵也簡化不少,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功能並沒有像上述兩台機種來得豐富。

遙控器上半部提供電源開關、輸入訊號源選擇、選單功能與調整設定功能按鍵,中央圓圈則是音量大小調整。

下半部則是 SW 重低音效果調整、Clear Audio+ 功能、Sound Field 音場選擇等功能按鍵。

CT930 的單件式喇叭其外型與 NT5、CT790 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同樣採用金屬髮絲紋路,以及相同的鐵灰配色,不過喇叭的寬度則稍為縮小一點(CT790 寬度為 103cm,至於 CT390 則為 90cm),因此在搭配電視的尺寸選擇上,如果要讓整體看起來更為美觀,就無法像上次一樣搭配 65 吋的電視,比例看起來會很怪。

喇叭上方右側同樣配置有觸控操作按鍵,按鍵功能與 NT5 與 CT790 完全相同。

顯示螢幕同樣設置在單件式喇叭的中央,隱藏式與 LED 顯示的設計,也如同先前測試的兩款家庭續願產品。

單件式喇叭後方則可以看到 HDMI Out TV(ARC) 端子、數位光纖輸入以及 Analog IN 輸入插孔,明顯的比 NT5 及 CT790 在可連接裝置上,有較多的限制。

傾斜式的單件式喇叭機身設計,也與之前兩款產品設計如出一徹,CT390 同樣也支援壁掛擺放的方式,使用者也可透過選單選擇壁掛與一般擺放的聲音效果,機身右側則同樣具備 NFC 感應區,以及 USB 連接埠。


無線式的重低音喇叭,內建 13cm 椎盆低音喇叭單體,喇叭單體的下方則是幾乎相同直徑的低音反射孔。

重低音喇叭的電源啓閉開關,以及 Link 連接按鍵都位於後側右上方,在第一次使用時,建議都先進行連接單件式喇叭的連接步驟,以便之後開機之後就會自動連接。






CT390 內建 24bit S-Master 數位擴大機,同樣也提供使用者標準、遊戲、運動、音樂、電影與 Clear Audio+ 共六種音場模式,並支援 LPCM 2 聲道、Dolby Digital、DTS、96k/24Bit PCM、
Dolby Dual Mono 等音訊格式。

這次小編搭配的電視同樣是 SONY 在今天新推出的 W750D 系列,電視尺寸為 49 吋(另外還有 43 吋機種選擇),小編是透過光纖線連接電視與家庭劇院,同時也用 HDMI 進行連接,以測試是否會有像是 NT5 或 CT790 一樣能夠在電視上直接開啟設定選單的功能,不過線材的部份因為還沒整理,各位可以暫時忽略一下這個部分...


經過測試的結過發現,CT390 的選單無法透過電視上進行控制,不過能透過藍牙連接智慧行動裝置的 SongPal 應用程式來進行訊號的選擇,以及產品聲音上的設定,小編個人覺得比起透過遙控器操作,要觀看機身上小到不行的顯示螢幕,倒不如透過 SongPal 應用程式來進行操作,還顯得比較簡單直覺一點。

在聲音設定選項中,使用者可以直接開啟 ClearAudio+ 功能,也可進行音場模式選擇、夜間模式啓閉、重低音效果調整等設定。

音場模式部分則與上方一樣有六種模式可以選擇,小編比較常使用的就是 ClearAudio+ 模式, 讓系統自行判定音源來進行調整,但如果你剛好是符合下方除了標準外的聆聽環境,也是可以開啟不同的音場模式,對於聆聽體驗比較會有加分的效果。


如果單件式喇叭的擺放方式是壁掛的話,使用者也可透過應用程式內的喇叭位置進行聲音的調整,共有標準與壁掛兩個選項選擇,實際切換後各位會明顯發現聲音的傳遞效果,以及音頻範圍會所不同。

雖然擁有 300W 的總輸出功率,但 CT390 在整體的規格上就比 NT5 與 CT790 來的先天不足一些,且是標準的 2.1 聲道家庭劇院系統,LPCM 並不支援 5.1 與 7.1 聲道模式,因此在實際的聽感上,CT390 在環繞音場的效果,就面臨氣勢不夠強,且音場效果較有限制的感覺,且聲音的定位感就沒有那麼明顯(當初應該先體驗這款,而不是 NT5 或 CT790..

小編同樣選擇《鋼鐵擂台》來做為試聽測試藍光影片,片段的選擇與之前一樣,是超惡男子對上金霸王的戲碼,不過這次小編將 SW 效果開到最大後,才有感受到與先前一樣的重低音效果,畢竟單體的尺寸與低音反射孔大小的差異,對於重低音的強化還是有一定的影響,但 CT390 在細部聲音的呈現上,則是讓小編有種驚豔的感覺,電影中機器人活動時的金屬摩擦聲,以及機械運作時的聲音,都能忠實的呈現出來,稍稍彌補其其他聲音體驗較為不足之處。最後小編也透過藍牙來播放音樂,為這次的視聽做下總結,擁有 A2DP 高解析音樂傳輸的 CT390,雖然沒有更高品質的 LDAC 支援,但以現在的藍牙音樂傳輸技術來說,其實之前出現聲音壓縮感的效果的確減少許多,音質上也不至於損耗太多,這點倒是可以請各位放心。至於 CT390 的聽感則比較中性一點,更仔細聆聽後會發現是一款以人聲為主的聽感,各音頻的表現上雖然沒有較偏重那個音頻有所強化,但主要能感受到的中高音頻,都有滿舒服的聽感效果。
整體來說,SONY HT-CT390 以體積較小的機身設計,較為入門的產品功能支援,以及中性舒適的聽感,與旗艦級的 NT5 與中階的 CT790 兩款產品做出區隔,當然在價格上也有所區隔,但各位可別因為是入門級的產品,就完全不列入試聽的名單,在有限的預算上,這款 CT390 仍然是為家中電視提供額外好聲音的不錯選擇之一。
PS. 聽感部分屬於個人主觀感覺,還是以個人實際試聽會較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