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4.0米*長5.6米*高3.1米的房間.面積約6.776坪.
首先.先看一張完全沒施工的重點照片.

為什麼是重點.因為這裡是花最多工的地方.包括兩支大樑間的填平及左右 上方的1/4圓柱施工.
當然也包括了整片窗戶的遮光與隔音.
首先.自己四處打聽及問東問西後思考的結果.決定以 前擴散 後吸音 的方向來裝潢視聽室.跟大家
耳熟能詳的 前吸音 後擴散 的習慣剛好相反(別打我.我是這樣聽說的).關鍵是某位建築聲學研究所
的朋友幫我拍板的.就決定一試啦~~
第一天.先從左右及後方牆面及懸浮式地板開始施工.我找到了歐洲進口的8mm後的吸震墊.
要鋪滿整片地板.包括四周的直角處還要延伸上去.確保所有的地板部分都不會接觸到水泥牆.
所以叫懸浮式地板.我的目的是阻隔低音對一樓爸媽的干擾程度.希望能減輕一些.
這就是吸震墊.選這個是因為他號稱無毒無害無味.一捲是1*10米的尺寸.共用了約2.6捲的量.
材質很像是橡膠.有一面是波浪狀.是鋪設在接觸水泥牆的.

開始鋪設了.注意看牆角垂直處一定要再往上方延伸.

我是認為不需要.但是師傅堅持一定要加防潮布.只好買單.

接著先上一層3分板.留下兩道4cm寬的間隙跑後環繞喇叭線.

來的地板施工照就因為要上班而沒照到了.但過程是.....
3分板以直行的方向鋪設.再鋪一層橫向的5分板.再鋪一層直向的5分板.事後再鋪橫向的柚木地板.
都是鋪滿的.除了那兩道4cm寬的間隙跑後環繞喇叭線之外.不留其他空腔.這樣的結果.在吸震墊上
有9mm(合板)+15mm(合板)+15mm(合板)+15mm(柚木地板)=54mm的木材地板.完全沒有跟RC
結構接觸.對於減少低音對地板的衝擊.是應該有相當的幫助.
接著就是左右及後方牆面的吸音工程施作.但是為什麼照片中鋪地板時已經看到側面的角材呢?
那是因為師傅進場後就先釘側牆.動作很快.我到場時.就左右面就把角材都釘好了.差一點就把
鋪吸震墊的方式打亂.所以就先弄地板.
說到這.我心中很不爽.當初說好側牆要釘5cm厚的角材來做空腔.結果我自己也大意沒注意到.直到
三面側牆都快完工時才想到看一下規格.實際一量居然是3cm的角材.怎麼辦?
只好吞下去.要不然都重做嗎.........
來吧.看照片好了.
我決定的做法是釘角材做成空腔.再直接釘一層1.5cm厚的美絲板.也有人叫他木心板的樣子.



三面側牆都是鋪滿.日後還要上漆.



日子很快的來到第二天.今天的主要目標是封住一面大窗戶及前方圓柱施工.但是要先拉水管做預留.讓部分
線材可以"跑"在裡面.天花板共拉出四條管.由照片左方算起來.
分別是天空聲道喇叭線--投影機專線--HDMI線--天空聲道喇叭線.
我是打算天花板就是這樣.先不做任何吸音或擴散的工作.單純上漆就好.其他的需求日後再說.

說到要封住一面大窗戶.是主要為了多隔些音順便達到完全遮光.窗戶已經是拖拉式氣密窗.但因為沒有選像
TS-45之類高標的產品.原本的考量是從屋內再鎖一塊膠合玻璃加強隔音.但是有人推薦一種隔音板.有三種
材質複合而成.厚度是18mm.看起來很像矽酸鈣板.拿起來很重耶.1.2m*1.2m一塊有35kg.一時心動就選了
它.因為窗戶不小.共買了3塊才能補滿.
先釘一層2分板做底.日後要再用這片窗真不知要何年何月......

再釘上隔音板.上方灰色的就是了.然後再釘一層2分板.整面完成的面積為2.4m*1.8m

完成後就是這樣.

接著就是要施作那三個1/4的圓柱及封住上方兩支大樑的間隙.
先做骨架.

釘表面前再用角材強化.這個很重要.因為表面的強度要夠.不能受聲音震動或傳達而影響.
就是表面不能震動啦.其他所有的空腔則用玻璃棉填滿.其他施工的部分都一樣填滿.

表面先釘上2分板後.我又貼一層3mm厚的橡膠板增加阻尼效果.外面再釘2分板.算複合式了~

然後在釘兩支大樑間隙的做法.天花板做成斜度.大約15度.企圖以跟地板不規則的對應來達到
聲音擴散的訴求(當初好像是這樣.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在大樑與天花板的直角部分.選擇了一樣做出1/4圓柱.跟大樑間隙一樣.所有空腔都塞滿玻璃棉.

跟左右方的圓柱表面一樣.這塊區域的表面再加3mm的橡膠板增加質量.防止震動.然後天花板
釘上6mm的矽酸鈣板.上方圓柱則釘2分板.

上方斜面的角度會再美化.

初步完工照.看了真的蠻興奮的.


其實以上這些有的沒的.已經做了2天.接著再繼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