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我帶小朋友去逛誠品看書,意外地讓我發現有類似大人的科學的書籍在賣,
可以學習原理外,透過DIY又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其構造和內含,因為誠品的集數不夠,
又發現官網可以一次買一整套送到家又帶折扣,一陣暈眩後,就刷卡買下。

收到全集,及改裝包
因為當下並沒想到要做開箱,想說這2015年就推出的書,在2016年的今天,
M01應該有很多同好會開箱分享,沒想到竟然沒看到,但箱也開了,回不去了,直接介紹內容物

首先是擴大機,它是負責把聲音訊號放大的單位,它有兩組輸入,可以切換,算是滿不錯的設計。

DAC, 它能夠連接電腦,把數位訊號轉為類比的音源,講穿了它就是USB音效卡

藍芽音源接受板,負責用無線把手機/電腦的訊號轉為類比音源
http://www.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2016/05/Vol1_speaker_2.jpg
不好意思,由官網借圖,因為我把喇叭拆了後才發現忘了拍照,又不想拆。
其他盒內的零件有一些木板線材是用來組裝用的,不好意思,沒有詳細地拍照,讓我們直接跳到音響的組裝。

在組裝喇叭音箱前,我有試聽過沒有裝音箱的音色,說真的是很好聽,雖然他們雜誌一直說是玩具,
但是比我電腦用的PC喇叭好的多了。但是少了共鳴室的喇叭,就少了低音,所以當下就決定直接裝到音箱內。</br?
有看到旁邊的木皮,其實這是我自己之前留下的,覺得可以裝飾一下音箱,會多點個人特色。

把音箱表面塗上白膠。

塗好塗滿。

黏上木皮。

乾燥後,切掉不需要的部份。

喇叭孔位置開出來了,這邊要建議廠商把木板上預定要給螺絲的鎖孔要改小一點,那孔太大了,螺絲轉不緊。

左右音箱都做好了,哈,木皮紋不一樣,沒辦法同一款木皮都只有剩一片。

開始打磨,建議要順木紋來磨,因為這是用工具機切的,所以四邊還是有些損傷,我有把比較漂亮的面和角轉到前面去。

塗上蜂蠟漆,保護表面

音箱前板使用改裝包的塗料,油性的,一開始是亮的,但乾燥後就變霧面了。

塗好後就等乾燥。

改裝包內有一些水管,是要當做反射管用,增加低音的表現,但我不喜歡它的外觀和顏色,所以先倒角。

拋光

噴漆後

這樣就沒有水管的感覺了吧。

開始組裝

反射管用白膠塗黏後,因為不想等它乾,所以後面再用熱融膠固定,更牢固

正面看起來比水管好多了。

開始裝入單體,線在外面焊好在放入的。

這邊是先把線穿出音箱,焊接在接線頭,再鎖回固定

固定後的樣子。其實我會希望它是由內往外裝,會美觀一點,但螺絲固定不了,就算了。

放入吸音綿,調音用。吸掉一點重音,多點高音

組裝完成。

把板子裝入到它們的盒子內,可以看到籃芽板在最上面,因為它有NFC擴充板,所以放上面,比較容易感應到。

喇叭線裝上,先試用看看,覺得它的接頭滿低檔的,音箱上都用上好的連接頭,這邊有點太差了。

於是拆掉原有的喇叭線接頭,修改一下

改成接線。

後面做塊新的轉接板。

接上線。

因為空間不夠,所以去用上面藍芽後板的空間。

改裝好的樣子。

先試聽,感覺真的有比我現有的PC喇叭溫暖許多。
其實我還有DAC, 擴大機的改裝套件尚未全收到,所以等晚一點要改,再PO文分享。
其實對音響一直很有興趣的我,一直看到有同好分享自己做的擴大機,但是因為我不是電子出身的,
只能望圖嘆息,不過有這本書的深入淺出的介紹是有多點了解,但是希望電子件的部份還是能組好,
或是把OP改成插座式的,可以更換,畢竟改裝有風險,能夠降低點,可以讓入門者多點信心,
以價格來說,最後組裝好的音響聽起來是不錯,我老婆還叫我把另外一台Sony音響也來改成可用藍芽連線的
這系列的書是很不錯的,希望廠商-德川,可以再接再勵,多推廣。
接下來要來訂一些怪機絲,再來改造它。
[6月24日更新] 再run-in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聲音真的不錯,另外和電腦聯結的部份,在win10下的頻率測試都有問題,但是可以撥放APE檔,音響在音樂撥放時,基本上是沒有底噪聲,有一段陳綺真的音樂只有人聲清唱的部份,真的有感覺是人在前面唱出來的清析的感覺,藍芽在官網有提到左右聲道的問題,我準備七月再去現場處理,感覺滿負責的廠商,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