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0000-35000上下的家庭劇院推薦



Hi 大家好

最近新手小弟考慮裝潢的時後直接配5.1~9.1家庭劇院

看來看去只有SONY,PHILIP,LG,PIONEER符合這預算的需求

想請問一下 這種預算之下 該買哪一種CP值最好呢,或是有其他品牌的推薦?

需求
1. 一定要環繞
2. 後面的單體只需要接環繞線就可以運作(聽說有的還要接電源orz,小弟不太懂)
3. 環繞效果要有基本水準
4. 聽歌聲音不要太糊
5. 簡約的外型(就是長直的那種,後環繞可以支援壁掛)

謝謝
2016-05-25 10:16 發佈
sonyps5 wrote:
Hi 大家好最近新...(恕刪)

要跟裝潢一起做的.....
絕對不建議套裝音響
因為你主機一壞整組都要丟了
然後那些埋進去裝潢的線就GG了
下一組音響完全不能共用

大大的預算有點低阿.......
想來想去
會建議大大先埋9.2.4的線
然後...存錢吧
3萬5要9聲道真的天方夜譚@@
免強COSTCO那組5聲道吧.......點1還要再加價購

最後....還是要說~千萬別衝套裝音響!(單純裝潢埋線因素)
我的建議跟樓上相反。

不是每家人都有用得到7.1,9.2這種配置的空間。就算埋了,也不是所有的片都有這種訊源。有了喇叭,你的空間也是要針對反射音做適當的處理。所以我個人認為,除非你今天要弄個大的視聽室,不然5.1就很OK了。

再來是套裝還是DIY的問題。其實好的套裝都有一定的水準,我個人覺得反而要注意後環繞是否為無線。

隨著資訊數位化,未來的音響訊號傳輸趨勢一定是無線化。B&W被賣掉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找無線化的未來。

有人覺得好的喇叭可以用來當傳家寶,就算黑膠也還是有擁護者。

但是多數人買得起的喇叭都是消費品,過了幾年就可以被淘汰了(但不是一定要淘汰)。

規格也是日新月異,dolby 5.1、dolby HD、dolby Atmos、DTS HD、DTS X,你要追到哪一天?

我對家庭劇院的主張是負擔越少越好。線越少越好,占的空間越少越好,能不傷腦筋調較最好。

所以現下套裝產品要有甚麼功能最好?有支援主流DOLBY及DTS規格為基本;後環繞無線為必要;內建音場調較功能最好。

YAMAHA、PHILIPS都有這樣的產品。SONY及PIONEER不熟,可以去問看看。

空間不大的話,未來還可以等DOLBY Atmos soundbar產品多的時候再來換。套裝這時換掉,就一點也不心痛。



sonyps5 wrote:
Hi 大家好最近新...(恕刪)
44th wrote:
我的建議跟樓上相反...(恕刪)

大大你誤會了
我指的只是埋線
9.2.4應該還可以撐個5~10年不會換規格

但是不代表埋了線就一定要衝9聲道
當然可以5.1玩起阿

因為樓主要裝潢埋線
當然先把線給做起來
不然只做5.1
日後擴充還是要走明線....
不是很怪嗎

fonzerd wrote:
大大你誤會了我指的...(恕刪)


我應該沒有誤會。。。我的意思就是:

1)一般人的空間無法發揮5.1以上的配置。甚至有不少人宣導用很好的2.0,比用5.1來的更好。

2)未來無線勝有線,不用埋線,反而綁死未來室內裝潢。
dolby 5.1、dolby HD、dolby Atmos、DTS HD、DTS X 追這些東西都不用換喇叭,只要換擴大機,我覺得沒什麼追不追的問題

無線勝有線也只會在一部份的人上發生,對音質有一定要求的一定還是會走有線

以二樓觀點來看一點錯都沒有,同樣是埋線,你All in One品牌劇院壞了,當初埋線都白埋了換系統一定要全部換掉,但是環擴加被動喇叭的組合則無這個問題,擴壞了或想升級換擴就好,喇叭覺得不夠了換喇叭就好

另外Soundbar就算支援DOLBY Atmos ,他一定是輸給標準配置有實體天空聲道喇叭的系統,Soundbar一直都只是一個對「劇院」需求沒那麼要求的替代產品

套裝AIO最有名大概就是B&O跟BOSE,買到這價位除非真的有愛,不然同等的錢去組一套聲音都贏過這二個牌子

44th wrote:
我應該沒有誤會。。。...(恕刪)


有線無限,無線有限
在目前可見的未來無線的後環繞還是尚無足比擬
況且即使是無線的後環繞還是少不了一條電源"線"!
AIO的缺點在於為了組裝方便它的喇吧端子是特殊接頭往往要換的時候連喇吧和喇叭線換掉反而更麻煩
而且AIO的環擴主機和BD/DVD player做在一起,往往其中一個故障整組就不能用,而且輸入端子有限,局限了訊源的使用

訊源加環擴加被動喇叭則無這樣問題
實在不建議AIO
音響不是耳機

無線音響組不是指不用接線

畢竟這種功率下只靠電池是不可能的

一個5.1要搞6個插孔還要避免互相干擾...想到就頭皮發麻

==================================

在音響界裡

光纖不可能取代同軸

無線不可能取代有線

當然假如只是想要單純聽聲音而已就不用考慮太多

=================================

之前曾經幫另一個網友查過四萬以下音響組

JAMO S626 HCS (白) + AVR-S710W

大概四萬 (永悅)

超出一點預算不過可以考慮看看

pepsi_blue wrote:
另外Soundbar就算支援DOLBY Atmos ,他一定是輸給標準配置有實體天空聲道喇叭的系統,Soundbar一直都只是一個對「劇院」需求沒那麼要求的替代產品


這句話沒有錯,也確實反映樓主要思考的問題。追求"劇院"級享受有多重要?

甚麼叫做"劇院"? 有環繞音效就叫做"劇院"嗎? 喇叭多一定比較好嗎?

電影院裝潢對空間、光線、影像、音效都有一定的要求,缺一不可。把這些要件等比縮小到家庭,一般人能做到甚麼程度?

有9.2的喇叭,很爽。但是住在公寓裡,隔音沒做好,能開多大聲?

家裡的牆能像電影院一樣佈滿吸音材質嗎? 如果是水泥牆配石英磚,那個聲音不是共振到亂七八糟?10萬跟2萬的設備能差到哪?

空間有多大?台北市一般8坪了不起了,5.1會不夠用嗎? 樓主會問這種預算的問題,我想條件是有限的。不要花不必要的錢。

要求劇院,環境第一;器材次之。

pepsi_blue wrote:
無線勝有線也只會在一部份的人上發生,對音質有一定要求的一定還是會走有線


恕不同意,但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埋線是一筆錢,線材是一筆錢。埋了線,未來格局都不能改。

pepsi_blue wrote:
dolby 5.1、dolby HD、dolby Atmos、DTS HD、DTS X 追這些東西都不用換喇叭,只要換擴大機,我覺得沒什麼追不追的問題


5.1到7.1到9.2,哪個不是追? 喇叭要多,線也要多。又不是住倉庫,多喇叭也要兼顧裝潢美不美觀。真的要這樣玩,能確定埋了9.2的線就future proof?

hl su3a8 wrote:
==================================
在音響界裡
光纖不可能取代同軸
無線不可能取代有線
當然假如只是想要單純聽聲音而已就不用考慮太多
=================================


這個想法要探討的是數位或類比。

數位只是0與1。線材或無線訊號只要能傳達0或1,音質只差在喇叭身上。

例如HDMI線只要有基本品質,規格粗細長短、天價或免費的效果是一樣的。

無可置疑的,音響界有類比訊號的擁護者。從訊源一路發聲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因為材質不同,而造成聲音的差別。但是一般人能追求到哪裡?

劇院結合影音,HDMI是絕對主流。HDMI就是數位化。善用數位化的優點,盡量減少數位轉換成類比時必然的資訊損耗及不穩定性,是比較省時省錢省力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