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三對天朗 + 四台馬蘭士 — 從 HIFI雙聲道 到 HIFI多聲道

聽古典音樂若干年了,純屬軟體派、音樂派。

雖然對摺騰器材一直不感興趣,但前年到去年初,聽了23年的原器材陸續三壞二,而且,它們已經修無可修。如此,換新器材,既必然,又自然。

去年3月,與妻子在日本京都火車站西面的一家大型電器商店,自助觀摩、把玩、試聽了一個多小時的 Turnberry GR + LUXMAN(就我倆在音響廳里隨意折騰,見下圖),感覺不錯。回家一周后,刷卡、收貨。

三對天朗 + 四台馬蘭士 — 從 HIFI雙聲道 到 HIFI多聲道
2016-01-04 16:49 發佈
頭香..頭香....不是說好的馬家軍的嗎??怎麼會變成LUXMAN....還是Y大說故事也分1-2-3-4集了


yah302 wrote:
聽古典音樂若干年了...(恕刪)
從幾萬小時的聽歷出發,我認為如果聽古典音樂為主,音箱一方天朗無疑應該是首選。

去年3月下旬搭配的HIFI雙聲道(兼家庭影院)新系統如下:
播放機:⒈ Pioneer BDP-LX88 / ⒉ Panasonic LX-V850(閑物啟用)
AV前級:Marantz AV8801(Audyssey 房間聲學自動校正;數字、網路等音頻,藍光、高清等視頻播放)
擴大機:Marantz PM-11S3 × 2(完整雙放大器模式,即2台單聲道集成擴大機;立體聲模式,即可多聲道)
喇叭:TANNOY Turnberry GR
Bear4212 wrote:
頭香..頭香......(恕刪)


容後面一一道來,哈哈。
yah302 wrote:
AV前級:Marantz AV8801(Audyssey 房間聲學自動校正;數字、網路等音頻,藍光、高清等視頻播放)
擴大機:Marantz PM-11S3 × 2(完整雙放大器模式




yah 兄 掌握了黃金方程式精髓 +1

1)AVR 取其 DSP, DLNA streaming & AV function,the strength of Moore's law
2)音質提升有賴 "類比機", PM-11S3 做前級 or other Hi-end pre-amps as well

OS : 不是說 AV8801 or AVR 差,兩聲道類比世界裡 AVR ...... 實在不宜逞強

兩個優質前級把關, 任意搭配 DACs,CD/BD players,PC 問題都不大
落地叭如 Tannoy 要另挑後級伺候, mono X2 如 PM-11S3 X2 做後級也是優選

音樂完整的頻譜需靠落地叭 or good SW, 100 sq-in 以上, IMHO
畢節望族後裔
最初,藍光播放機是 Marantz UD7007 與 Pioneer BDP-LX88 二選一。之所以選擇了後者,一是前者在本地沒有銷售和保修,二是後者的綜合素質略高一籌。如此,對不起了馬蘭士公司,誰讓你不投放亞洲的主要市場呢?誰讓你不把UD7007做的再好一些呢?由於馬家軍大本營的某些不作為,很遺憾,這裡說的馬家軍只能是掐頭(先鋒藍光機)去尾(天朗等喇叭)中間的大部隊(4台擴大機)。

播放機之所以沒有選擇CD、SACD機,而是 Pioneer BDP-LX88,主要因為我和妻子都特別喜歡觀看芭蕾、歌劇、古典音樂會等高清視頻,所以,一套器材必須聽與看結合,HIFI與多聲道兼顧,選一台還可以的藍光機和AV前級,實屬必不可少。再有就是,如今藍光音樂、網路數播等正在崛起,聽藍光音樂碟當然離不開藍光機,播放數碼流肯定離不開數播機,LX88恰恰可以一身而兼兩任。至於那台多年來沒怎麼用的松下LD機,純屬閑物啟用,播放CD類比味兒還挺濃的。

歪打正著的是,隨著使用的過程,我越來越覺得這台LX88,與其說是藍光機,不如說是為雙聲道而生的CD、SACD、BD音樂碟播放機更為合適(其輸出端子即可見一斑)。其避震、屏蔽等環節很是講究,用料相當厚道(凈重13.4公斤),類比立體聲播放的素質,絕對不輸同價位的CD、SACD機,而播放藍光音頻、視頻的功能就當是先鋒公司白送的。

現在,LX88的廣州價約8K人民幣,而日本、美國、台灣的售價都在約10K人民幣或以上,頗為超值。曾見不止一個用家說,其類比兩聲道播放的水平,相當於某些2、3萬人民幣的CD、SACD機。我是沒條件也沒能力這樣比較,究竟是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有待感興趣者去考證。





Marantz AV8801,本來是作為多(雙)聲道視頻、音頻數播機使用的(其音頻播放功能基本相當於 NA-11S1)。沒想到有緣在本論壇ai_0301先行者的啟發、指導下(http://www.5i01.cn/topicdetail.php?f=348&t=3501303)錦上添花,更上層樓,把其一直閑置的 Audyssey房間聲學自動校正 功能用了起來,進一步明顯地提升了HiFi雙聲道系統的音質。這一點,現在已經成為AV8801的首要功能。






AV8801已停產,後繼者AV8802A雖然支持杜比全景聲等,但去掉了那對 對玩兒HIFI雙聲道來說舉足輕重的 Analog Audio out 端子,總體的可玩兒性似不如其前輩。

ai_0301 wrote:
yah 兄 掌握了...(恕刪)


必須歸功於ai_0301,要不是有緣在此向你學習,至今很可能還在黑暗中摸索呢。
決定了喇叭后,先後考慮過金嗓子、力士、馬蘭士等擴大機。金嗓子 E-600,30W×2,24.7公斤,報價45800元(人民幣,下同);力士 L-590AX,30W×2,28.2公斤,報價39500元;馬蘭士 PM-11S3,95W×2,26.6公斤,報價30800元(報價均來自同一商家)。三者,性能各有長短,風格因人而宜。最終選擇馬蘭士,除了口味,最主要的是2台PM-11S3通過F.C.B.S連接,可各作為單聲道擴大機使用,而且成交價優惠幅度最大,性價比相對最高,還有就是發熱量很低,比甲類的耐用、易伺候。






馬蘭士獨創的完整雙放大器(COMPLETE BI-AMP)模式,是指通過F.C.B.S實現2台PM-11S3之間同步工作,每台擴大機各放大一個聲道的信號,各推一隻音箱。此模式,每台PM-11S3單獨充當一個單聲道集成放大器(而非橋接),作為單聲道擴大機使用,原有的雙聲道動能同時放大單一聲道信號,雙線分音連接到音箱,一推高音,一推低音。隨之,每邊的功率由單台立體聲的95W×2(8歐),倍增為兩台單聲道的190W×2(8歐)。PM-11S3的說明書稱,其「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聲場再現水平」。

可能正是沒什麼人待見(當然也是馬蘭士的銷售策略),馬蘭士在售的旗艦擴大機才價格較低(選擇器材千萬不能只看價錢),金嗓子E-600的報價就能拿下兩台PM-11S3,何樂不為?換個角度,24.7公斤與26.6公斤×2=53.2公斤的用料怎麼也不一樣吧?其實,如果單打獨鬥,E-600與PM-11S3應該是各有長短,不相上下。至於風格,另當別論。

不只一次地看到馬蘭士獨創的完整雙放大器(COMPLETE BI-AMP)模式的演示,但沒有見過一個實際的用家,借此也算是實踐一把吧。另外,PM-11S3是馬蘭士現在在產的旗艦 ,如果使用2台 PM-11S3(COMPLETE BI-AMP),應該就是前輩 SC-7S2 MA-9S2 前後級(3台)的後繼者,而且很有可能旗鼓相當。這一點,也是馬蘭士自家認可的(http://www.marantz.jp/jp/Products/Pages/ProductDetails.aspx?CatId=HiFi&SubCatId=Amplifier&ProductId=PM11S3)。

以上,是從HIFI的角度考慮,如果要聽多聲道,通過F.C.B.S最多能實現4台PM-11S3的控制,採用立體聲模式即可組成多聲道,2台為4.n,3台為5.n或6.n,4台為7.n或8.n。當然,目前先有2台,只能4.1或4.2,將來可以再進1台,也可考慮上個有源中置組成5.n?一般的AV擴大機,往往素質不高,而3-4台PM-11S3組成的多聲道擴大機系統,可以說是HIFI的多聲道擴大機了吧?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