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24bit/192kHz 格式的音樂是沒有意義的!

http://people.xiph.org/~xiphmont/demo/neil-young.html#toc_wd2bm

此篇說明為什麼24/192的格式是沒有意義的,小弟英文程度拙劣,但很想要完整了解文中論述,
請問版上是否有高手願意給予小弟指點?萬分感謝,先跪了!
2015-12-15 12:35 發佈
這裏有兩個不錯的中文文章可以讓你參考一下,都是Tzara Lin寫的:

http://blow.streetvoice.com/11047-%E9%AB%98%E8%A7%A3%E6%9E%90%E5%B0%B1%E7%AD%89%E6%96%BC%E9%AB%98%E9%9F%B3%E8%B3%AA%E5%97%8E%EF%BC%9F%E8%81%86%E8%81%BD%E9%AB%98%E8%A7%A3%E6%9E%90%E5%8F%96%E6%A8%A3%E9%9F%B3%E6%A8%82%E7%9A%84%E5%B9%BE/


https://www.facebook.com/tzaralin/posts/10202206151128477


我自己的經驗是: 原來的錄音是好的,聽起來就是好. CD是16/44.1,也是不少音質超好的發燒片; 而24/192無損下載檔也有聽起來讓人以為是高壓縮MP3的!

基本上,我不會以取樣頻率來決定音質的好壞,必須實際聽下去憑自己的耳朵才知道音質好不好.

至於網路上賣的下載檔,如果16-bit和24-bit同價,那我會下載24-bit,多佔掉一些空間. 但如果24-bit比較貴,而且比16-bit貴超過20%的價格時,我就買16-bit就好,因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聽得出來.
版主原文中有一段有 24K 以上的測試:

30kHz tone + 33kHz tone (24 bit / 96kHz) [5 second WAV] link
26kHz - 48kHz warbling tones (24 bit / 96kHz) [10 second WAV]link2
26kHz - 96kHz warbling tones (24 bit / 192kHz) [10 second WAV]link3
Song clip shifted up by 24kHz (24 bit / 96kHz WAV) [10 second WAV] link4

大家可以測看看,我的系統加耳朵 啥都聽不到~

A_M_D

暈倒 那不是直接播放192000Hz的聲音啦 是192000Hz的收錄 轉成可聽範圍

2024-11-11 23:08


大家說的都沒錯

宅爸之前試過 mp3 轉 flac, flac 轉 wav
除檔案變大外,音質完全沒差
So 自行升頻 => 快樂表

原廠錄製高解析的 96K/192K vs 高品質 CD 44.1K 互有勝負
CD 並不會一面倒落敗,有些 CD 真是棒 !
不少 96K/192K 則無感

若價差太大, 絕對選 CD
畢節望族後裔
若是由 CD 轉為wave、CD轉mp3轉flac,設定最高品質轉,差異不會很明顯,但有個因素是播放機器或軟體,此步驟有狀況就會影響聲音輸出。但若是器材都到位,CD交由專屬CD player播放,數位檔交由電腦或是DAC播放,則兩者聲音也不相同,喜不喜歡就見仁見智了。
若由MP3轉wave flac 那只是玩家想避免播放機器或軟體這步驟可能出的狀況,對於原本轉檔品質不好的數位檔本質並無變好。
錄音品質決定一切

印象中寶麗金出的CD音質多很棒,不論是低音量撥放或機器播放音質多很棒,響度也不會悶悶

很多唱片公司出的CD因為貪俗所以一些歌星專輯很好聽可惜音質真的不佳,就算提升至24bit/192kHz播放聽起來來是沒有變更好
最近一直在聽DSD的歌,感覺真的和CD不一樣了,DSD真的好聽不少,至於一些24bit 192khz的,很多是轉自CD,所以轉檔升頻後,感覺沒啥差異。
謝謝大家的回覆、分享與討論~
但有沒有高手能夠回到原文的論述內容呢?
http://people.xiph.org/~xiphmont/demo/neil-young.html#toc_wd2bm

原文最上面還有個影片:
http://xiph.org/video/vid2.shtml

似乎是在說明與證明數位錄音取樣的原理,好想看懂阿...!!!!!
我覺得應該是來源的問題,升頻的效果通常都聽不出來,但是未來如果有原生24bit/192kHz的來源,
搭配好的耳擴跟耳機,應該比較容易聽出差別.但如果是外接喇叭的話變數太多,比較難聽出差異吧!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Judygigo wrote:
謝謝大家的回覆、分...(恕刪)


原文的內容太長,又需要理論基礎,我覺得很難有人給你作總結。
建議你還是下苦工學英文吧,不會白學的。

我聽了N年英文,現在還在苦學。

Bloomberg live TV 看到現在,沒有大障礙了。
現在看美劇求更進一步,我把中文字幕遮起來,強迫去看英文字幕,很辛苦。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