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算是我做的第4台2A3單端了,從設計到備料到完成,前後也拖了半年多,這次的這個版本聲音總算讓自己比較滿意了,才敢拿出來讓版上的前輩們指點。架構是:6J7MG(三極接法) 直交 12B4A 容交 2A3;使用EY88 * 2 或 5U4G/5Z3 做整流管;經過C-L-C-L-C 濾波後得到B+,再分別拉到左右聲道去。電源/燈絲變壓器是楊師傅的作品,而OPT及Choke則是小陳兄的作品,都是相當不錯的好料。第一次在發燒音響發文,一時間也不知道要說什麼,還是直接看圖吧~
難得有真空管的文章,請問一下2A3 看似交流點燈,哼聲控制的好不好?6j7 很少人使用,請問選擇6j7的出發點。有沒有用過6j7的五極管模式、有的話效果如何?6j7三極模式的工作點,是怎麼決定的,有曲線圖可看,還是參考別人的設計,還是自己試驗出來?6j7陰極電阻,偏壓各是多少?陽極負載電阻多大,直交出去的直流偏壓多大?高頻響應如何?用耳朶直接驗收?還是有量測一下?大大覺得這次比較滿意,請問改善了什麼效果?對這個電路特性有點好奇,所以問題多了一點,請包涵
測試的結果在家裡,要找一下,我的印象中:OPT輸出端交流電壓約2.0mV上下,聽不到hum聲響頻:-0.5dB 17Hz ~ 27KHz ; -3dB <10Hz~ >42KHzTHD:100Hz, 1KHz, 10KHz 在1W輸出的時候,都小於0.5%聽感:背景蠻黑的,我個人覺得毛邊收的蠻乾淨的,低頻量感不錯,但延伸還要再加強,高頻的部份不衝不刺,我為了高頻改了幾次工作點,一開始高頻很衝,我頂多聽15分鐘就受不了了。缺點:毛邊收得太乾淨,速度又算中等;我覺得就沒有我想要的管機FU,我覺得我做了一台聽感介於晶體機和管機中間的機器,反而變的沒有特色。6J7有三極曲線圖,google就有了,我也是在google上找到的。至於工作點就自己算囉,draft的版本出來以後,再用失真儀、示波器跟耳朵去改。會做這一台,也是被對面的強國人害到的,對面的老愛仿一些經典線路,說的多神多神;我就手賤照做了一台。6J7五極推300B or 2A3……我只能說"音樂性十足",做了那一台以後,才有後面的這個6J7--12B4A--2A3的設計。我覺得,有三極管還是先用三極管吧,頂多就是被炒的貴了點,再讓我選一次,我不會選6J7做三極接法,我會直接用三極管。跟我之前做的2A3比,主要是改良了低頻的量感和延伸。
me5888 wrote:請問一下2A3管如...(恕刪) 最大的狀況,也許是心裡感覺怪怪的。如果設備不是很高級,耳朵也沒有很挑剔,兩支管子又沒有老化不一致的情況,有沒有配對,可能沒差多少。單端沒配對,不會造成電路的問題,只是兩邊如果差異過大,也許會影響聽感。
股海神經 wrote:剛好想試看看五極管直...(恕刪) 後一級輸入的高頻-3dB截止點來說,跟前一級的輸出阻抗、後一級的極間電容 & u值有關。五極管的內阻太高,負載電阻1/10小來算,也都會用個幾十K到100K,拿來推2A3 or 300B 紙上計算的結果就不理想了。對岸有網兄針對6J7一級推300B(還是2A3)有做量測,高頻在10KHz前後就開始"滾降"了,-3dB 好像在20KHz出頭。也許這在當年很夠用了吧,這個測試可以google的到。我實際做的結果,跟對岸做的一樣,就是這麼慘,也和紙上計算的差不多。聽感上:速度很慢,聲音寬鬆。低頻量感不錯,但是有點混濁抓不住的感覺;中頻浮突;高頻的量少很多,有明顯閹割fu。聽海飛茲,小提琴的擦弦聲很有松香味 (聲音有毛邊啦~),開聽不到1分鐘,我以為大師今天是中風還是怎樣,拉琴的時候手抖成這樣,聲音又這麼拖……當場笑了出來。我老婆聽Hebe的歌,她覺得Hebe老了好幾歲。要隱惡揚善就是有濃濃的管味,溫暖,有音樂性,不刺耳,很耐聽;儀測就見真章了。好啦,我後來也一度想做一台6J7推2A3來懷念一下以小時候卡帶音響的那種感覺。但是工程師個性,數據不好,沒辦法接受;而且鐵芯元件也貴 ‧‧‧‧‧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