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導讀連結 : |
①. | 文章前言 | (點擊前往) |
②. | 活動序幕 | (點擊前往) |
③. | 產品簡報介紹 ♬ | (點擊前往) |
④. | Philips Fidelio B5 | |
⑤. | ├ B5 細部介紹 | (點擊前往) |
⑥. | ├ B5 & HTL9100 | (點擊前往) |
⑦. | ├ B5 環繞體驗 ♬ ★ | (點擊前往) |
⑧. | ├ B5 評測前言 ★ | (點擊前往) |
⑨. | ├ B5 音質測試 ♬ ★(PS3) | (點擊前往) |
⑩. | └ B5 中場簡短感想 ♬ ★ | (點擊前往) |
⑪. | Philips Fidelio M2L | |
⑫. | ├ M2 系列產品介紹 | (點擊前往) |
⑬. | ├ M2L 細部介紹 | (點擊前往) |
⑭. | ├ M2L 評測前言 ★ | (點擊前往) |
⑮. | ├ M2L 聽感分享 ★ | (點擊前往) |
⑯. | └ M2L 簡短評語 ★ | (點擊前往) |
⑰. | 兩樣產品整體評價 | (點擊前往) |
⑱. | 體驗活動綜合感想 End | (點擊前往) |
♬ : 含有影音檔案
★ : 包含評測內容
文章前言 : |
一樣的還是感謝Mobile01與台灣吉普森公司辦了本次的體驗會,也順利入選體驗名單,
繼上一次的Sony活動後,更是久違的大型影音體驗活動,並且還是獨立的體驗時間,
光就這點來說這次的規劃真的要給高分了,比起以往活動同時一堆人擠一桌來測試,
這樣的體驗方式能有更多使用產品的空間,更不用擔心佔用到同桌其他人的時間~

從小到大不論當時是怎麼樣的興趣,但... 最大的樂趣不外乎就是"聽音樂"了!
那,"聽音樂" 在我心中有多崇高的地位呢?

像是要吃10塊的滷肉飯可能還要想10秒,可是音響3萬塊只要3秒就能決定了!

所謂的省小錢花大錢就是這樣的概念吧!不過同時也一直惦記著這一句話...
『一味的追求高音質的同時,更不能忘了聽音樂的初衷』
那麼,就以往的經驗和觀念來說,無庸置疑的 "環繞系統" 絕不是聽音樂的首選之一,
2.1聲道的音樂效果通常也是首要推薦的配置方式,5.1甚至7.1都是劇院在使用的...
而Philips在這一個劇院組中加入了分離喇叭的功能,可選擇2.1聲道/4.1聲道來使用,
當時的第一代產品HTL9100就具備了這個功能,而這一次B5強化了無線功能更加強悍。
"究竟 Fidelio B5 到底有什麼樣的能耐呢?"
因為迸出了這個想法,促使我來參加這個體驗會,所以也更注重體驗 "音質" 的部分,
當然劇院的表現也是重點之一,但空有環繞的外表,沒有實際的表現你能接受嘛!
那就讓我們來進入本次的體驗活動分享&評測吧!點我回選單

活動序幕 : |
原本的第四時段的體驗時間是2 : 40 ~ 3 :10,稍稍的有點太短了(其實根本超短

所以活動前通知了體驗時間有所更改,從原本30分鐘延長到50分鐘,很用心的單位呢
▼ 當天一點多就到附近了,不過四點半才開始,所以在隔壁光華閒晃到前十分鐘才過去

▼ 三創5樓的Philips專櫃分為兩個部分,右邊則是以耳機和隨身產品為主

▼ 左邊則是家用的劇院組合展示,分別有Fidelio B5、HTL9100、Fidelio E5... 等產品

▼ 在活動開始前先把裝備架起來,剛好前一組也有稍稍延遲了一點時間... 慢慢用


▼ 相當認真的服務人員先把等等要播放的東西設定好,不得不說這位大叔相當熱心


▼ 右邊的電視牆則是掛著Fidelio E5這一組環繞系統,一樣也是可分離的設計

▼ 左邊的電視牆放著兩組Sound Bar的產品,B5與HTL9100(只有B5有接電)

▼ 上層有開機的就是本次的主角Fidelio B5,下方則是上一代的HTL9100

▼ Fidelio E5的質感真的很不錯,比起B5更有精品的感覺...

▼ 在活動開始前先發了資料袋,包括了多樣產品的簡介,還有PPT的影印本

▼ 整個空間還算是舒適,雖然這邊的環境有點吵雜就是了


產品簡報介紹 : |
▼ 活動正式開始啦!

▼ 本次活動的官方代表跟上一次E5的體驗會一樣是熱情的陳經理

▼ 當天活動的預計時間和活動區域簡介

▼ 介紹吉普森品牌旗下的各領域品牌,個人是最常看到音樂體驗的那邊...


▼ 目前在推廣的整個聯網概念,在技術、音質還有社群使用上都有講究

▼ 終於介紹到本次的重點新產品啦!俗稱雷神槌子的環繞喇叭

▼ 同時陳經理也拿起本次的改版重點,B5的分離喇叭來介紹

▼ 另一個重點則是本次Philips新開發的耳機,首度採用全數位連接iOS裝置

▼ 進入Fidelio B5的產品技術介紹

▼ 目前最智慧、最靈活的環繞喇叭系統

▼ Fidelio B5可以根據環境的不同,隨時改變環繞的設定(俗稱SOD


▼ 在喇叭分離放的時候能呈現真實的環繞效果,並且有杜比音效

▼ 環繞的模式下,是走2.4G的WiFi頻寬,並且有特殊的遮蔽,減少其他訊號干擾

▼ 而重低音的喇叭也是使用無線的方式連接,只要接上電源就能自動跟B5本體連接

▼ 並且B5增強了喇叭位置偵測的功能,官方稱作SOD 2.0的技術(原來SOD都是真的)

▼ 而Fidelio B5還有4種不同的模式可以選擇,分別是以下4種
⑴ 標準隨選環繞 - 劇院模式
⑵ 強調中聲道人聲表現 - 人聲清楚模式
⑶ 有空間感的雙聲道音樂表現 - 立體聲模式
⑷ 近身聆聽模式

▼ Fidelio SoD劇院組合目前有得獎的總共有這3款產品,今年就是全新的B5這款產品

▼ E5拿在手上其實滿沉的,雖然體積滿小的

▼ 介紹這一次B5的喇叭規格配置,還有中央喇叭的支援技術...等等

▼ Philips Fidelio在世界兩地擁有"金耳朵團隊"負責聲音品質的把關

▼ 測試主要是讓60個人員盲測中,有65%以上能猜對Fidelio的產品是勝出的

▼ 這一代B5在後置喇叭增加了單獨的藍牙模組,可以獨立當藍牙喇叭使用。

▼ 最後介紹B5的外觀重點部分,外層網布有防潑水的塗層(我不太敢潑...


▼ 外層摸起來有一點滑滑的感覺,究竟防水等級有達到多少標準則沒提到。

▼ 結尾則用一張再次簡介B5的設計重點,還有產品的使用技術...等等


▼ 以上則是本次的活動簡報部分!

由於避免篇幅過長,上半部的簡報部分有做過精簡化,
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以下自行錄製的過程影片,會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產品投影片介紹的部分告一段落後,
再來就是進入本次體驗活動重點,Philips Fidelio B5的相關內容瞜點我回選單
Philips Fidelio B5 細部介紹 : |
▼ 鏡頭先帶到 Fidelio B5 的外觀部分,中控板上只有一顆power鍵,還有淡淡的B5標誌

▼ B5增加了NFC的功能,讓有配對過的裝置可以快速使用,省去連接的時間(藍牙需開啟)

▼ 兩顆後環繞喇叭都接上主體後會變成2.1聲道的模式,整個喇叭也變的非常大隻

▼ 環繞喇叭的充電一定要靠連接上本體才能進行,接頭的部分有點像電腦的4pin插頭


▼ 可以看到主體的凹槽部分也有貼上校準兼防滑用的墊子,跟上一代HTL9100差不多

▼ 環繞喇叭的部分多了獨立的藍牙模組,開啟上面的模式可變成單獨的藍牙喇叭(左右皆有)

▼ 側邊看去,雖然是塑膠感偏重的質感,不過在內凹處有拋光處理 看上去也夢幻了點


▼ 近看內層一樣有跟表面一樣的布料,似乎也具備防潑水的功能

▼ 主體的左邊有隱藏式的顯示,像是訊號源、BASS調整...等等 都會顯示在這邊

▼ 再來是比較重要的部分,在環繞喇叭分離的時候會顯示白燈,且按鈕的部分也是下層亮起

▼ 裝上後會變成2.1聲道的模式,並會同時幫喇叭充電(這時候會亮起橘燈)


▼ 主機本體後方的連接介面,ARC的HDMI是給直接連接電視使用(電視必須有支援)

▼ 最後是重低音喇叭的部分,整體跟以往方方正正的重低音不同,整隻直立式的外型

▼ 無開關設計,有插電的時候只要主體開機就會連接到(若無,可壓CONNECT來配對)

▼ 採用了6.5吋的低音單體 並用向地式的設計增加效果,四個角落則是有吸震的軟墊


▼ 遙控器的部分質感相當的不錯,功能鍵一目了然,沒有特別複雜的設定

(感謝Bryan小編同意授權使用)
▼ 上方的功能鍵顏色區分明顯,並且常使用的按鍵都比較就手一點

最後... 關於喇叭單體的配置,自己畫了張圖出來
用圖來表示應該比較好懂一些


另還有錄製了一段,在環繞喇叭離開本體時,可開啟偵測模式定位
5分20秒 ~ 5分47秒(偵測時間約22秒)點我回選單
Philips Fidelio B5 & HTL9100 : |
▼ 先從外觀直覺比較一下... 其實遠看分不太出來出來誰是誰,大小完全一致

▼ 近看HTL9100,其實顏色跟B5是差不多的,感覺是拆了比較久一點...

▼ 接口的部分跟B5也是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別...

▼ 從主體上最能分辨出的地方僅有中控台,HTL9100有設置顯示燈(電源鍵小改)

▼ 且HTL9100沒有NFC感應的功能,只能純藍牙手動連接(稍麻煩一點)

▼ 再來看到環繞喇叭的部分,兩個其實一樣長 單純拍攝角度造成的錯覺

▼ 接孔也是一模一樣,只是B5多了獨立的藍牙模組,可單獨使用(前者無法)

▼ 外層網布材質摸起來沒有差異,似乎都具備防潑水的能力(沒特別提到)

▼ 報告長官... 他們的背影完全一樣,分不出誰是誰了

▼ 站起來也是一樣,說真的重量也很難分出來誰是誰... 因為都不是很輕


▼ 還有重低音喇叭的部分,根據原廠表示,HTL9100跟B5是完全一樣的 連按鈕都一樣

▼ 整個系統比較下來,最好分辨的一定是這支遙控器了...


▼ B5的有金屬髮絲紋,整體也比較亮一點(還是外型差別比較明顯)

▼ 再來就主要按鍵介面的比較,上圖為B5、下圖為HTL9100
不知道該怎麼吐槽9100的遙控器... 搞的很複雜,又很不智能



▼ 下面板的部分,HTL9100少了重要的"位置重新校準"的按鈕,出音控制也少了些功能

▼ 背面的輸入端的部分最為明顯,HTL9100少了一個USB槽(本來就留了一個空間給B5?)

整體下來,其實B5跟HTL9100最大的差別僅在遙控器+藍牙模組的改進
還有增加了空間的校準功能,這些都是上一代的產品所沒有的

接著就進入本次活動的主軸,環繞的效果體驗...

Philips Fidelio B5 環繞體驗 : |
▼ 活動的投影片看完後就由人員帶到同在5樓的另一個VIP專區,平常很少機會進來這邊
"據說這次是Philips跟那邊借的空間,平常應該不會擺B5在這邊(待確認)"

▼ 先說第一印象吧! X的... 好冷... 這邊冷氣冷到一個誇張 剛開始還會發抖


▼ 我記得沒錯的話,顯示器應該是84吋的... 剛好對角線是家裡的2倍大


▼ Fidelio B5已經架好放在前面了,後環繞還接著在充電待命

▼ 這台的外觀比起概念區的那台更新的感覺,應該還沒被太多人蹂躪過


▼ 離開充電座跟主機就會自動變成環繞模式,除非手動切換藍牙模式

▼ 再來玩一次戳戳樂...


▼ 後方的部分放了三台主要的機子,B5也是連接到這邊來

▼ 最上面是 lntegra 的 DTR 70.6,去年新款的11.2聲道綜合擴大機(NT$10萬)

▼ 中層是近期很紅的中國廠OPPO的BDP-103D,3D藍光播放器(NT$24000)

▼ 最下層為夏普的TU-UD1000,4K的錄影機...支援4K下60p的錄影... 內鍵1TB硬碟
主要是能在日本錄製4K的BS和地上波... 三台看下來,這台超想要啊!(NT$21000)

讓我多廢話一句... 面板是可以打開的,塞上日本的電視卡就能錄製了,功能強大啊...


▼ 終於要開始體驗了,前面拖了太多時間...


這次的體驗影片,總共挑了5部影片來測試(依照播放順序排列)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7.1聲道)
● 森林戰士(7.1聲道)
● 環太平洋(5.1聲道)
●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5.1聲道)
● 007:空降危機(5.1聲道)

影音測試的部分就沒有特別一直拍什麼了,畢竟也拍不出音效的效果

所以這邊就用錄製的影片來呈現,可以參考一下不同聲道下的聲音效果
影片會有測試B5的 2.1聲道模式 & 4.1聲道模式,當然錄製的僅供參考
"影片可開啟1080P,影片開始時間已切好 不用調整"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2.1聲道模式)1分9秒 ~ 3分40秒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4.1聲道模式)7分9秒 ~ 9分38秒

♦ 森林戰士(4.1聲道模式)10分25秒 ~ 12分45秒

♦ 環太平洋(4.1聲道模式)13分12秒 ~ 14分25秒

♦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4.1聲道模式)15分7秒 ~ 17分04秒

♦ 007:空降危機(4.1聲道模式)37秒 ~ 2分14秒

以上就是本次Philips Fidelio B5的體驗活動記錄兼分享!
感謝各位板友的賞文,那就在這邊告一個段.... 落......?咦?
蛤? 我怎麼可能做這麼無聊又沒意義的活動記錄呢!

上面全部都是開場白啊!制式的活動版本當然就那樣而已,可是真的足夠嗎?
對於熱愛影音的我來說,接下來的部分才是體驗的重點啊!點我回選單
--------------------- 以上為體驗活動內容,接下來為個人評測部分 ---------------------
Philips Fidelio B5 評測前言 : |
如同文章前言所說的,環繞的效果固然很重要,可是個人更注重"音"的部分,
遊戲 、電影 、音樂,已經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幾種調味料了,休息跟享受必須並重!
所以這次體驗活動不只帶了兩台單眼,順便帶了一台PS3來測試看看瞜(PS4塞不下...)
並且前面的體驗中也沒有測試到 "演唱會 Live" 的這個部分,這邊也一同來測試~
最後則是個人最重視的地方,就是音質效果的部分,畢竟B5還是一套藍牙喇叭嘛,
這邊準備了特別多的測試方式來記錄,有興趣的板友可以繼續看下去喔!

測試項目一覽 :
★ 遊戲測試 : PS3 - Gran Turismo 6 "中場賽道 2 Lap"
★ Live測試 : Mr.Children - [(an imitation) blood orange] Tour "BD"
★ MV測試 : 小倉唯 - Strawberry JAM "BD"
--------------以上均測試(2.1聲道 & 4.1聲道)雙模式比較--------------
★ 藍牙音樂測試 : 斉藤和義 - やさしくなりたい
★ RCA IN 音樂測試 : コブクロ - 蕾 (つぼみ)
★ 藍牙喇叭測試 v.s UE BOOM : いきものがかり - あなた
---------以上均測試(2.1聲道 & 4.1聲道 & 單主聲道)三模式比較---------
▼ 今天扛了台PS3可不是來吃素的啊!

▼ 小插曲... 後來才發現,EQ被亂調過... 低音+8 、高音+8,所以前面的聲音根本不對...


那麼就進入本次評測的主題吧!

Philips Fidelio B5 音質測試 : |
Part 1 : Gran Turismo 6音效測試
▼ 臨時找不到有震動的搖桿... 只好抓初代40G的無震動搖桿出來,優點是... 很輕


▼ 節省時間,自由試跑就好了... 不然老早就超過時間了


▼ 選了一個懷念的老賽道,從GT3開始就很有印象了... 童年的回憶啊!


同樣的,以下影片都把時間軸切好了,開始時間不用調整... 結束記得暫停就好
♣ 中場賽道 Lap1 & Ferrari FXX(4.1聲道模式)1分31秒 ~ 3分04秒
♣ 中場賽道 Lap2 & Ferrari FXX(2.1聲道模式)3分35秒 ~ 4分43秒
▼ 說實話,跑出這成績真的爛到不能在爛啦




這邊再附上一段用重播模式測試4.1聲道的效果,大概參考一下即可


----------------------------------------------------------------------------------------------
Part 2 : Mr.Children Live 音效測試
▼ 上一張專輯那年的演唱會BD版


▼ 開唱吧!

♣ Mr.Children - 常套句 Live(4.1聲道模式)9分22秒 ~ 10分41秒
♣ Mr.Children - 常套句 Live(2.1聲道模式)11分02秒 ~ 13分09秒
▼ 可以隨時更動喇叭的位置,看情況可以決定是否重新定位...

▼ 時間有限,就先唱到這邊啦...



----------------------------------------------------------------------------------------------
Part 3 : 小倉唯 MV 音效測試
這邊遇到了一個意外,而且還頗嚴重的意外... 簡單來說就是錄影失敗

前面都很正常、後面也很正常,回家檢查才發現了這一段的影片損毀

所以這一部分的影片是沒有的,僅能在最後的聽感結論做分析,附上些圖片...
▼ 只好安慰一下... 至少前面更重要的有成功,少了一個勉強還可以接受...

▼ 沒影片,只好把重點放在結尾的聽感跟音效評論啦...


----------------------------------------------------------------------------------------------
Part 4 : 藍牙連接 Fidelio B5 三模式 音效測試
▼ 先拿遙控器切換,啟動純藍牙連接模式

▼ 在環繞的模式下,裝置會顯示 "Fidelio B5" 的名稱,連接上大概5~7秒

▼ 音效錄製的概況,腳架由後方移到最前面來,跟後環繞取中間位置

▼ 好了... 開始做筆記啦...


▪ 評測設備 - Philips Fidelio B5
▪ 連接裝置 - Apple iPad 4 64G WIFI
▪ 試聽歌曲 - 斉藤和義 - やさしくなりたい AIFF檔
▪ 連接方式 - 純藍牙連接至 Fidelio B5 主體

(4.1聲道模式 、全喇叭開啟 、後喇叭環繞)
更改成雲端播放,請從2分20秒開始播放 - 點我進入
聽感短評 :
低頻的量偏少,中頻的量也並不多,
人聲的位置非常靠前,厚度中庸不太明顯,
靠後段的中頻有些凹陷感,質量還算可以接受。
(2.1聲道模式 、全喇叭開啟)
更改成雲端播放,請從4秒開始播放 - 點我進入
聽感短評 :
低頻的量比起4.1模式更少,幾乎沒有低頻,
人聲表現很虛,凝聚力不足,背景略刺,
中頻的部分稍稍出現了,但是一樣很虛。
(2.1聲道模式 、中置喇叭開啟 、環繞喇叭關閉)
更改成雲端播放,請從11秒開始播放 - 點我進入
聽感短評 :
低頻的量比前者多了些,質量感不錯,
音量小了很多,約略有20%的差距,
效果還不錯,但是整體非常普通,沒什麼特色。
----------------------------------------------------------------------------------------------
Part 5 : 類比輸入 Fidelio B5 三模式 音效測試
▼ 第二個來測試使用RCA走類比輸入...

▼ 接頭連接到紅白接頭,前端接上隨身耳擴&iPhone

▼ 這次的錄製方式跟上一個相似,選在靠中間的位置來錄

▪ 評測設備 - Philips Fidelio B5(RCA IN)
▪ 播放裝置 - Apple iPhone 5S 64G
▪ 連接裝置 - Fiio E12DIY with OPA604*2
▪ 試聽歌曲 - コブクロ - 蕾 (つぼみ) AIFF檔
▪ 連接方式 - 訊原輸出到擴大機,RCA輸入至Fidelio B5

(4.1聲道模式 、全喇叭開啟 、後喇叭環繞)
聽感短評 :
低頻中偏少一些,量則剛剛好 很舒服,
人聲非常清晰,味道跟聲音很棒,
高頻似乎有些衝不上去,不過延伸感可以接受。
(2.1聲道模式 、全喇叭開啟)
聽感短評 :
人聲更加清晰了些,低頻同樣的也減少,
高頻的延伸性極佳,水準超乎之前的感受,
後期有比較明顯的齒音,整體表現的質量不錯。
(2.1聲道模式 、中置喇叭開啟 、環繞喇叭關閉)
聽感短評 :
音場表現不佳,人聲空有靠前卻沒韻味,
低頻非常的少,人聲表現很弱很虛,
中頻也偏弱,凝聚力不佳,齒音消失 音量同樣減少20%。
----------------------------------------------------------------------------------------------
Part 6 : 單環繞 純藍牙喇叭 v.s UE BOOM 音效測試
▼ 進入最後一回合... 這次Fidelio B5主打的獨立喇叭功能...

▪ 評測設備 - Philips Fidelio B5(單隻 左環繞喇叭)
▪ 連接裝置 - Apple iPad 4 64G WIFI(B5) & Apple iPhone 5S 64G(UE)
▪ 試聽歌曲 - いきものがかり - あなた 320K AAC檔
▪ 連接方式 - 皆用純藍牙連接,前者連接B5 L 、後者連接UE BOOM

(Fidelio B5-L)
聽感短評 :
人聲位置不太準確,在中跟前那邊遊走,
低頻量非常少,人聲濃厚,中頻偏亮,
聲音太過豐富,有些雜亂的感覺,
音場則是算寬廣的,中頻多而清晰,
唯獨低頻跟高頻都很少...
(UE BOOM)
聽感短評 :
人聲靠前了很多,低頻的量也多了不少,
中頻輸B5的開闊感,清晰度則小贏一些,
高頻跟中頻有點黏著感,偏向中頻凹陷,
整體效果好上許多,不過連接速度偏慢。點我回選單
Philips Fidelio B5 中場簡短感想 : |
雖然時間上的問題沒辦法很長時間的聽,造成上面的評測時間偏短了一點,
不過在短評的部分個人可以掛保證沒有遺失記憶而亂寫

這邊就先從最前面的環繞效果體驗那邊開始說好了,
在五部影片測試中,分別有2部7.1聲道和3部5.1聲道的,而少年pi則測試雙模式,
這6次的影片體驗中,都有幾個共通點,而且都還滿明顯的...
一、7.1聲道的影片聲音表現很怪,定位不明確感較明顯
二、2.1聲道模式下,高音段落稍有些尖刺感
這些到底算不算缺點其實也不能斷言,不過要模擬7.1聲道的確有難度,
簡單來說,Fidelio B5在模擬5.1聲道的狀況還是不錯的,(畢竟原生4.1聲道)
雖然不是原生的5.1聲道,不過環繞的效果定位明顯,尤其Skyfall的表現特佳,
反倒第一部的少年pi在2.1下則是音效很悶、很刺,聲音臨場感很差,這場相當可惜...
再來說到個人測試的音效部分,首先從PS3的遊戲測試開始,
同時測試了環繞跟前置的放法,很直覺的就是環繞模式的效果好上不少,
在後環繞開啟的情況下,車的聲浪定位相當精準,過彎時的音效明顯(重播下佳)
如果說用2.1聲道的模式來玩有沒什麼不好? 那就是... "很刺" 啊... 超高轉速時很刮耳,
且重播模式下,2.1聲道感覺像在看電視轉播而已,幾乎沒有什麼臨場感可言啊...
至於Live演唱會的表演呢? 不得不說,4.1聲道的震撼感十足,
演唱的聲音精準的靠在前置喇叭,後置環繞則是背景伴奏為主,
這邊也不好多說,所以這邊又多錄了一首完整的歌曲測試,可以參考看看~
Mr.Children - 抱きしめたい Live
更改成原始檔播放,請至雲端系統 點我進入
而女聲的表現,最為凸顯2.1聲道的過刺感,可惜影片沒錄製到...
4.1的表現雖然不錯,不過人聲的延展性也不是特別好,這點比較可惜,
唯獨能讚許聲音的毒性算有出來,不至於有中頻跟高頻黏在一起感覺。
最後喇叭部分的表現,首先把藍牙和RCA輸入的情況一起評論,
不管用哪種方式輸入,聲音表現最棒的還是都屬4.1聲道最佳,這點非常有趣...
如果讓後環繞有開啟,低頻的質量也會更好一些,但整體的量不蓋過中頻的表現,
反倒接上2.1聲道後,整個尖刺感馬上湧出... 音場整個縮了一圈,真的不是很耐聽,
而聽女聲的歌曲,不用高頻量多就會有齒音出現了,甚至連男聲都會有過刺的表現,
老實講我也搞不太懂為甚麼會這樣,已經確定把EQ都關閉了,這個情況似乎還要細調...
至於純藍牙喇叭的部分,這次B5主打可以讓後環繞當外出用的喇叭,
所以這邊也拿隨身型的藍牙喇叭當測試,對照一下音效的表現差距(AB交叉測試比較準嘛)
B5的喇叭為一顆3吋全音域 、UE BOOM則是兩顆1.5吋全音域+兩顆2吋被動幅射器,
從硬體上看起來似乎BOOM有著壓倒性的勝利啊... 不過B5的單體也比較大一些,
音樂上比較起來,B5的聲音定位似乎不是很準確,但人聲的量足夠 且夠清晰,
如果說要比較的話其實立足點也不同了,UE BOOM是正式的隨身型藍牙喇叭,
而B5的單體不過也是環繞組合下的後環繞喇叭而已,讓我想起Bryan小編的一句話...
Bryan.S wrote:這點我真的是百般的認同啊...
讓使用者買了一款音響,就等於多了兩個攜帶型喇叭,怎麼看都是有種賺到的感覺
以上,就是本次音效測試的一些心得,剩下的感想留到最後的評語部分會再詳敘。
接下來就是本次體驗活動的另一個重點了,M2L這款耳機的相關評測...
▼ 要邊聽 邊拍 邊快速記錄,其實還是頗累的啊...


▼ 今天的錄影測試操掉了一顆半的電池啊... 真的超耗電的...點我回選單

Philips Fidelio M2 系列產品介紹 : |
▼ 在一開始的投影片結束後,其實是先去了個人體驗區那邊試聽幾款耳機

▼ 第一款是M2系列的"藍牙"版本,外殼只寫M2而已,官方似乎叫"M2BT"

▼ M2BT的主要控制鍵都在左邊耳罩上,具備藍牙4.0和NFC快速配對的功能

▼ 右邊的外殼上似乎就沒有特別的設計了,做得很像開放式的...


▼ M2BT屬於on-ear的設計,算隨身小耳罩的定位,體積偏小

▼ 第二款是本次評測的重點,同樣屬M2系列的 不過採用純數位連接...

▼ 第三款則是類似M2系列的降噪耳機 Fidelio NC1

▼ 這一隻就不多做說明了,抗噪的耳機往往跟高音質很難搭上邊


▼ 概念區還放了一張椅子可以模擬在飛機上的感覺...(可是好像是電影院的椅子


▼ 把三款放在一起比較一下,上方的頭戴處材質都不相同,個人偏愛M2L的皮質...

▼ 其實M2L跟M2BT外觀幾乎一樣,連控制鍵都相當類似,僅頭戴部分比較明顯差異

▼ 那麼準備進入本次的評測主題... M2L啦


Philips Fidelio M2L 細部介紹 : |
▼ M2L的線材跟一般耳機差不多,都是1.2m左右的長度,不能接3.5mm線材。

▼ 官方的規格一覽表、官方售價... 等等

▼ 一樣是小耳罩的類型,皮質有一些些的悶熱,填充量中等。

▼ 接頭部分也不能更換,直接綁定Lightning For iOS專用的接頭

▼ 其實接孔的部分Size有點大,如果有裝手機殼其實有機會裝不下

▼ 左側的耳機外殼有全部的功能鍵,轉盤只能控制音量而已

▼ 整個面板都是可以按壓的,關於音樂播放的控制方式下面詳敘
● 按一次 -> 播放/暫停
● 按二次 -> 下一首
● 按三次 -> 上一首
● 按兩次 後 壓住不放 -> 歌曲快轉
● 按三次 後 壓住不放 -> 歌曲倒帶

以上是關於 Fidelio M2L 的外觀跟功能介紹,只介紹比較重要的部分...
那麼就準備進入音質部分的聽感評測啦~點我回選單
Philips Fidelio M2L 評測前言 : |
其實,在最早的活動那個禮拜,根本沒有時間可以仔細測試耳機的這部分,
時間上安排的比較不足夠,當天應該只聽了1~2分鐘就離開了,這樣有失評測的公準,
所以次週個人撥了點時間再來三創的概念區慢慢聽... 選在1點這時間 周遭非常安靜...
這樣的試聽環境能確保有著最低干擾... 聽起來也比較能專心一些

早在M2L發售的當時就對它頗有興趣的,畢竟純數位的耳機不多,
而M2L還指專門給Lightning接頭的iOS裝置使用,根本豪門專利啊!
外觀部分其實也滿精緻的,尤其頭戴上方皮套的部分特別有質感,重量也還可接受~
這隻耳機還省去了綁DAC和擴大機的優點,插了就走 不用口袋一大包...(望向手邊)
▼ 接上iPhone5S後,感覺接頭特別的大顆... 線材中性不會過軟

▼ 本次測試關閉EQ等化器,讓解碼部分全部交給M2L的內鍵DAC來處理點我回選單

1
Philips Fidelio M2L 聽感分享 : |
這一次的評測聽了將近20首歌,就列出主要幾首比較有特色的,
最後以三頻的表現來做分析,就不像以往耳機評測一樣用的很複雜了

主要測試歌曲 -
三澤紗千香 - リンクス
乃木坂46 - 僕がいる場所
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 - 栄光の男
コブクロ - 桜(from 2008.6.5 大阪城ホール)
いきものがかり - GOLDEN GIRL
μ's - START:DASH!!
ThePianoGuys - Let It Go
MISIA - 白い季節
GReeeeN - ビリーヴ
EXILE - ふたつの唇
低頻 :
聲音一入耳馬上能接收到厚實又量足的低頻,有一些過重的感覺
中頻的表現有些被低頻壓過去,同時讓中高頻那段稍弱了些(男聲部分),
而低頻的氣場的開闊度中等,在封閉式耳罩中偏向味道暖聲的。
中頻 :
如果說這個中頻的味道第一直覺我會想到誰? 1. Sony 1A 、2. 自家的X1
中頻沒有太多的人聲表現,背景樂的暖厚比較明顯一些,
整體的音場有些許的狹窄,在小耳罩中跟同級產品差不多水準。
高頻 :
人聲的溫度被低頻壓過去了點,女聲比較沒辦法跟女毒搭上邊,
高頻的表現並非很顯眼,不過男聲的快歌表現倒是很不錯,
解析力中等,沒有特別越級打怪的那種感覺,表現平平。點我回選單
Philips Fidelio M2L 簡短評語 : |
先說說優點的部分,耳罩的控制非常迅速,幾乎沒有延遲(相較於藍牙)
跟Philips Fidelio系列的幾款耳罩味道相似,偏向注重低頻部分的表現,
吃電量有點大,比起一般走3.5mm的耳機來說,一小時約7~9%的電量(有點猛)
耳罩的皮質有點類似蛋白質的合成皮,悶熱感比較不會那麼明顯,略為壓耳。
M2L很適合聽流行的快歌、舞曲,那種咚滋感非常明顯,低頻還是它的重點。
至於現實的價位層面,如果沒有DAC、也沒有耳擴,M2L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在7~8K這個區間,對於第一次買耳機的客群似乎還有不錯的吸引力,
畢竟不用充電,配對速度也比藍牙耳機快上許多,外觀部分也相當夠份量。
但是如果是耳機前端都相當夠力的,這種耳機就無法連接了... 畢竟只吃數位接頭
個人還滿期待出一個大耳罩的版本,效果一定會比M2L更好一些的。點我回選單

兩樣產品整體評價 : |
先說說 Fidelio B5 這款環繞喇叭吧,如同標題所說的 "從此顛覆對環繞的觀念"
第一直覺可能覺得 "無線環繞" 是這句話主意,當然這也是之一沒錯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還是 "4.1聲道" 的音樂表現可以如此特別,以往家用2.1所沒有的。
小意外的是在這款6.5吋的低音似乎滿冷靜的... 試聽的過程很少聽到有震撼的感覺

無線,固然是現在這個時代在追求的,越簡潔越清爽 家裡也省空間,
不過這點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選擇,畢竟無線所能給予的音質有限,
像是自己家裡已經有5.1聲道的劇院組合,如果不是那麼追求簡便 這樣似乎也夠用了?!
看了看01的生活板,感覺很多居家的開箱文都很適合擺這款Fidelio B5,
除了環繞喇叭無法獨立充電以外,其實B5也沒有什麼大缺點,希望下一代能改進啊...
目前對手邊的JVC 2.1聲道組合也很滿意了... 等之後有機會搬家才會考慮更大的組合了。
再來,M2L這款耳機前面說了很多了,算是一個新世代的設計,
個人給予的評價其實滿高的,只是因為手邊的耳機太多了... 所以也沒空間再收了
對於沒有買過高價位耳機的朋友,M2L頗值得去試試看的,省了追求前端的燒錢,
買一隻M2L順順的聽似乎也沒什麼不好呢~

體驗活動綜合感想 : |
終於寫到最後了! 首先還是感謝Mobile01和台灣吉普森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體驗活動,
讓我對次世代的環繞喇叭有更一步的了解,更享受了近四個小時VIP時間慢慢試聽,
不得不說,Fidelio B5真的是一款很有趣的產品,可以拔來拔去超好玩的


▲ 絕對不是故意再來一次的!
而且重新定位功能也是上一代HTL9100所沒有的,這一代介面親民了不少 值得讚許
在藍牙連接的速度上相當的迅速,不管是連接B5本體還是後喇叭,都比UE快上一些,
當然實話還是得說... 希望下一代可以改善後環繞喇叭的音效表現,這點很有空間啊...

而且我在想2.1聲道的表現會這樣的刺耳,或許缺少了中低音喇叭的輔助,重低音又偏弱...
如果能把後環繞的雷神槌換成不同的喇叭單體,這樣似乎會有更棒的表現

這次活動時協助的人員每個都非常客氣... 比起之前別家手機的活動好上許多啊...
幾乎是有問必達,有忙必幫,偏偏我測試了一堆東西... 還讓他們跑來跑去 真是抱歉...

整體來說,這次的活動我給予90分以上的高分... 實在沒啥可以嫌的地方
希望下一次還有機會參與其他影音類型的體驗活動,畢竟這方面還是比較有興趣的

那麼本次Philips Fidelio B5體驗活動文就到這邊告一段落瞜~ 感謝各位的賞文!點我回選單

------------------------------------------------------------------------------------------------
文章圖影來源 :
拍攝 : Olympus E-M1 with 12-40mm F2.8 PRO
錄製 : Sony α5100 with 10-18mm F4 OSS
也請各位尊重原作者,未經同意請勿使用個人所撰寫的文章內容&圖片...萬分感謝
Philips Fidelio B5 體驗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