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想把我的 CD 收藏都轉換為無損數位檔來聽, 用數位輸出接上我的音響, 然後希望可以用手機或平板做遠端操控, 達到便於選曲/選專輯的目的.
音響是 CDP + 電光火石的 DAC (含 USB, 光纖, 同軸) + 縱擴 + 書架型二音路二聲道 + 主動式超低音. 總價包含線材大約 10 萬, 聽了好幾年了. DAC 是後來才加的, 剛組好時沒這種產品.
我把前一陣子升級換下的零組件組了一台有點誇張的主機, Athlon 7750BE + 4G RAM + ATX M/B + ATI 5450 + 450W PSU + USB WIFI 網卡, 然後用 Chrome Remote Desktop 操縱, 達成了無螢幕無鍵鼠也無線的播放主機, 用主機板上的同軸輸出餵給我的音響播... 神奇咧, 聲音走向不同, 但不會比我的 CDP 難聽.
但這台主機只是實驗性質的, 因為實在很吵又耗電, 我是把 CPU 降頻到 1.2G 然後調低風扇轉速才勉強不算吵(沒播音樂時風扇聲還是很明顯,深夜時).
想請問如果想達成我的目的, 更好的主機選擇有什麼呢? (重點是就 1. 數位無損音檔儲存 2. 數位輸出 3. 便於用平板或手機遠端操作選曲 4. 低功耗低噪音)
我有稍微注意過樹莓派, 它應該 124 的要求都可以達到, 但是 3 我就不曉得怎麼辦.
J1900 ITX 主機會是適合我的唯一選項嗎?
另外, 數位化的過程中可能的音質劣化大家就不用太替我操心了, 我自會考量的. 我會這樣作就是為了方便, 如果過程中要消耗大量時間精神去講究的話, 我就乾脆放棄了.

late 2014版的比某些PC還便宜了
其實我最主要的動機, 幾乎如同 terry 大大說的一樣, 是不想改變習慣
但還有另外一個動機是 "不想再多花錢", 所以其他建議再購入設備的大大就抱歉了.
不論是買 NAS、Mac Mini 還是那個 Pioneer N50 (好誇張, 要三萬), 我都不願意再為聽音響花這些大錢.
倒是樹莓派我這幾天又重新再爬了文, 有了之前沒發現的心得, 的確是可以考慮.
以前不考慮是因為我那時爬文真的看不懂... Linux 我一竅不通, 怕買回來根本不會用. 也不知道手邊的 USB DAC 它能不能驅動.
現在知道 Volumio 都可以解決, 所以的確是可以考慮. 而且重點 它 不 貴。
但還是要慢點, 因為我現在已經解決了電腦的噪音問題, 把系統風扇跟 CPU 風扇都換一換, 幾百塊解決, 已經安靜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了.
然後這幾天就一直玩這個系統.. 我手邊總共有 Fubar 一代 (USB DAC)、Spitfire 一代 (就一般DAC,光纖同軸各1) 還有一台前一陣子購入的二手 Fubar IV (USB 跟光纖同軸都有).
因為工作很忙, 每天晚上能靜靜聽音樂的時間不多, 所以大略試聽比較後, 確定是把電腦用同軸接上 Fubar IV 的音質較佳, 也就定案了.
Fubar 4 代跟 Fubar 1代 還有 Spitfire 1代 比, 聲音真的進步很多, 以前我的 CDP 接上 Spitfire, 細節比直接類比輸出好很多, 但聲音就偏冷硬, 有些類形的音樂拔掉 Spitfire 來聽還比較舒服. 現在 Fubar 4 的聲音就挺暖的.
下個月有錢就會入手樹莓派, 到時候再來玩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