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MM-1 散熱

What's in the Box:

Bowers & Wilkins MM-1 speakers
Remote control
Power supply
USB cable
3.5 mm stereo jack AUX cable


Tech Specs:

Frequency Response: -6dB at 38Hz and 22kHz
Connections: USB, Headphone port
Power: 100V - 240V ac 50/60Hz on external power supply, 16V DC on product
Height: 6.7 in./170 mm
Width: 3.9 in./100 mm
Depth: 3.9 in./100 mm
Weight: 1.87 lb./0.85 kg per speaker




將新買的 B&W MM-1 主動喇叭(500鎂)接上Hugo

結果聲音粗(比原本的Bose computer musicmonitor 主動喇叭 300鎂).看來有得run了

還破音.只好Hugo輸出轉成開機模式(綠色).讓進入B&W MM-1的訊號電壓降低

原本的Bose都直開最大模式(淡紫白色)也不會破音

將B&W MM-1改接DC-116線性電源(調成16V).還差的蠻多的

原本的Bose M2改接DC-116線性電源(調成17V).只差一些

表示B&W MM-1放大部份對電源比較敏感



16V 3.2A
DC OUT:2.1mm
B&W MM-1  散熱

oyaide DC-2.1G頭 + SHARK SL0528G純銀訊號線..........3條線那個............
取代Keces DC-116直流電供附的1米長的DC小黑線


oyaide DC-2.1G頭太大.要把外殼拆掉.線槽橡膠削掉一些
B&W MM-1  散熱
2014-07-05 15: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B&W mm-1
右聲道(內建放大)頂蓋好熱.太熱時有熱雜音

開太大聲時會共振.影響聲音的表現.這兩個問題要處理一下



買了一些東西:

黑金石 10cmx10cmx3cmx 4片 倒角0.5cm.水磨,底部乾磨(1片約800g)

H48-6G 高效能導熱矽膠片(100X100X2mm)雙面無背膠(導熱係數 6.0 W/m.k)
這個比較貴.要用在右聲道(內建放大)頂蓋幫助導熱

L37-5-2 100X145X2mm導熱矽膠(雙面無背膠)(導熱係數 1.6 W/m.k)
這個用在左聲道上方黑金石與底部兩塊黑金石下面
有類似吸盤作用.勞勞的吸附桌面.不易移動

3M導熱雙面膠 寬10CM 散熱片用雙面膠(導熱係數 0.55 W/m.k)
黑金石底部是粗面.需要3M導熱雙面膠黏住導熱矽膠片




開機半小時後.右聲道(內建放大)頂蓋黑金石溫溫的

左聲道頂蓋黑金石是冰冰的

有效的將熱導至頂蓋黑金石.幫助散熱

開太大聲時也不會與桌面發生共振








昨晚又試了4小時

將右聲道(內建放大)頂蓋黑金石(溫的)拿起

用手觸摸右聲道(內建放大)頂蓋.散熱鋁板是溫的(比頂蓋黑金石溫度略高一點)

不會像之前散熱鋁板是燙的
run了一個多月

聲音比剛來的時候好很多

比原本的Bose computer musicmonitor已不相上下

再run一段時間.看是否有進步



B&W MM-1比Bose M2強的地方

是深夜小音量聆聽時.細節比較清楚

高音部份也比Bose M2的全音域單體好一點

不過中頻人聲部份還是Bose M2的全音域單體比較有味道

低頻部份當電腦喇叭.近場聆聽絕對足夠

當然受其單體大小限制.要爆棚還是不足.會破聲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