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對喇叭真要講起來,缺點不少,真的頂多是床頭音響的音質,但我當初定位就是價格便宜,拿來當電腦喇叭,那當然樂勝。若要認真拿來聽音樂,肯定要挑剔許多。
後來帶回去給家裡長輩聽音樂,本來以為兩老應該有這樣的效果就會很驚豔了,想不到居然被嫌棄,低音不夠軟、聲音死硬。一問才知道,原來我大舅以前居然還是開進口音響店。這下我可不行,小玩音響也不少年,音響展、店家也聽過不少、自己還玩樂團,怎麼可以被小瞧。所以這次買這對喇叭,一半是想自己玩玩,一半也是準備丟回家裡給兩老用。
這次開箱的是DIVINI最新上市的 KIT-D,是一款供消費者簡易自行組裝的喇叭套件。其實只要端子插一插,把箱子裝好,就能完工,主要DIY的點在於接下來可以自行升級分音器,因為背板好拆卸。
高低音單體都是SCAN單體,丹麥進口。天樂好像是SCAN在台灣的代理商,這對是特別向他們訂製的。高音單體是絲質高音,聲音表現非常好。



目前搭配的系統是C11 、B90,訊源是PC foobar
在寫開箱文的同時,我一邊聽著這對喇叭,幾乎想要把這對留著自己用。因為價格便宜、外型太小巧了,聲音表現卻如此不俗,我真有點捨不得丟回家裡了。本來我是很滿意現役喇叭,但我真的不得不說,這對價格甚至比Classical 6還便宜的小喇叭,承襲著SCAN單體的優良血統,在高音的表現,略勝一籌,形體感明顯、重量感出奇地夠。本來我沒有非常喜歡小提琴,這次一聽有聽到非常細膩的一面。聽女高音,聲音也較穩定些,雖然女高音頻率應該歸在中音?
這麼小巧的喇叭,高音也許還不會受限太多,但中低音居然還可圈可點。除非到了低音部分,不然整個聲音的密度、重量感,意外地好。自從我上次在谷津展場聽了用SEAS單體做的那對喇叭,就再也不會認為小箱體做不出好聲音了。這對箱體真的非常小!HWD大約是27、14、18 cm。(比Table3還小)

不是那種假假的塑膠貼皮,木頭的質感很好。標示是寫芬蘭樺木夾板,我知道箱體紮實度很重要,但哪種木比較好我倒是不曉得。從外觀上看,低調又有質感。要是有出鋼烤版應該會是另一種美感。


組裝過程只要按照說明書插一插、鎖上螺絲就可以。我就直接拍上機照了。




磁吸式的網罩設計,拆卸方便許多。

背面的端子,也許也是升級對象,我是沒有那麼瘋狂


但是到了低音部分,量感少了些,潛是潛下去,但點到為止。低音部分有是有,但比較不穩定,這點恰好又跟Classical 6 不同。極低音我不會去試那種東西,單體、箱體,都受限,無解。有那種需求的,請找落地叭。所以說到底,這又是對適合聽小品的喇叭,而且非常適合。我也拿流行樂來測試,非常到味。沒有太多冬滋冬滋,但是很好呀。若有到樂團室走過,哪有什麼冬滋冬滋,連貝斯狂彈、鼓再怎麼踩怎麼敲,都不會有那種聲音的。
這對喇叭真的要說,我覺得是音場規模小了點。但我心中比較的對象,都是大型落地的傢伙,所以是可理解的缺點。畢竟,真的在五萬十萬內的價位,說是能做到盡善盡美,那就是造神了。書架就該表現書架叭的樣子出來,好擺、小巧、聽聽室內樂能輕鬆愉快。也因為這對喇叭的優點:有骨有肉,聲音密度很好。聽起弦樂、人聲,表現都令我很滿意。
何時搬回去?還是先讓我替家人Run一陣子再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