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小弟的第一套音響 半摸半懂半哄半騙組了這套 發燒音響

配備大致如下:
訊原:電腦輸出

訊號線:MS Audio白金USB訊號線A對B採PCOCC單結晶銅加純銀導體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數位類比轉換器(DAC):Schiit Modi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訊號線:MS Audio 法國銀線RCA訊號線HV3PRO法國銀線訊號線

EQ等化器:YAMAHA EQ-70

訊號線:MS Audio 法國銀線RCA訊號線HV3PRO法國銀線訊號線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擴大機:Keces IA-191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喇叭線:Ms Audio 法國銀線喇叭線SP3PRO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喇叭:USHER S-520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合體照: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小瓦數擴大機 V.S USHER S-520
在買這對喇叭前,爬了很多文,很多資深大大都說:「這對很難推,由其更是小弟的低瓦數擴大機,建議去試聽比較準。」
於是我搬擴大機(沒有搬EQ去)去雅瑟,討論著S-520時,店員送我一句話:「沒有所謂推不推得動,推得動和推不動,都各有人喜歡,所以很難說啊!」
然後小弟把想要聽的感覺(三頻 人聲 音場 動態)跟店員說,至少聽了7~8片左右的CD片,感覺很不錯,最後決定抱一組回家了。
8月中聽到現在,小弟想要的感覺都有了,接上EQ的感覺更是強烈,音場、人聲、三頻分明,動態表現還不錯。
綜合以上小弟的觀點,小瓦數推低效率喇叭,最好是帶著自己的機器去現場試聽(雖然現場試聽一定好聽),但可以聽聽是不是有想要的感覺,好聽在抱回家吧!

2013-09-01 4: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小瓦數 520
曾聽前輩說一句話,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真的不需要大功率啊,真的有一台大功率擴大機,又能有幾時音量全開?
(換成車子也一樣,能有幾時油門全開?)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終於入手了嗎,恭喜開箱阿
不過擺的位置有點可怕啊,地震時請小心啊
建議可以用文具店賣的萬用貼土固定一下以免喇叭跳樓
無關主題,給路過的帥哥美女

可以容忍加等化器,就不用執著線材

控制預算朝一體化AMP OVER ON USB,

USB線材可能要費點心思找 CONNECTOR 有好一點等級的,三百元就頂天了。
不用去執著音響專用。
喇叭線材就萬隆一米一百元

其餘的錢投資喇叭 兩萬餘元的PIONEER 301 或是 橡木桶 都是不錯的選擇

================================================


auxo wrote:
曾聽前輩說一句話,想...(恕刪)


如果預算不足的話,捨功率取音質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預算夠的話絕對可以買到音質好的大功率擴大機,音質差不多的情況下,大功率擴大機表現肯定還是比小功率更全面,就像125cc的機車和1000cc的重機都可以跑到100,但是同樣100的速度騎起來的1000cc的重機肯定比125cc的機車輕鬆得多
不彷把EQ拔掉直出聽訊源到後級的聲音,對照一下兩者在人聲跟樂團定位的差異。

phantompower wrote:
不彷把EQ拔掉直出聽...(恕刪)

多支香爐多隻鬼!
建議把EQ移除吧!
擴大機講求"控制力"
"瓦數"與"控制力"非必然關係
控制力(電流)我認為才是關鍵!

以上為個人看法!
我個人認為在網上大多的文章

應該是有很多擺位跟空間上考量

老手們才會說要推這款喇叭的後級要夠力

實際上我的聽感也是如此 所以才會有一堆用喇叭身價好幾倍的擴大機去推

還有去雅瑟試聽... 是真的可以聽出這款喇叭"大概"的實力(不解釋)

不過正常來說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那種聆聽空間

既然樓主擺了一台EQ 空間又...

但以它的價格來說這樣聽爽爽也很超值拉
說到功率,敝人數月前因為喇叭換成DY c1,AMP是我很喜歡ayre ax7(60W)

我的空間是有些中低頻駐波的,所以我只用書架叭,ax7配上c1說實在我覺得不錯聽,
低頻延伸量感也不錯,聽古典大編制也ok,重點是沒啥駐波
細節解析、音質音色對ayre及c1來說都是強項,更是沒問題

想當然爾,60w要推C1,大家都會覺得功率一定不足,於是我也開始想升級amp,
因為對ayre的偏好(我訊源是也是ayre QB9),就選了ayre k5+V5前後級

從60W提升到150W,功率多了兩倍多(價錢也是),說實在中高頻兩者差異不大
ayre特長的泛音細節空間感還是有,但沒有更加強 ayre說他家的amp從高級到入門
音質都一樣,就是功率大小的差別,從ax7到k5+V5我是體驗到了
大功率要做到高音質本來就比小功率難很多(零件愈多配對要求更高)

但低頻延伸、動態、量感、密度、層次就真的值得那價差,聽過這樣的低頻表現
除非你只小聲聽小編制,不然應該回不去了。

不過不幸的是中低頻量感的增加,駐波也嚴重到靠擺位、反射孔塞泡綿都無法避免了
這是我空間的問題,跟器材無關。

但也讓我體會到功率的增加在音樂表現上的差距,音響這東西是經不起比較的
AX7中等音量聽小編制沒有太多低頻段表現的音樂也是跟K前後級差不多
但一般人應該不會永遠都只聽小編制的音樂。

後來我喇叭換成低音單體在側邊的MBL 121,駐波問題就沒有了,主因是我喇叭
擺長邊,前後空間距離不長加上空間比例關係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