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數位流 好聲的黃金方程式 (附接線圖)



過去宅爸認為 "前級串聯" 是重功 & 耗電

越來越成熟的多聲道前級 (AVR) 常常晒在一旁,純看戲 ? 似乎有點可惜
如果能結合兩者優點 會是如何 ?

來, 試試看吧
Synology DS Audio as user interface & Audio source

數位流 好聲的黃金方程式 (附接線圖)

數位訊號由遠在其它樓層的 NAS 經 Cat.6a 弱電迴路,Giga switch 餵進 AV8801
DLNA stream -> codec -> Audyssey XT32 -> 192/32 DACs -> Marantz HDAMs
這台 Marantz 11.2 前級 "值錢的元素" 全用上了

AV8801 類比訊號輸出 交棒給 Densen B-275 兩聲道分體式前級
每聲道獨立電源,音控獨立電源, 630K uF 超級水庫
(按 音控由 B-275 主導, AV8801 音量無作用)

最後餵進 20A X5 系列專電迴路,大電流後級群 配各式叭 2.0~5.2 隨君喜好
因這裡為 空間規劃 & 類比器材投資思維, 跳過不聊

數位流前端 元素分析
DLNA 是非同步的 RAM player 理論完美, 與 硬碟種類,數位線路,距離,電腦設定 毫無瓜葛
XT32 主要控管駐波 & 反射音微幅修正 這恰是兩聲道前級的缺口

HDAMs or B-275 design 都是兩聲道 "好聲" 的 Know-How ,
AV8801 的解析,空間感,動態 + B-275 的超大動態,零負回授,零底噪 & 凝聚音場 串聯

多聲道前級 & 兩聲道前級 分工合作,詮釋數位流
初聽心得 , 可作參考級

給同時有 多聲道 & 兩聲道的樂迷們參考



畢節望族後裔
2013-08-14 12:40 發佈
請問如果8801直接接後級, 或CDP直接接B275 聲音會差多少?
Antus wrote:
請問如果8801直接...(恕刪)




8801 接後級 等於 Marantz 近年兩聲道高階機音色
高解析,空間感大,溫潤有力, 有力的部份應該是 HDAMs 動態表現
可說是 "高階劇院前級" 的基本功, 比其它牌的 AVR 更適合聽音樂

B-275 接相同後級,音場比較凝聚,低頻非常渾厚, 比 HDAMs 動態再大三分

宅爸用 8801 串 B-275 觀察到 HDAMs 訊號出來後有 B-275 的 630k uF 水庫撐腰, 搭配完美.
8801 的 192/32 DACs 比兄弟 Denon AE-720 192/24 DACs 解析優一點

宅爸沒有 CDP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AV8801 的解析,空間感,動態




A+B 通常只是玄學, 酸 + 辣 = 酸辣, 酸辣代表好嗎 ? 自我感覺好.

能有科學元素進入兩聲道世界 ,讓人興奮
Audyssey XT32 處理 反射音 & 駐波 先加第一分
如何驗證 AV8801 的空間感元素 融入 B-275, 放大了 B-275 的音場 ?

Again, 宅爸要用測試片 Throne 的深度演示 做 A/B Test


劇院前級大音場特性浮現, HDAMs 口碑 加第二分
寬度則無啥變化, 10 to 2 O'clock as usual.

畢節望族後裔


取材 U-Audio

2009/09/24發表 分類:前級
Gryphon Mirage前級擴大機
走在時代最前端
這些簡單介紹並沒有完全將Mirage前級的魅力說清楚,個人以為除了Gryphon的傳統如左右聲道完全分離,電源供應和線路各具一箱、扁平造型、上好的加工等等之外,用料那是更不用說了。線路中除了偏壓控制與訊號控制外聲音通路沒有任何接線,電源箱中1000微法拉/50V的小數值電容每聲道用了22個,到了放大線路箱每聲道又用了25個1800微法拉的小電容,總容量達到134000微法拉,這是它有從容不迫動態與氣宇軒昂表情的重要關鍵。


宅爸進一步整理 低頻的聽感
1)有形的音符
聲波可轉化為樂譜的部份稱之
低頻樂器如 Bass, Drum, 合成音效 ....etc

所有器材, 買手機附贈的耳機,買筆電送的 usb speaker, 幾千元的多媒體喇叭 都可以呈現

2)無形的空氣聲波
上述樂器彈奏,打擊過程中 連帶的聲波, 無法轉換成 樂譜 or 音符
但人耳可聞, 皮膚可以感受, 拾音器可以收錄, 44.1/16 bit CD 已涵蓋足夠資訊
普通的 96/24 or 192/24 DAC 都可以處理

Hi-end 器材 : 詮釋無形聲波的能力


畢節望族後裔


原來 "放大" 是大學問, DAC 後 多如牛毛的微弱訊號 如何傳給喇叭
前輩說對了, 前端器材比喇叭還貴 !

小日本 : 成本控制太兇的老毛病,封印優質技術的潛力
歐美 : 敢下重本,但 margin 抓太高,好東西 常貴的破表

兩者 Know-How & 優點結合
HDAMs 餵給 歐美高階"重本"的前級 1+1 > 2 現場活生有力的聲音就出來了
數位流好聲 終於到位了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數位流 黃金方程式 不斷強調 "前級" 居功厥偉

分兩個面相 Moore(數位) & More than Moore(類比) 來探討

1)Moore's Law 多聲道前級的進化
Prime AV 詳細介紹

對喇叭低頻能力的從嚴判定 這點宅爸印象深刻
Pioneer SC-57 MCACC 視宅爸的 9.0 speakers Full large
可 AV8801 XT32 僅同意 L/C/R 為 Large
缺點 .....Moore's law 演化甚快

2)More than Moore
宅爸同樣肯定傳統兩聲道前級 重本 & 工藝 的極致表現
各家工藝不一, 丹麥幫的分體式 & 超級水塘 宅爸稍有認識
缺點 ..... 貴


二合一 取其各自的精華 供樂迷們參考
畢節望族後裔
好像可以這樣子玩...

一台有DLNA功能的NAS 裡面放音樂 & 影片檔

一台有DLNA功能的AVR 用來讀NAS裡面的影片,然後接上環繞、中置音箱、與重低音。
一台有DLNA功能的數位流播放機,用來讀NAS裡面的音樂檔,能夠有CD/SACD更優。

一台有HT-Bypass的hifi綜擴,接主音箱。
從AVR pre-out過來連在HT-Bypass的接口,取消綜擴的前級,這邊訊號的音量控制等的就是在AVR上。
從hifi綜擴過來的,連在其他接口:如CD。這邊音量等的前級控制還是在hifi綜擴上面。


如果那台有DLNA功能的數位流播放機,有足夠能力當前級,那後面那台綜括改成純後級應該也是OK。
bloodymirage wrote:
一台有HT-Bypass的hifi綜擴,接主音箱。
從AVR pre-out過來連在HT-Bypass的接口





嗯, 不少人這樣接
主叭聽音樂 由兩聲道綜擴主導
看 BD 時,主叭仍由綜擴後級來推, AVR 推其它聲道 or 有其它多聲道後級
但 AVR 可全控 Master volume.
OS : AVR 聽兩聲道不入流 ?

其實宅爸想伸張 AVR 的附加價值, 雖然 AVR 價格相對於兩聲道綜擴 實在便宜沒好貨
但 AVR 的數位處理能力 一直在進步, 近年標配 DLNA audio stream 功能後
它不再 "只夠格看戲" ......
因大腦被視神經綁架,此時音質差一點無仿
Advanced Room correction 至少可以記嘉獎兩支.
以上 Moore's law

More than Moore 則是 stereo 地盤
while 兩聲道前級 performance 可以記 小功 ~ 大功, 視等級而異.

畢節望族後裔



大家一定沒聽過 "劇院玩家" 調校他的組合, 讓
坦克聲低頻 Q 感十足
人聲對話充滿磁性,韻味
子彈呼嘯 帶有光澤感,空氣感

講求傳真的劇院前級 不玩這套 !


不過近年 AVR 開始重視音樂性,高階機種紛紛在前級處理增加一些 好聲元素
搭配 DSP 日新月異的運算能力

多聲道/兩聲道 雙修玩家們, 參考 黃金方程式
讓數位/類比 各擅所長 營造更高境界的好聲

畢節望族後裔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