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電源處理心得 & 目前系統健檢

目前我的系統是
拉專線-->壁插(藍星381ag)-->DAC(QB9 192) 跟擴大機(B90)-->ae1 classic.
上回去了一家音響店
聽了QB4 排插之後,音場瞬間展開許多。Qv2 用上之後定位更深、明顯。

音響店老闆說: 拉了專線只做對了一半,但得上排插才能給擴大機更足的電源。
這是真的嗎?還是老闆在排插前用更好的線的關係...? (差有夠明顯的)


目前喇叭線使用的是:
Furutech u-4.1T 這算好嗎? (目前高音一點點亮.)(中:ok) 低(不Q彈)

如果老闆的建議方向是對的話,可能先加購排插跟QV2了。預算需3W
or
需換喇叭線? 預算1w~2w

2013-07-10 17:30 發佈
我倒有不一樣的想法~

最近我常看myav論壇vintage版, 裡面有很多資深玩家對於線材有不同的見解,

當然電源越乾淨,理論上訊號越漂亮,但人耳不是機器, 不需要漂亮,而是需要好聽~

所以其實不要過度陷入線材的迷思~~當然不同線材本來就會有不同特性~根據

電學理論(集膚效應與臨近效應)也確實如此,電源線是低頻能量, 只要到一定的

線徑, 就夠供給機器穩定的電壓,不會因為電流浮動導致壓降變化過大.

線材~我覺得有點治標不治本~畢竟源頭在機器本身~電源已經拉專線其實就夠了,

有興趣你去看看60~70年代的機子~電源線根本就沒有人在換, 聲音還不是嚇嚇叫~

甚至不輸現役hi-end機種~ 倒是機子跟喇叭的阻抗匹配比較重要~我說的匹配是指

不同頻段阻抗變化時擴大機是否能夠應付當時需要的驅動電流~高低頻的響應無法

相互配合~那聲音應該也好不到哪去~~~

注意~“音響”............除了音以外........."響“.........空間的共振也很重要~擺位~!!
你可以MY-HIEND看看
其實電源做的夠好 是不太需要電源處理器
或是其他的輔助用品 但前提是要處理的夠好
除了專線以外 接地是個大問題
一般人都無法滿足真正的電源處理
如將軍這種 超級發燒友 他不用那些東西
所以那些電源處理的輔助器才有用

而電源以外 空間的處理也是很重要
如果只有 做電源沒處埋空間也是枉然
至於投資比例 就看你自己了

只有同時把這兩者都做好了
你才能夠真正的聽出
器材與線材的明顯差異性
雅瑟的音響室 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給你的建議 電源與空間都要有一定處理
光把錢投注於一部分 效果不佳
器材與線材 最後才動
搞不好是 你的電源與空間
誤殺了它們
音響每個地方都是環節

我是覺得越少越好, 能不走排插最好,

若要接排插, 排插原頭也是蠻重要, 因為之後的器材電流都靠它來,

所以應該要能過大電流,

但我覺得影響比較大(比較能聽出差異的)是接到器材那一段的電源線,

我在想會不會是你手上381ag作怪, 這顆很好, 但不好配,

我手上剛好381au, 381ag都有, ag我只插轉盤, 多插一台DAC或是綜擴上去音場就會縮 聲音變薄,

但他高低音延伸比au好, 但是中低頻量感明顯少些, 暫態反應快速, 可能因此覺得有縮的感覺, 但質還是有~

建議你可以多嘗試搭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