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剛好聽了EVE Audio的主動式喇叭,雖然只聽了最小的SC204,但這家的聲音調性蠻中性的,男聲女聲都很好,加上細節豐富有厚度的高音,拿來聽爵士樂或是現場錄音的歌曲很有感覺。若想要更沉的低音(dobule bass及爵士鼓),那6.5"或是8"的款式應該更優。
剛剛找了一下 EVE Audio 的介紹不過真的不便宜 , EVE audio SC205 , 台灣拍賣的價格要五萬多算是新公司 , 直接用上D類放大器設計 , 算是滿有想法的公司週末來去光華試聽看看身為創業之作,SC系列走出了它廠從未想過的路,首創內建DSP與Burr-Brown A/D轉換器,輸入訊號在類比轉數位後,經由DSP以「全數位」形式進行音量、相位及高低音增益調整,接著再直入PWM功率模組放大,在理論上能把訊號的衰減可能減至最小,保留最純淨的聲底。加上簡潔取向的功能與細緻介面,可說是市面極少數具有操作樂趣的鑑聽器材
昨天去光華鶴眾試聽SC204/205先推一下 , 鶴眾的服務真的不錯 , 店員很客氣SC204 --- 在開放空間試聽 , 左右喇叭放的太近 , 音場沒出來 , 不過已經可以感受到高音質感相當不錯SC205 --- 左右拉開到1.5M , 耳距約2M , 喇叭後距只有50CM , 不過音場有出來了 , 可以感受到各樂器的位置 , 高音比我想像中還要Smoth , 原本以為用X-ART金屬高音會比較銳利 , 實際聽感反倒是清晰而且能營造空間感 , 缺點是低音單元只有5" , 低音量感不夠 , 可能要再往上找SC207 , 因為我是要放在客廳用的再下來會去聽 Event 20/20 ( 7吋 ) 和 KRK VXT6 ( 6吋 )SC205優 ---有XLR & RCA 輸入 , 可以沿用我本來的線材A to D 數位放大架構 ( 這次聽 , 現在的數位放大已經進步很多 )前面版可以直接控制音量 & HF/LF 方便調整高音是我喜歡的類型劣 ---價格實在很貴 , 往上SC207可能要七萬多出個白色的就更棒了
gimmy92 wrote:http://new...(恕刪) 之前我有用過Apple air port express 做串流輸出給 DAC但是發現幾個問題1. iTune 傳輸給Air port , 會把任何音樂格式都轉成 Apple ALAC壓縮格式再傳輸 , 我不喜歡2. Air port 只有兩種輸出 , 耳機孔 & 光纖 , 兩種都不適合後面接DAC不過您推薦的這個喇叭 , 構想倒是很創新的其實我覺得現在的 音響 & 喇叭 都是做半套的 , 也許是因為妥協使用者習慣吧CD or 音樂格式都是數位儲存方式 , 讀出來都是數位訊號 , 再透過介面(同軸/光纖/USB)傳送數位訊號 , 送到DAC後 , 再轉類比訊號 , 再輸出到喇叭 , 結果現在越來越多喇叭還內建ADC , 類比再轉數位放大 , 然後推動喇叭 , 兜了一大圈
現階段無線播放音樂,還是以Air Play較為便利,但便利就有受限制的情形,像是僅能16bit/48KHz、音源格式被轉換的問題。但若要用其它的方式,就有應用程式不完整、設定麻煩、使用者介面難用,或是好的解決方案貴等問題,有一好沒二好 不曉得有沒有,便利、音質好的total solution,不要太貴、UI只要不要太難用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