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TEAC UD-501 USB DAC 初階玩家的簡單測試

前段時間看到這個性價比超高的新DAC新聞,對我這種手上還沒有DAC的低階音響玩家,有種莫名的吸引力。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寶劍似乎該出鞘了。不過,該做的功課還是少不了。折騰每位玩家的事,我也無法例外。

首先需要確認用途。到底是要播放最新高解析檔案專用?播放一般44.1kHz CD轉錄音樂用?播放網路電台用?需要非同步USB輸入?還是要取代目前 CDP 內建的 DAC,接CDP用?

當然,最好所有功能兼顧最為理想。不過,若要取代目前手上使用的 CDP 的內建 DAC,這台DAC 代價勢必高昂,而且未必支援上述需求。想到數位流發展日新月異,我的預算又有限,因此取代 CDP內建DAC 的想法首先將之淘汰。

考量到有限預算DAC 無法在音質上取得優勢,那麼至少應該在播放規格扳回一城,否則購買的必要性讓人存疑。畢竟一些網路電台播放的規格還未到 96k。只為了略微提升CD轉錄音樂而買DAC,效益不高。(因小弟並非接耳擴聆聽,而是接二聲道系統聆聽)

因此,在稍為試聽之後,小弟就將對象鎖定在支援 DSD 的 MyTek 192 DSD 與 TEAC UD-501。畢竟見到的報導,都對DSD音質讚譽有加,而且這兩款也都同時支援非同步 USB 的訊號輸入。

試聽結果,MyTek 192 DSD 果然技高一籌,在音質上勝過 UD-501。雖說外觀有點其貌不揚,但聽音樂時多半閉著眼睛,外觀還可容忍。只是,對預算有限的小弟來說,只為了好些的音質(但應該仍無法打敗CDP)而花近倍的預算,實在難以痛下殺手。何況購買DAC之後,還得再編預算買同軸線(or/and USB線),以及平衡線。但話說回來,選擇 UD-501 的話,對音質提升的有限性,也必須能夠接受。

經過一番掙扎,小弟還是入手 UD-501,因為這台 DAC,主要是用來接 Squeezebox Touch (SBT) 播放器而已,並非什麼神兵利器。另外當然也可接筆電播放 DSD 音樂檔。如果 USB 輸入跟同軸輸入支援相同格式的音樂檔案,那麼當然共用 USB 線就好。但好像同軸線的支援的規格比較多,而且線材拔來拔去也有點麻煩。因此,小弟計畫用 USB 線接電腦,用同軸線接 SBT。

由於我想享受一下未來逐步升級的樂趣,因此並未跟 UD-501同步採購同軸線、USB線與平衡線,而是先將就使用電腦周邊的USB線,以及光華商場販售一條兩百多的同軸線來試試看。

首先是比較一下 SBT 用類比輸出走 RCA 直接輸出到擴大機,以及用同軸(Coax)輸出到 501然後再用原來那條RAC線接到相同擴大機,來進行比較。以簡圖來看就是:

SBT-(RCA)-AMP vs SBT-(Coax)-DAC-(RCA)-AMP

此處SBT所讀的音樂檔都在NAS裡,兩種均用同一條RCA訊號線接到相同擴大機來比較。

以小弟木耳來聽,可謂各有所短,實在不覺得接了DAC比較好。直接用類比輸出的聲音比較寬鬆自然,接DAC的則似乎不同樂器/頻率的解析稍好些,但聲音變得比較乾/緊。說真的我還比較喜歡類比輸出的聲音。不過,這很可能是因為RCA線是 Tara Labs Prism 300a 的初階線材,但同軸線只是光華商場電器行買的200元線材,很可能聲音訊號在這條線傳輸時失真甚多。因此,在提升同軸線之前,與更換平衡線之前,不能下結論說 UD-501沒有幫助。

再來,則是比較重播CD轉錄音樂與 CDP 直接播放的差異,也就是:

NAS-SBT-(Coax)-DAC-(RCA)-AMP vs CDP-(XLR)-AMP

這次基本上是沒得比,CDP 明顯好聽得多。前者樂音乾扁,遠不如後者豐富生動有光澤。後來換成 NAS-SBT-(USB)-501-AMP,感覺似乎稍好一點,但仍不如CDP。不過,爛線換爛線,比較結果應沒什麼參考價值。而且,轉錄的成效恐怕也大有問題(不是專用CD-ROM與軟體)。

至於,直接以 NB-(USB)-DAC-AMP 聆聽 DSD 檔,感覺果然不同凡響。但聽了一首海頓弦樂四重奏,由 44.1kHz, 96k, 192k, 直到 DSD檔的比較,卻發現各自間的差異似有若無。只有44.1k 與 DSD 的差異稍微明顯。讓只有木耳的我,有點懷疑DSD 音樂的美聲,究竟只是來自較好的錄音,還是真的由更高階的檔案規格所致?這一切,可能得等我換上稍微像樣一點的線材之後,才能得到更進一步的解答。

至於使用 USB 線同時來接 SBT(EDO) 與 NB 的可行性,在我目前的環境有問題。不知為何小弟的 USB 連接 SBT 與 501之後,只能順利播放 44.1k 的音樂。若播放 96k(含)以上的音樂(flac),則音樂的速度加快演奏且音樂明顯被壓縮得不成形而無法聆聽(我並未使用高速USB Hub連接 SBT與DAC)。

不過,當我用 NB + HR Audio Player 播放 96k,192k 音樂,皆可順利播放。因此,問題應該不在這台 UD-501身上。但是,HR Audio Player 播放的檔案,若在NB裡沒有問題,但若想讀取有線網路 (>=100MB) 連接的 NAS 裡的音樂檔,上載音樂的準備動作卻慢到讓我無法忍受。問題在哪裡我還不清楚。

以上測試結果,簡單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2013-04-07 1:21 發佈
uglycat wrote:
不知為何小弟的 USB 連接 SBT 與 501之後,只能順利播放 44.1k 的音樂。若播放 96k(含)以上的音樂(flac),則音樂的速度加快演奏且音樂明顯被壓縮得不成形而無法聆聽(我並未使用高速USB Hub連接 SBT與DAC)。...(恕刪)


小弟曾使用過Synology NAS ==>SBT==>USB (24/192, without USB Hub)==>MicroMega MyDac,設定過程中曾發生類似uhlycat大的問題,不過我是發現撥放24/192的flac檔時,聲音變得好慢,比老牛拖車還慢…。

後來我找到了解決方法:答案在LMS伺服器==>Server Setting==> Advanced==>File Type項目下,有關FLAC檔案類型的"Flac" Stream Format Decoder應改為"Native"才會正常。

這是我的案例,僅供參考!

以下借HIENDY論壇Audiophilelp大的貼圖一用:


建議大大可試試不同的設定看看,問題在這裏的機會非常大。
Forester

uglycat wrote:
前段時間看到這個性價...(恕刪)


請問樓主的CDP是哪一台?
連MyTek 192都無法比他好!
touch的類比輸出,除了蓬鬆柔美外(應該調音是為了互補mp3的乾刺),
真的很一般耶,聲音密度、凝聚性、質感解析大概跟5-6k的入門cdp差不多
最大缺底就是聲音密度很低,這跟touch薄弱的電源設計有很大的關係

我touch外接過老kk的micreomega t-dac、CORDA STAGE DAC、lavry da10
隨便一台dac都比touch類比輸出好很多很多

touch的同軸數位輸出效果不差(我有加線性電源),不輸一些定價2-3萬的轉盤
我是後來把touch、轉盤、dac都賣了,升級成qb9,因為QB9只有usb輸入
連我為了接高清播放機特地買的$2500噴火dac聲音都比touch類比好。

我想同軸線即使是便宜貨,但同軸線影響不致這麼大,會不會是dac還沒run開
聲音跟touch類比輸出差不多?我想這台DAC聲音應該不致這麼不堪吧。


Winxp wrote:
小弟曾使用過Syno...(恕刪)


感謝大大分享設定經驗。

小弟進去 Logitech Media Server 的設定查看,不巧它的設定剛好就是 Flac :Native. 因此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這倒是提醒我 LMS 的版本是否正確。我的是

Logitech Media Server Version: 7.7.2 - r33893 @ Wed Mar 14 06:37:22 MDT 2012

不知大大的LMS版本為何?
albert022066 wrote:
請問樓主的CDP是哪...(恕刪)


我是用 Marantz SA11S1. 不過當然只是進階機種,不入玩家法眼。

我沒機會實際接 MyTek 到我的系統進行比較,是音響店的老闆認為這個等級的DAC 沒法比較好 (但不意謂比較差)。不過,也許只是因為他們店裡沒賣這台或這價位的DAC。

我打算等我同軸線準備好後,比較一下 CDP 的平衡類比輸出,與cdp數位數出到 UD-501 後再接到相同 AMP,看看差異如何。只是我猜測,經 UD-501 這端要勝出的機會不高。

steffen wrote:
touch的類比輸出...(恕刪)


steffen 兄說得是,SBT隨便接一台 DAC 之後,聲音應該大幅提昇才對,這也是我買DAC的目的。但我的感覺沒有,可能真的是還沒 run 開之故。不過,我並不是說目前接 501 的聲音跟原來 SBT類比輸出的聲音「很像」,而是說有得有失之後,得分好像差不多。

另,我的 SBT 有接線性電源,所以比起原來的 adapter,聲音有改善一些,主要感覺音場比較開闊一些,樂器音色好聽一些,但我不會用行家的術語來描述。
請問樓主 Uglycat 有沒有後續的心得?

小弟我也是看上 Teac HD-501 和 Mytek DSD 192 的 DAC

主要用途是 HTPC 要輸出到 DAC 接兩聲道大喇叭,

不知 Teac HD-501 讓您滿意嗎?



個人的經驗是

DAC的聲音決定在晶片和電路設計

音源的好話決定在於錄音跟壓片品質

報導會給好評是因為人家有拿錢去打廣告!!

DSD其實就一個新的噱頭~出來創造利潤跟新玩法刺激買氣罷了

回歸到聲音品質~上面兩個條件固好的話~聲音自然有水準!!

跟是不是DSD檔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CDP要出好聲~還是要搭配上好的D/A才有可能

CDP裡面的DAC不夠力的話~出來聲音還是可能遜於同價位的DAC

而CDP重要的是精確的讀取~所以才會有純轉盤機器貴的跟新房車一樣的事情發生!!

最後~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在下比較過高品質錄音的SACD中的24bit跟16bit的檔案

我必須說聽完之後我就改去玩黑膠了!!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uglycat wrote:
我是用 Marant...(恕刪)


我DAC用D07X,我朋友就是用SA11s2器材拿來我家ABT後,隔一個禮拜我就買了K07,因為台灣買馬蘭士的器材要等很久,我不想等!而且其中出了一點問題,所以買K07,為什麼?差太多了,Oboe passion一放,一下子就能分辨了,但是D07X在dac的世界裡,已經是六位數的產品了,遇到真正的SACD真的沒比!
Weiss dac 202也是一樣的問題,也試過了,也是六位數的產品,只不過我沒買。
一樣平衡輸出給耳擴跟綜擴,老實說綜擴還要用力聽,用耳機聽細節一耳了然,那個時候還有在玩耳機,耳擴是spl phonitor,耳機是HD800。

MyTek 192?soso而已,這個價位我覺得北極星dac32跟w4s算是我比較認可的,尤其w4s,家裡面要是沒電源專線的可以試試看他,你就知道他的用心。

所以我說pchifi很花錢的!!!
在pchifi上追求音質?無底洞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