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時光飛逝,結了婚搬出家住,來到夜晚相當寧靜的山上居住,2421的電流音此時突然清楚「現聲」,只要打開線控電源開關,那樣的「嗡嗡」聲便清楚的傳進耳朵裡,於是我開始對它感到不滿足。
再換一組喇叭吧,原本只想買對2.0主動式電腦喇叭的我,卻看到很多01的先進分享桌上型的入門被動系統,開始進入漫長的考慮、作功課和蒐集資料的過程。
逛了很多各大音響論壇,突然發覺自己簡直是這方面的白痴,發問的問題也不太營養,連在新手區也乏人問津,我不禁產生了懷疑:「難道只有3~5萬的,才叫做入門嗎?難道沒有錢的人就不該選被動嗎?」
最後,我在01上看見了許多朋友分享「新基因學」Smart 2的使用心得,心想自己小得可以的桌面和超近的聆聽距離,這樣小巧的喇叭正符合我對體積的要求,於是便列入了考慮當中。期間雖然也看見其他論壇對這款產品的「大論戰」,但對於該論壇動不動就以高檔器材為尊的說法,也感到不以為然。
只是想嘗試看看,輕輕鬆鬆的聽個「清楚」的音樂,至於音色,高中低頻等等...專業的術語,抱歉,我沒有那麼厲害,就想要在有限的預算當中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已吧。
於是我鼓起勇氣直接與「新基音學」的謝先生聯絡,謝先生友善而迅速的回應,讓我在領到年終的今天,毫不猶豫的便購入了Smart 2 Plus SE + Smart C和Big Joe 3的組合。

在2421告別我的電腦桌前,以一張照片留念。
這個組合當中原本只有Smart 2 Plus SE是我的正選,Big Joe 3是我在最後放棄購買Pioneer A-209之後做出的決定,原本也有考慮TP30,但謝先生推薦Big Joe 3給我,想說就支持台灣廠商到底吧!
Smart C則是被勸說成功的,原本我認為以我的耳朵應該聽不出加了超高音有什麼差別,後來謝先生建議我可以直接嘗試看看一次到位,於是我便購入了這樣的組合。

新基音學Smart 2 Plus SE + Smart C + Big Joe 3
雖然購入之後相當興奮,但因今天有排定的事所以回到家組好也已經是過十一點的事了,太座早已入睡,也不能開大大聲來Run,但我還是很滿意於這樣組合的「乾淨」聲音,對於低頻需求沒有很大的我來說也算足夠了,特別是聽人聲、鋼琴和吉他方面覺得很不錯。希望它能在Run開來後給我更多不一樣的感受。
雖然超越2421好像不是個很高的標準,但我真的感到很滿足,能在安靜的夜裡,聽著乾淨清楚柔和的聲音,真是件令人感到輕鬆愉快的事。
每個人對聲音或許有不同的標準和感受,但若是要從電腦多媒體喇叭升級,這套新基音學的喇叭真的可以嘗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