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音響空間的討論



玩家極為重視的一環, 暫時擱置純學術派的束縛
能在現實的空間中,融入居家生活便利 & 舒適性 不是罪惡

宅爸約分五類
(1) 一個房間用來睡覺, 可以上網,看戲,聽音樂 主要是 學生/外宿人口 的格局
容易擾鄰, 近場聆聽 or 耳機為主

(2) 建商版制式客餐廳格局 (未客變版本)
最多數成屋應用篇, TV <-> 沙發 旁有餐廳, 擾鄰也是常見顧慮

(3) 因應影音喜好 "客變後" 的空間
e.g 取消一房 or 小和室 放大後的公共空間
空間放大,常見於 7.1 以上的視聽規劃, 但公共空間須妥協若干裝璜

(4) 獨立空間, 專司家庭劇院 or(and) 音響室
非上述的公共空間, 可以是 黑房劇院 的影音專屬空間
透天厝 or 家中剩餘 空房,空樓層 常見的應用

(5) 完全客製化 影音休閒空間, 因需求而產生的另類設計
休閒,影音多功能

(1)~(5) 理論上,越往下越優 (為何優 ? 有利前置作業 Design-in & 器材的發揮 Breath)
每個人的空間屬性不同, 需求更不同
依自己的空間條件, 搭配合宜的器材 玩出一片天.
不論 先天的事前規劃 or 後天的 DRC,調音道具
付費交業者統包, DIY, mixed ..... as you wish

依空間類別分享心得 供後進們參考
2012-10-14 12: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音響空間 討論


宅爸屬於 (5) 類, 分享一下心得
裝璜前, 努力爬文吸取前輩精華 & 融合自己需求

(1) 前後牆放空,少掉兩層反射面 (按 : 立方體共 6 個反射面)
主聲道無牆可靠, 對面也無背牆反射, 空間深度超過 17 m

最後方佈置備用衣帽間,收納冬季衣物,床組套 等厚重,又佔空間物品
一來成為 吸音黑洞 , 二來主臥衣帽間得到有效抒解

(2) 天花板,兩側牆 打破平行
第一,第二 反射音處 點綴 飾樑,飾柱,收納櫃 打亂反射,主司擴散
飾柱使用美觀取向的 "木立方" 建材, 宅爸未大量使用吸音棉等建材, 以擴散為主

(3) 四個角落天花板用"美絲板" 吸收駐波

(4) 聆聽區天花板 junction 內放吸音棉, 阻絕共振傳遞到外區天花板

(5) Front Height 做斜向天花板, 俾單體射準沙發區

(6) 使用皮沙發, 皮茶几 避免使用 玻璃,石材 茶几

(7) 角材固定一律用強化工法, 完工後 做 5~100 Hz Bass sweep,確定裝璜零共振

以上規劃和設計師討論即可完成, 無須專業收費, 影音專業建材花費不多

居家需求 : e 化,景觀,明亮,白色極簡.

供後進們參考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宅爸屬於 (5)...(恕刪)


真是用心!

小弟是(2) 建商版制式客餐廳格局 (未客變版本)
最多數成屋應用篇, TV <-> 沙發 旁有餐廳, 擾鄰也是常見顧慮
沙發靠牆! 哈!後牆反射+TV反射~

宅爸的~前後-空間深度超過 17 m~這一項真是最難的!


dgg wrote:
真是用心!...(恕刪)


Thank you, dgg 兄

lee04017 wrote:
小弟是(2) 建商版...(恕刪)


宅爸發現 Blue-Ray 已經平民化, BD DTS 5.1 音樂粉容易取得 (vs SACD 還是貴族消費)
為免多聲道在密閉空間形成壓力鍋效應 (2),(3) 有渲洩空間 似乎不錯 !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Thank you...(恕刪)



有沒實際測測殘響之類的?

你的空間,少有人能及吧!

羡慕之外,還是羡慕!

ai_0301 wrote:
玩家極為重視的一...(恕刪)


空間問題我覺得除了聲學專家以外
一般玩家還是只能憑人耳跟簡單麥克風來量一下

小弟來分享一下
前陣子無聊用FEM 測試我房間的頻譜圖

假定兩個書架喇叭發出80dB(後來發現80dB太大聲了)

周圍是水泥牆
還有床(設成Perfect match layer)



結論是亂得不行
不知有高人要來指點一下否?
還是...到最後人耳聽得爽就好了?
人耳對頻率的響應我沒有考慮進去....

應該算本徵共振態比較有意義點
不過我沒有去算本徵共振態
當時有在這PO文提到這結果過
有某位大大一直噹我
我就沒繼續弄這玩意了
dgg wrote:
有沒實際測測殘響之類...(恕刪)



不敢當, dgg 兄大哉問,測殘響工具.....拍手測試法

Pioneer SC-57 有幾個工具可用, Direct vs Pure Direct 可比較一下反射音差異
MCACC 處理一次反射音 , 63 Hz 以上駐波 & X-curve 柔化高音
speaker EQ(Symmetry mode 也削 20KHz 以上高音)

突發奇想 就跑 MCACC, cascade 交叉比對


Anthem PBK 對付 SW 駐波, 這個能力強


聽 Densen 的話,則只剩 JL Audio RTA 目視


常參考友站 DRC 家測, 類似大空間的圖形

or 透過 Subwoofer dsp 測量空間低頻響應



畢節望族後裔

希望曹操不要來 .......



stranger4135 wrote:
有某位大大一直噹我...(恕刪)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不敢當, dgg ...(恕刪)


Anthem PBK 的量測也是好亂..
樓主是在半開放式空間量出來的?

他調整後聽感與原本的差異為何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