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隨身聽 聽古典樂搭配的耳機 K702 打趴 K99

訊源是1989~1992年間出產的日製CD隨身聽七款銘機
入手時都是全新庫存貨 都做過電容檢測與保養
多謝西門町的劉師傅了~

1989 sony D-350 16bit 8fs
1990 sony D-99 1bit
1990 sony D-t66 16bit 8fs
1991 panasonic sl-s505 18bit 8fs
1992 panasonic sl-s330 1bit
1998 panasonic sl-sx500 16bit
1992 aiwa XP-3 16bit 8fs

除了偶而讓它們排排坐,方便我拿耳機品頭論足外.
平常是每30天一班,輪流的伺候我的耳朵.
也讓老機器可舒展筋骨,平常就跟我的相機鏡頭一起待在防潮箱裡.
最近入手了canon 7d 過幾天打算來重拍七個隨身聽寶寶的大頭照~^_^~

AKG K702 升級耳機線
a.日本CANARE線身 Sennheiser接頭
b.美國第一大線材廠BELDEN 稀有老訊號線瑞士Neutrik鍍金3.5頭 外層高密度鍍錫銅網+尼龍網

也訂製了2條訊號線 接上耳擴(可兼前級)xcoustic ha1.1

再以有限預算更換MIK-2 電源線(線俓:18mm)+美國Hubbell HBL8215C醫療級公插,瑞士SCHURTER SUTR-4781母插配備. 質量重又粗的電線,差點讓我把擺設位置作變更....

電源線質量:中心導體鍍銀粗銅為42股細銅絲組合而成,總芯線數高達1400多芯 ,深度,層次感表現佳. 遮蔽層多加一層只有高級電源線才有的金屬隔離網遮蔽(可降低EMI、電流震動等干擾達100%) 高頻延伸細膩透明,量能豐沛札實凝聚,Q勁有力.

原本鍾情的就是早期CD隨身聽的老聲音,配上K99聽一陣後又覺得應可以再追求好音質.

但現在出產的耳機音質雖好還得考慮到阻抗高低的問題,且我還預備購入Beyerdynamic DT990-600歐姆.

耳擴這東西實在很難繼續抗拒下去了,帶著2個小毛頭厚著臉皮試聽了幾台後.
最後選擇了蘆洲王'R自行研發的xcoustic ha1.1.

1BIT 原本就擅長詮釋人聲錄音與器樂獨奏. 上耳擴後聽人聲時背景樂音拉深,人聲清晰暖甜.比直推時背景音樂層次更豐富. 鋼琴的聲音聽來稍增了點Q彈少了點銳,尤其小提琴獨奏時的高音變得滑順不帶尖刺....

室內樂與協奏曲與交響曲本是18BIT與16BIT的機器的強項. 上耳擴後時音場變深變廣,音質解晰更佳. 直推時聲音很明顯是糊了一些.

從前用K99 聽一小時是耳朵開始發痛被迫拿下耳機休息~ 現在用K702是要提醒自己一小時時間到,要記得拿下耳機休息~

整體來說音質獲得很大改善,變得很耐聽~
加了耳擴後,耳機比直推時更能發揮功效,音場拉深變廣,聲音有厚度且細膩~
直推時有聲音壓著耳朵灌的感覺聽著聽著不小心就會有煩燥感~

耳機+耳擴+耳機升級線+升級訊號線+電源線.....前陣子不知道瞎忙什麼只做功課沒時間去試聽~

陸續採購完畢後,目前還在RUNing~~ 期待每run in後的最佳聽感 ~^_^~ 也正慢慢享受過程~

許多前輩善用辭藻修飾聽感,可我卻很詞窮.

或許純淨優美的聲音也只適合簡單的形容

只能透過自己的耳朵來心領神會了

音響耳機耳擴線材音樂~~~

都是大又毒的坑啊~~
CD隨身聽 聽古典樂搭配的耳機 K702 打趴 K99
CD隨身聽 聽古典樂搭配的耳機 K702 打趴 K99
CD隨身聽 聽古典樂搭配的耳機 K702 打趴 K99
CD隨身聽 聽古典樂搭配的耳機 K702 打趴 K99
2012-07-16 16:29 發佈
CD隨身聽阿,好久的訊源囉~ 我也還有一台SONY DISCMAN ^^
這一區用隨身訊源聽古典的不多,我想能回的也很少吧~

既然聽古典..我也喜好聽古典,鋼琴、小提琴都有
可以試試SENNHEISER CX281看看。
價格約兩千初而已,給妳參考~
感謝回覆喔~^^
還以為應該沒人會答覆這種問題~
後來去試聽 還是妥協於AKG K99

我聽隨身聽的音質比較習慣
小小投資 大大享受
現在有 PANASONIC SX500 SL-S330 AIWA XP-3

試聽過幾台 SONY的D-250 D-150 D-88 總覺得聽起古典在協奏曲部份 高低音落差太大
有時甚至覺得刺耳
想再收一台SONY的卻一直找不到合意的...

不知道您是否有建議~^^

candyADDyang wrote:
我都用Pansoni...(恕刪)



不建議再找訊源,現有的CDP 使用即可.

因為訊源自帶類比放大輸出跟以往比都不合格

然後強調大推力的元件,跟十幾年前以往的放大元件相比
是完全不同的用料,以前較高成本堆砌放大版模的都沒人做了,

都用集成all in one 元件 .



所以朝耳機修正是對的。


我拿民國86年買的THINKPAD 390 耳機輸出

聽 MPC 撥 MP3 , 真是嚇人的厚實甜美.細節不丟失,

原來我的耳機還可以有這樣的表現


與相近價格家裡現存的機司頭比.....
您好,如同上樓大大所說,我也是建議從耳機下手
這改變聲音最具關鍵的方式,
適合古典的可能要多爬一些文...或者
有時間您可以帶您的CD隨身聽去耳機店試聽看看!!
candyADDyang wrote:
訊源是1989~19...(恕刪)


祝我生日快樂!! ^__^

幾個月後的試聽匹配

耳機與迷你音響系統建置完成

訊源

Sony.Panasonic.aiwa 1989~1992年份的七部經典CD隨身聽(日本)

耳機系統

Xcoustic Lab HA1.1 前級擴大機兼耳擴(台灣)

AKG K702 全罩式半開放式耳機(奧地利)

迷你音響系統

S.M.S.L SA-98E 160w+160w 4Ω 後級擴大機(中國)

Peerless tg9fd-10-83.5" 8Ω 單體(丹麥) 原木貼皮手工全音域發燒小音箱

喇叭線組為購入香蕉插頭自行六角壓接

G.S MONITOR 4.0x2mm 發燒鍍銀喇叭線(德國)

NAKAMICHI 4mm 純銅鍍金香蕉插頭(日本)



除了D350偶而會挑SACD外.每個隨身聽寶寶都很健康喔~
目前還是20~30天就一輪,一台在客廳接音箱給小朋友聽古典樂.
另兩台在房間一台配接耳擴+耳機,一台配接小擴大機+小音箱.
只餵食我那2000多張的原版片,播放都乖乖的沒有問題.
夜深時耳機音箱換著聽,免得耳朵累~~
在痞客幫跟TINA訂作的AKG K702耳機保護罩8月初就拿到,其實就是保護耳機棉不容易髒的一個布套.
因為耳機棉不是單純的圓形甜甜圈形狀,而是有變化的弧度,開版訂作還蠻服貼又防髒,可拆洗超好用.

以下附上的圖片給各位參考~
平時住防潮箱的銘機,輪到使用狀態時,為了防止灰塵與刮傷,且儘量維持機子外觀的完美.
我用投影片作保護遮,摺好所需的尺寸後,兩邊依機子寬度裁切,從後包覆子機子,並在厚度的地方開孔走線.
投影片的重量幾乎不會影響更換碟片時上蓋的開啟.



總是揹著7D帶著孩子到處跑的歐巴桑
哇~你的機器都保養得很棒
老機聽習慣~再去聽現代的訊源真的會有點不習慣說

我手邊的器材 除了 耳機跟喇叭
cdp 擴大機 全是1989-1991的機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