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聽了半年至一年,有天覺得聲音實在不精緻,跑去彰化曉陽路的一家音響店,老闆問我在意品牌嗎?會要求一定要外國知名廠牌嗎?我回答不會。老闆就推薦我買DIVINI TABLE 3,當場也聽了其他一些五萬以下小喇叭FOCAL之類的入門款。


結果是 TABLE3 的聲音很對我胃口,聲音走向很透明乾淨,尤其小品表現得特別好。只要不是大編制在我而言都算夠好了。當然遇到大編制交響,氣勢還是不足。這支喇叭算是他們家最有名的入門小喇叭,可惜網路上資訊很少,整體而言三頻非常均衡,有想入手萬元有找的喇叭滿推薦這款的。萬元左右的聲音這款算是我個人聽過覺得很優的。
用了一陣子,又發現訊源等等問題,索性換數位流擴大機,買了DA&T U1。銀色擴大機賣給了同學,其中也升級過喇叭線、買了腳架、換了幾組角錐玩,後來經過彰南路發現"天樂音響"的招牌,進去一問才發現這家就是DIVINI的製造商。當中換過他們家的TABLE 7落地喇叭,20K左右。



老闆人滿親切的,談起音響也有自己的一套聲音標準。例如:擴散性要夠好,對擺位要求不高。效率不能太低,對擴大機要求和善,聲音基本的質感不能失去等等,TABLE 7小落地聲音走向非常像TABLE 3,但更加厚實。不過說實話卻也犧牲了一些些清爽的味道。
最近這禮拜剛換了DIVINI的 CLASSICAL 12 ,來分享一下



12的聲音比較開放,這款的單體已經不再是 TABLE 系列的單體,不過基本上DIVINI的聲音走向頗一致,都是輕鬆、透明、細節、自然,一台小小U1就推得到很好的動態了。DIVINI近期出的旗艦款RASA還沒聽過就是了。
我還算新手,聽過的系統不多,大概有:
CANTON (中高音突出,卻有點刮耳)、ZINGALI (號角優點就不多說了,但個人覺得不耐聽)、B&W、DYNAUDIO (個人覺得跟DIVINI聲音走向頗相似,但DYNAUDIO凝聚力更好,相對地DIVINI比較寬鬆)、BOSE、Wharfedale (很寬鬆,但我個人覺得有點糊)、ELAC 、FOCAL、CHARIO
大多是在音響店匆匆聽過,也沒有聽過這些廠牌真正高價的喇叭,不過我想以DIVINI他們家喇叭的售價真的算非常超值。其實我偶爾上01爬文而已,從沒發文,會發這篇實在是因為覺得他們家的東西頗不錯卻又沒什麼人討論(但聲音這回事是個人觀感啦),價位平易近人,除了旗艦RASA以外,一些產品都在五萬以下,跟外面大廠牌動不動50K起跳相比,實在很平價,聲音質感佳。重點是我覺得外觀也非常有質感,心想為何不錯的喇叭網路上資料這麼少?
ANYWAY,音樂才是目的,音響只是手段。祝大家聽音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