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組一台客廳的HTPC,用了ASUS的Z68主機板,所以HDMI當然支援次世代源碼輸出及和各種音效的數位輸出.外接的HDMI擴大機是YAMAHA RX-467.另外該主機板也有光纖的S/PDIF輸出.而原舊PC的輸出一直是用外接式USB音效卡(盒)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光纖=>擴大機.
組完後對音質一直有種失落感,我不得不說HDMI音效真的比不上原舊PC,就連新PC的光纖輸出音效音質也比不過舊PC.(當然都是根據個人自己反覆的主觀聽感)最後只好接回原USB音效卡盒.只有要解次世代音效時纔切換到PC的HDMI輸出.查過主機板內建音效晶片是Realtek ALC892.我在想會不會是PC的Realtek音效晶片太差? 但查網上評價又說這款晶片不差.
當然我不會寄望內建音效晶片的DA轉換的類比音效品質,但我的疑問是,就連HDMI及光纖輸出這種數位輸出的音質也不好?比不過外接音效卡的光纖數位輸出音效?聽起來就是比較生冷乾硬刺耳.難道同樣S/PDIF數位輸出的音質也有差別?內建的Realtek數位輸出依然比不上外接的數位輸出?
心得及疑問:
1. 現有PC的內建類比音質依然不夠好.
2. 不止DA轉換過的類比輸出不好,就連現有PC的內建HDMI / SPDIF數位音效似乎還不夠好.仍被內建
音效晶片制約了?
3. 為什麼同樣是數位輸出,內建比起外接,聽起來的音質還是有落差? 尤其是二聲道的PCM 數位輸出時.
不止HDMI的數位輸出差,內建的S/PDIF光纖輸出也不怎樣?難道同樣S/PDIF數位輸出的音質也有差別?
4. 現有PC的HDMI空有高畫質及次世代音源直出,但拿來聽音樂時是個悲劇也沒有其它替代方案?
因為HDMI直出的數位音源還是被內建音效晶片綁住了.消費者沒法替換音效晶片也沒法用自己的音效卡
然後導向HDMI直出.只能自己另外接音效卡(盒)走另一條通道.但這樣一來,HDMI的原本整合所有音源
輸出的美意就不存在了.
5. 若要求發燒的二聲道音樂音質呈現,似乎只能自己再外接音效卡(盒),但次世代音效由於頻寬大,
又不能走S/PDIF,變成音樂及電影要分走二條不同通道.
6. 終極一問:如何替換掉內建音效晶片改成音質較佳的外接音效,但仍可由同一條HDMI線數位直出?
讓二聲道音樂及多聲道電影可以走同一個HDMI通道?
各位朋友你們覺不覺得HDMI數位音質真的不夠好?閒聊一下各位的看法及心得也好.
570 wrote:
亮哥, 你文章中有很多觀念與我認知經驗不符.
你希望能像我這樣, 還是說你打算尋求其它的方法來實現你的理想.
我是單純說出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感想,如果觀念有誤或操作不當,也歡迎大家指正.
提問題是想來尋求其它高手的建議,看看有沒有人,可以在保有目前HDMI介面下,提高PC的數位輸出音質?
畢竟目前很多擴大機都內建HDMI介面,使用PC的HDMI來輸出音效也是個趨勢.但是如果新的介面帶來更糟的音質及聽感就讓人氣餒了.我還在想有什麼改善方式?一樣都是數位輸出,擴大機都是同一台,怎麼音質會有差?
大部份文章都說數位輸出(包括HDMI及光纖同軸)是差異極小的,音質取決在擴大機內部的DA轉換,不過這次的實際聽感是的確有差.說實在也不知原因.
用PC做為音樂的訊源,音質毋庸置疑,以往追求更好音效可以直接換張音效卡,因為玩家還可自選類比及數位輸出方式.但是目前主機板的HDMI音效卻只能被Realtek音效晶片綁住,也似乎無法自己選擇另加音效卡同時併入原主機板的HDMI合併輸出音效. 也就是現在主機板的HDMI音效的可玩性很小,只能被迫選擇唯一方案. 但PC不是天天拿來看電影的多聲道音效,更多時候是聽音樂及游戲音效,如果HDMI的音效不能令人滿意但玩家又無法昇級,這樣PC離發燒等級就還有一段路要走甚至達不到.介面看起來更先進,實質上音質在走回頭路,更糟的是也沒有昇級改善的空間,實在無言啊!

花了錢昇級HDMI擴大機,也花了錢重組能次世代音源直出的PC,結果只是為了好好聽個音樂,卻還是得接回原本的USB音效卡的光纖輸出纔能滿意其音質.我感到有點不值得. HDMI這個介面對音樂音質性來說感覺有點向下沈淪. 雖然我看MyAV / HDClub一干高手玩HTPC點燈的遊戲玩得很高興,但很少人對音質這個問題提出反面見解,偶有人提出問題來,但大家好像不以為意?

你認為PC音效在哪幾個方面的比較聽起來有問題等等
單純比較裝置很有可能是個人聽感問題
重點在於是你覺得"好" 是要多好? 規格還是聽感
很多問題都是跟音色有關
個人喜好的音色就跟音樂一樣
很多時候比較起來
是沒太大意義的
yuu0613 wrote:
我覺得你應該先確認一下甚麼叫"音質比較差"的定義
你認為PC音效在哪幾個方面的比較聽起來有問題等等
單純比較裝置很有可能是個人聽感問題
..(恕刪)
類比輸出還可以測RMAA
但數位輸出怎麼客觀測音質我就不知了?
目前我所提的音質差異主要還是根據主觀的聽感吧!我想知道還有沒有人有相同經驗的?或持反面看法的?
yuu0613 wrote:
重點在於是你覺得"好" 是要多好? 規格還是聽感
很多問題都是跟音色有關...(恕刪)
談到音色,這就是我覺得奇怪的地方,明明HDMI頻寬較大,內建光纖及外接光纖也都是數位傳輸,理應不太受線材影響,應該取決於擴大機的解碼音質,但擴大機同一台,也都是數位輸入,怎麼聽起來音色有差?我前面有說過,明顯比較生硬乾冷.
小弟現在用的是 V667, Yamaha中低階的還擴, 在沒有另外接後級的情況, 你說聲音纖細我絕對贊同
碰到高解析度的音樂聽起來會刺耳我也絕對相信
所以亮哥您說你從USB輸出跟您的系統應該有互補的作用?
(修改一下, 看到您說是用光纖)
小弟我是 HDMI -> V667 -> Emotiva XPA2 -> Polk Lsi9
剛開始換成 88.1hz, 96hz/24bit 的音樂時, 會刺 (儘管Lsi9已經偏厚聲)
本來聲音模式都會放在"Straight" 但高解析度的一定要到Pure Direct才會圓潤
只要經過V667的"任何一個"模式", 聽起來就會刺
44hz/16bit (CD) 的就沒哪麼明顯差異
這部份是跑訊號線而非光纖,
pc--usb線--usb dac--訊號線--擴大機,
也就是,解碼的工作是usb dac而非擴大機。
大大這台
「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剛剛看了一下,
和別人不一樣,有個「光纖out」,
從「usb in」 到「光纖out」
訊號在這台機子轉了一回改變了什麼呢?
這應該是大大要的答案吧!
不知大大的新主機有沒有「光纖out」,
如果有不妨試一下
pc--usb線--「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光纖--擴大機,
及
pc--usb線--「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訊號線--擴大機,
及
pc--光纖--「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光纖--擴大機,
及
pc--光纖--「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訊號線--擴大機,
及不經過「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
pc--光纖--擴大機,
看聲音有沒有不一樣,那一種比較好,
最終再和
pc--hdmi--擴大機比一下!
我猜測,音質會好的原因在於「Creative USB Sound Blaster Digital Music SX」這台機子。
----------------------------------------------------
回頭看一下自己的回覆,
答非所問!!!
我推測的答案大大已經寫在標題了!!!!!
嗯!
最終補一下重點吧!
看電影的音效和聽音樂的音質
二者並非相容!!!
這是本質的問題,不是器材的問題!
音效卡上hdmi輸出的好沒錯,我有用過華碩的hdav那片三年,聽起來就是
比顯卡或主板輸出的音質好,聲音比較明亮,不像內建的,感覺有的細節
部份比較不清楚,不過hdmi不管內建還音卡的,的確都是偏解析不是偏暖的
真要用電腦聽音樂看電影,還是得分兩個系統,聽音樂就外接dac和兩聲道專門聽
看電影就用hdmi那樣,如果真的有hdmi輸出又要溫暖的,
那可能你整個設備線材有的沒的都要調音調成暖的,那要花上不少時間和錢,
但是那種感覺可能看電影又覺的怪怪的,至於廠商要賺錢,當然也不會把這兩
種特性的東西整合在一起,看華碩的產品線就知道了,聽音樂的有一種
看電影的又另一種,兩個裝在同一台電腦,聽起來就是不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