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圖文版:【分享】Pioneer SC-LX85 環繞擴大機 - 前言)
說起 Pioneer,就不能不提到KURO系列的PDP
當時KURO以絕佳的純黑的表現作為賣點,與現在JVC在劇院投影機上的訴求有幾分相似,不僅是黑色夠沉,色彩的表現也是一流(附帶一提,KURO在日文的意思就是指"黑",有請Google老師翻譯)

Pioneer KRP-600A
可惜遇上金融風暴,高價位的KURO系列銷售量不佳,造成顯示器部門虧損連連

不僅顯示器市場,Pioneer也生產車用電子商品,當時萎靡不振的車市,自然也連帶影響到Pioneer的整體營收,最終只得放棄顯示器部門,斷尾求生,回歸Audio市場
(當時的新聞稿,Pioneer結束PDP相關業務)


也許是近年來Pioneer在其他領域表現亮眼,許多人可能遺忘了,其實Pioneer是一間由Audio產品起家的公司,走回Audio其實並不讓人意外,2010年推出的環繞擴大機 SC-LX83 在各大媒體評比屢創佳績(美規型號SC37,C/P值極高的機器)

SC-LX83在30萬円這個級距頗受好評
2011年,Pioneer發表了SC-LX85、SC-LX75
(~9チャンネル同時ハイパワー出力を実現し、AirPlay、DTS Neo:Xにも対応~ 新Class D「ダイレクト エナジー HDアンプ」搭載AVマルチチャンネルアンプ2機種を発売)
與LX83較明顯的差異是內建後級從七聲道改為九聲道、DTS:Neo X 擴張聲道技術、AirPlay以及iPad用戶期待的 iControlAV2,另外在數位流方面也有所加強

Pioneer SC-LX85
Pre-out部分開箱後再來測試看看,希望有改進LX83前級輸出只做半套的缺點

( LX83雖號稱9.1 Pre-out輸出,卻僅內建四顆AK4480 DAC,總聲道數為八聲道,所以無論有無外加後級,都只能做到實體7.1聲道輸出,9.1以上是開啟虛擬聲道方式達成,類似問題也發生在YAMAHA RX-V3067上,11.2情況下外加後級只能用在Presense聲道, F-Presense與F-LR聲道共用Pre-out輸出又是哪招?

前陣子本打算換換口味,兩台機器也在清單之中,仔細研究才發現原來事情並不單純 ...
原本就打算使用內建後級的玩家請無視以上抱怨,兩台都是優質的機器,但若想將這兩台機器當成純前級使用,就要注意自身使用方式與該機器的前級輸出部分是否合拍
繼LX83美規型號SC37在世界狂賣的熱潮,LX85當然也有美規型號 - Elite SC57,但這次SC57卻拔掉前代SC37配備的無指向性遙控器 CU-RF100-U,改為選配


無指向性遙控器 CU-RF100-U
因為在Presto的視聽環境,音響器材並不在前方,購入Pioneer的擴大機就是因為除了iControlAV2這類wifi遙控軟體外,還配備了無指向性遙控器,實用度大大上升,既然SC57已經將無指向性遙控器改成選配,加上關稅、水貨風險等等考量,SC57的C/P值又下降了不少(kakaku一下CU-RF100-U的價格)
仔細思考,最後還是決定入手SC-LX85 台灣Pioneer公司貨囉!
-開箱-
(網誌圖文版:【分享】Pioneer SC-LX85 環繞擴大機 - 開箱)
環繞擴大機這類商品的上市日期一向沒個準,印象中很少有確定日期,頂多寫幾月上市(厲害點的就加個上下旬),對於急著購入新機的人實在不太方便,各家廠牌好像都差不多,公司的回應也是不清楚、不確定,購入(10/13)SC-LX85到這篇文章完成(10/17)已經數天,Pioneer台灣官網仍然還沒看到LX85相關資料(update:2011/10/19 Pioneer 更新官網資料,SC-LX85出現囉!)
不清楚發售時間,也就沒提前預定,發現台灣開賣後去電詢問經銷商,得知首批已完售,隔周才會再到貨,不死心,再多問幾間,最後店家幫忙調到一台,隔天到貨


白色外箱,與LX83相仿

各大廠的認證及授權標籤,AirPlay及各項Apple產品也名列其中,蘋果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開箱!


保麗龍塊包覆機器本體使其懸空於箱子中間,避免碰撞,畢竟是精密機器,運送中有個閃失就麻煩囉

配件排排站

棄SC57轉投LX85懷抱的原因之一的就是這支無指向性遙控器 CU-RF100
以環擴遙控器來說,重量不輕,個人感覺握感、質感都不錯,無指向性的特點使用起來真是輕鬆愉快
(這是器材不在前方,使用IR遙控不便的同好才能了解的啊


CU-RF100 的接收模組,看到後方的IR OUT,可用來接駁其他機器,一同達成無指向性的操作環境

遙控器需要四顆電池提供運作時的電力,這是內附的Toshiba電池

小心翼翼的把機器抬出紙箱


機身質感改為金屬髮絲紋,與LX83的鏡面有著不同感覺,倒有幾分YAMAHA Z7/Z11的味道
可以看到新增的聲道擴張格式DTS Neo:X,以及THX Ultra2Plus的認證標籤

照慣例,擴大機開箱屁屁照一定要來一張
數位正夯,雖然插孔滿滿一大堆,用到的卻不是很多(HDMI插滿了倒是真的


PRE OUT輸出孔位,配合PRE-AMP模式,買來當成純環繞前級使用也無不可
(Presto本身就是


HDMI 插槽,總共七進二出,雙輸出對於有多台顯示器或投影機的用戶非常實用


內建九聲道自家研發的D類後級,前代LX83的ICEpower後級已經成為歷史
有些用戶較在意這邊的改變,不過Presto打算做環繞前級使用,所以影響不大
實際聽感這顆後級表現並不會輸前代ICE Power喔(雖然只接上去一下子,以上純屬個人感覺


網路線孔,網路應用是LX85的一大賣點,舉凡iControlAV2、AirPlay、數位流播放、MCACC資料輸出、網路電台、韌體更新...等等,都離不開網路的應用

12V Trigger,作為後級連動訊號輸出之用,兩台後級、兩個孔位剛剛好

RS-232C,用來接駁遙控器接收模組CU-RF100,下方則是接收模組的電源供應處

Advanced MCACC 多聲道自動音場補正系統使用的麥克風,可玩性很高的一套自動音場系統,細部參數之多,絕對讓劇院迷們愛不釋手

-心得-
(網誌圖文版:【分享】Pioneer SC-LX85 環繞擴大機 - 心得)
以往大家對Pioneer擴大機音色的印象多為清亮型,低頻少了些,偏高解析度的聲音,對於有低音偏好的玩家來說,口味稍嫌清淡了點,要暴力厚重會選 Denon,硬派骨感風格則是Onkyo/Integra,喜歡誇張的DSP環繞效果當然非YAMAHA莫屬,Pioneer這幾年就顯得中規中矩許多,所以一直沒有列入我的選購清單,倒是把其他三家廠商的機器玩過一輪

LX85同時包含AIR ATUDIOS MONITOR及THX Ultra2Plus認證,有認證是不錯啦
但也別太過度迷信,畢竟認證不是絕對,實際表現還是要看空間、器材搭配來作調整
但自從SC-LX85進駐後,Presto對Pioneer的音色改觀不少,有別於以往高瘦的清亮音色,新世代Pioneer擴大機在聲音質感方面厚重扎實許多,內建的D-Filter模式切換,搭配MCACC的細微調整,簡單幾個動作可以變化出許多不同的聲底
(實際使用前還覺得D-Filter這功能大概沒什麼用,又是一個廠商的噱頭


D-Filter內建三種主要模式 - Denon、Onkyo/integra、Pioneer(以上誤

SLOW模式適合音樂鑑賞、較接近Denon厚重的暖聲底,SHORT聽起來有Onkyo/integra快速且剛硬的味道,SHARP模式有著前代Pioneer的高解析度質感(個人認為這些模式以及後面會提到的各類虛擬聲道、DSP模式,頗有針對其他廠商而來的感覺,有競爭對消費者是好事!)
前代頗受好評的HI-bit32 位元擴增技術當然保留下來,能將訊源升頻至192kHz/32bit,目前來說也是業界最高,不管是多聲道電影還是兩聲道音樂,Hi-bit32都可自由開啟,獲得更為細緻的音質

記得從AUDIO PARAMETER選單中開啟 Hi-bit32 功能
聲道擴增技術新加入DTS Neo:X,當然Dolby的IIz也包含其中,看個人需求、喜好去做切換,YAMAHA先前推出虛擬上方音場,現在Pioneer的虛擬聲道也不惶多讓,分別有「Virtual Height」、「Virtual Surround Back」、「Virtual Depth」三種模式,這邊說明一下,Neo:X、IIz、Audyssey須裝設實體喇叭來達成Height、Wide擴增聲道,裝設實體喇叭效果好是必然的,但不是每個人的空間都有辦法裝設十多支喇叭,這時候就可以開啟虛擬聲道來達成類似的聽感,實際開啟V.SB聲道,環繞包覆感增加許多,效果非常不錯!



裝了一堆喇叭,調整相對也繁瑣不少,Pioneer獨家的Advanced MCACC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Advanced MCACC 先進版多聲道自動音場補正系統,搭配 Full Band Phase Control 全頻段相位控制技術,是目前Pioneer的兩大特色,有了這些自動調整技術,即使沒有專業調音工具,家庭劇院也能發揮一定的效果(有玩過A.MCACC的用戶應該了解,若要細玩,A.MCACC的手動調整部分應該可以出書了


Pioneer擴大機的兩大利器 - Advanced MCACC、Full Band Phase Control
對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支援也是業界最高,iPhone、iPod、iPad、Android都在其支援清單之中
(iControlAV2 for iPad、iControlAV2 for iPhone/iPod、iControlAV2 for Android)
這邊不得不為Pioneer拍拍手,當其他廠家還在iPhone上打轉、或是準備進入Android時,iControlAV2早已進一步躍升至iPad的大畫面,操作性也是目前用過最流暢的,不僅止於擴大機,Pioneer自家的BD Player也可藉由iControlAV2來操作

透過iControlAV2來做簡單的MCACC或是EQ設定

FULL BAND Phase Control、PQLS、虛擬聲道等等細部功能也可藉由iControlAV2設定
沒有iOS/Android裝置也沒關係,還有 AV Navigator 這個軟體,可以在PC上設定擴大機的相關功能,這個軟體也有iPad版本(AV Navigator for iPad),不用說,當然也是免費附贈囉


AV Navigator for iPad 版本

自動線上下載對應機型的說明書數位檔,完全發揮iPad在電子書方面的強大功能(貼心


AV Navigator for iPad透過區域網路下載儲存於擴大機上的MCACC參數資料,更可透過此軟體做更細微且快速的調整
另外也支援Apple AirPlay無線音樂串流,如果裝置不支援AirPlay也有其他方案,透過Pioneer Air Jam走藍芽途徑也可達成無線撥放的目的,以往是YAMAHA、Onkyo/integra、Denon用家的我,看到這些軟體,也不得不佩服Pioneer的確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工夫,讓裹足不前且封閉的AV擴大機市場加入了新的元素、活力
以上是目前換機後令我印象較深的功能,官網也只是初步介紹,其實還有很多細部功能沒有提及,有其他心得再陸續上來分享

P.S: 真的有興趣的玩家可以下載SC-LX85的說明書來看,會比官網介紹詳細很多
以上文章同步分享於:小豬電影院 -..-
【分享】Pioneer SC-LX85 環繞擴大機 - 前言
【分享】Pioneer SC-LX85 環繞擴大機 - 開箱
【分享】Pioneer SC-LX85 環繞擴大機 -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