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的監聽喇叭, 也忠實的反應 DAC 訊源輸出表現, 於是心中的小惡魔又開始蠢蠢欲動, 由於自己的耳朵音差的關係, 右邊喇叭必須小降個 0.5db 音場才不會歪一邊, 加上也有耳擴的需求, 索性就瞄準 Pre-Amp、DAC、耳擴 三位一體的一體機當作購入目標, 有了先前 HA-1 的耳擴的表現, U1 的 DAC 部份也有不錯的評價, 隨著谷津 HA-2 公佈, 感覺就像量身打造的機器一般, 暗自囑咐, 或許有著獨立 Power Box 的 HA-2, 會是一款值得期待的選擇。
不過 HA-2 歷經多次的跳票, 不管是為追求好聲電路的屢次修改一直到後來耳聞的包裝木箱延遲, 不知不覺, 也從聖誕節禮物變成 2011 年春節年貨, 中間漫長的等待過程中, 不是沒有去聽過同一個價帶的國外廠機, Mytek96、Benchmark DAC1、Lavry DA11 自然都是座上賓, 也變心過, 只是必須更換 XLR 平衡線材或者是透過轉接頭的 RCA 訊號線連接方式, 額外的支出和加上超出原本預算的價格, 讓小弟卻步, 最後還是決定回到初衷, 靜心等待 HA-2 的上市。

26 日早上, 突來電話鈴聲, 把小弟從睡夢中給吵醒, 強忍濃濃的睡意, 下樓從宅配大叔手中接過沉甸甸的紙箱

由於谷津為了趕在春節前出第一批貨, 使用說明書還來不及印製, 音響的老闆還手工寫下注意事項以及簡易使用說明

挪開紙張和說明書, 裝著 HA-2 的木箱靜靜躺在箱中, 邊框的泡綿緊緊的將箱子固定在紙箱的正中央, 避免在運送過程中沒預警的碰撞而造成木箱本體的損傷


木箱上印著谷津的 Mark 以及 HA-2、XP-200, 看來這系列的包裝, 應該都會採用這個木箱包裝

抽開保護的泡綿, 木箱本體終於完整現身, BEHOLD !!!!

木箱是用螺絲固定, 要先取下鎖在箱子四個角落的螺絲, 才能夠打開上蓋木板 (0006, 這大概是我買過有編號的產品中, 最前面的一次)

塵封許久的 HA-2, 終於開光了, 有高級洋酒盒的感覺 XD



泡綿沿著機身的外型裁切, 用類似三明治的架構, 緊緊的包覆住器材本身, HA-2 主體和 Power Box 穩紮的疊放在箱中, 谷津對於包裝的用心, 在這些小細節中一覽無遺, 質感自然不在話下

除了器材本身, 包裝內容物還有電源連接線、遙控器以及小黑線, 黑色壓克力材質構成的遙控器, 造型簡單大方, 按鈕的觸感也不錯, 不過就是太容易沾指紋了, 屆時應該會找個保護套來包覆

如同先前 HA-1 的設計概念, HA-2 主體的底部, 提供了各種功能切換開關, 使用者可以針對自己的使用需求來做調整, 從圖片中也可以看到機殼的作工很細, 銜接的密合度非常高, 機器的四角也黏上防震用的橡膠墊

中央設定開關部份, 提供使用者對 OUTPUT SELECT、OUTPUT MODE、ANALOG FILTER 以及 BIAS 來針對自己的使用系統做調整

HA-2 這回使用 Tenor TE8802 當作 USB 接收端控制晶片, 切換到 FULL 模式的時候, 在作業系統中可以隨插即用來處理 24/96 的訊號, 如果是要處理 24/196 的訊號, 除了將開關撥到 HI 模式之外, 必須安裝 CPL 驅動程式, 不過目前尚未支援 Windows 7 x64, 使用 64 位元作業系統的使用者, 如果要使用 USB 來連接 HA-2, 目前只能處理到 24/96 的訊號。
不過在 Windows 7 x64 的環境下使用 foobar2000, 並無法直接使用 ASIO 的方式來播放音樂, 選擇 WASAPI 也是破音連連, 畢竟微軟的 USB Audio Device 已經幾百年沒更新, 對於新晶片的支援度不佳造成週邊辨識錯誤而演伸的問題 (誤認為 SPFID 裝置), 對谷津而言, 算是非戰之罪, 這個部份只能希望 GALAXY 儘快提供 x64 版本的驅動程式。不過如果使用者在想不重灌其他版本的作業系統或者直接透過光纖/同軸來傳遞訊號的前提下, 仍然想透過 USB/foobar with ASIO 的方式在 x64 的環境下播放音樂, 提供大家一個暫時的處理方式, 就是透過安裝 ASIO4ALL 來解決 (教學請點我)。


依照慣例, 上機之前當然得來個疊疊樂

然後先將使用不到的 RCA 接頭, 用 TELOS RCA 金屬保護蓋 (鐵弗龍版) 蓋起來, 減少不必要的雜訊, 不過平衡輸出的部份就暫時沒轍, 似乎很少有 MINI XLR CAP 的資訊, 谷津沒能提供保護蓋有點點小可惜 (塑膠防塵蓋也好咩 ~)

迫不及待的把線材接上, 插上電源的那一瞬間, 心中感動的莫名異常, 就是那個光~~~ (藍色代表啟用耳擴功能, 輕輕觸碰 Power Box 前面版中央的 STANDY BY 圓圈圖示, 會聽到繼電器切換的聲響, 谷津的 Mark 由藍轉紅, 這時改由後方的類比輸出孔位將訊號送出)
谷津這回為了在有限空間塞入各式各樣輸出/入端子, 大膽的使用了 MINI XLR 平衡輸出公插座 (類似輸出的 DAC 只看過 HRT Music Streamer Pro), 如果是要搭配 X-200 後級, 使用谷津提供的線材應該也沒什麼好煩惱, 如果考慮走平衡輸出到其他器材, 或者是直上監聽喇叭, 勢必得從 Mini-XLR to XLR 訊號線下手, Mini-XLR 公母插頭目前的選擇不多, 有推出相關產品的公司, 不外乎就 Neutrik、Oyaide 以及 Canon (台製版本), 廠線就更是少見, 目前也只找到 Cardas 客製給 HRT 的線材, 想要使用這類線材連接器材的使用者, 可能得多費些心思在搭配上頭。
另外有點點小遺憾的就是 HA-2 的 USB 連接埠是使用 Type-A, 而不是普遍備用於設備端的 Type-B, 對於想玩線材的使用者而言, 像是 Audioquest Carbon USB、 Wireworld Starlight 5 大概就沒有機會嘗試 (似乎還沒看到 A-to-A 的版本), 比較好取得的大概就只剩下像是音樂黏土、Furutech GT-2 有提供 A-to-A (谷津張老闆似乎也有意思生產該公司專屬的 USB 訊號線, 避免使用者使用不符合規格的線材, 造成作業系統無法正常辨識 USB Audio Device), 雖然有想過中間加個獨立供電的 NEC USB Hub, 不過普遍 1xType-A to 4xType-B 的產品都是用來讓多台電腦共享單一 USB 週邊的轉接橋樑, Upstream 跟 Downstream 剛好反過來, 坊間也有 USB AM(公) 轉 BF(母) 的轉接頭可以接在 HA-2 的 Type-A 上頭來提供 Type-B 接口, 不過多一個轉接點對數位訊號的影響如何, 目前也沒法子評斷, 畢竟還沒試過, 反正 USB 線材的更換, 尚未排入計畫更新計畫中, 目前也只想好好享受 HA-2 所帶來的音樂, 過陣子忙個段落, 再來和大家分享 HA-2 的 DAC 以及 耳擴 的表現。
原文刊載於 : [開箱] 谷津 DA&T HA-2 (Pre-Amp、DAC、耳擴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