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小弟一直以來都很愛看電影,前幾年更是熱愛到買了四千多塊大洋的X-FI XtremeMusic。
然後在去年買了MX5021。效果很不錯,平民階層的高檔貨。聽音樂是真的很不錯。
但胃口慢慢被養大,發現自己在娛樂上,偏重電影加上遊戲。尤其到後來。我更是一邊
打WOW 25RAID。一邊看DVD電影。(有被點名出團動作慢半拍)
打巫妖王總是掉下懸堐XDD,要不就是讓黑水變大的害群之馬。差點被RL 說

【橘斧你出局了!】

以上只是題外話。四月份剛好發了份績效獎金。趁這時候來看一下5.1喇叭。
因為MX5021 2.1喇叭是適合聽音樂。而玩遊戲、看影片還是需要5.1喇叭支持才算完整。
難怪我的RAID反應都有點慢慢,原來是喇叭的關係..
看來看去就Z5500最平價,小弟不是Hi-Fi者,只是稍微講究點而已。
所以z5500已經很符合我的口袋跟需求了。在上去就等5年後吧..

上上週高高興興的去台北NOVA硬是抱了一台回家。好險我有多問,價格從12000到9000的都有
最後我當然是抱走9000囉!!不過最近Z5500倒是賣的很不錯。蠻多家都缺貨中。網購也缺貨。
我抱的9000還只是最後一台,下次到貨要等到八月了。


好了廢話不說,相信各位稍微有研究喇叭跟音效卡的大大們應該知道一件事情。 Z5500這顆喇叭
需要數位輸入到該解碼才能發揮它的功力。問題是XtremeMusic並沒有光纖輸出阿!!!

證據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無奈的我卻已經買條玻璃芯的高檔光纖線材只好接到難聽的內建音效卡上ALC888。
不死心的我到處爬文,才得知,原來XtremeMusic有支援數位輸出,但是要買轉接頭。

證據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第一顆頭是3.5mm耳機孔 + 數位 (Digtal) I/O 做成的三合一接頭
但是僅僅支援數位同軸去做數位輸出,無法使用光纖輸出,這對小弟來說
實在有點不太滿意。雖然數位同軸也可以做數位輸出。但是跟光纖比起來。光纖的解析度還是
比較大。有關光纖跟同軸稍後晚點小弟會補些資料(註一)

好吧。小弟就去買條數位同軸加3.5mm轉RCA的接頭回家聽了。

上禮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小弟又查到X-FI卡上的S/PDIF輸出,竟然可以外接光纖子卡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已上圖片取自某網站,若有侵權請告知=======

但是要價不便宜,喇叭加線材小弟已經覺得超過預算。實在不敢下手
失望的我只好又到處爬文。





說那麼多廢話終於要進入主題了

小弟在國外網站上查到,創新未來的X-FI卡上都做有外接的PIN提供外接模組
國外好心網友提供了腳位圖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大家仔細看到了嗎? PIN 1 - 10 就是做DIGTAL I/O的PIN角。
若能使用光纖發射頭自己焊接接到這腳位應該是可行的。上網爬了文發現有網友確實有改裝過
但很少少到不行。小弟特地發各改裝文讓大家了解一下。未來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自行DIY


首先準備以下,光纖發射頭 型號:TX178A 附上腳位圖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上述圖片轉自 TOSHIBA DATASHEET TX178A

網路搜尋一下即有(我跑遍光華都沒賣,最後是網購買到,一顆80塊)

所以在看到創新未來的腳位圖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很明顯只要接 1(VCC_5V), 3 (GND) , 9(S/PDIF OUT) 號角即可輸出

話不多說開始準備下列
線材+5 PIN的Connect (圖片為10 pin 因為找不到5 pin 就買10pin)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10 PIN Connect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光纖發射頭 TX178A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打開保護套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開始焊線 (焊工不好請見諒)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接好線材(為什麼準備紅色結果接的是黑色;x; , 因為紅色太短了;oq;)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焊在10PIN 的Connect 注意看喔 由左邊到右邊是1,3,5,7,9 上述說到只要1,3,9即可
所以可以看到我焊在1,3,9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完成圖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包上絕緣膠帶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這邊也要避免短路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接到XtremeMusic的S/PDIF I/O 的PIN上 (忘記拍圖)
開機!!!! 看!!! 光纖發射頭發出光線了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補上一張射在地上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補上一張沒用閃光燈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接上光纖線材,上面那條是3.5mm轉RCA 數位同軸,下面晃來晃去就是改裝的光纖線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再拍張特寫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開始播放影片,測試影片是太空戰士-聖子降臨,有看到Z5500正確解碼Dolby Digtal的字嗎
改裝成功

極罕見的X-FI音效卡改裝,讓你不用買子卡也能擁有光纖輸出


改裝完成之後,因為我的數位同軸還接在上面我就測試同段影片的兩種聲音感覺。
在相同音量格數上來講。

1.光纖聲音 >同軸
2.光纖清晰度>同軸

但是差距並不會很大。若數位同軸打100分的話。光纖就是110分。不是說數位同軸不好
只是光纖還是稍微好一點。但有可能是我的3.5mm轉RCA再轉到數位同軸的差距吧
曾經有位音響達人說過

【多一條線,就等於多一隻鬼】(有內鬼,終止交易)

若真要比較應該是直接數位同軸輸出在做比較啦...

以上是小弟最近的心得,因為有關音效卡的文章真的太少了,爬了很久才有這些內容。
希望有興趣者一起討論。另外就是上述改裝小弟只是試驗階段。確定可以之後。最好還是買各
PCI檔版把光纖發射頭鎖在上面比較好,千萬別像我一樣晃阿晃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喔

ps.我不是創始者,我只是爬文然後使用圖片來分享給大家而已!! 此方法已經公開很久。
2010-06-08 12:51 發佈
我有個疑問,就是版主說要補充的 註一
S/PDIF不都是數位訊號嗎? 光纖和同軸出來的結果,光纖會比較好嗎?
假設同樣是48K訊號,傳輸到接受端,經過dac解碼出來會不同?
http://alex-tsai.blogspot.com
註一

關於同軸 vs 光纖 到底那各聲音好
這各一直都被拿來討論

比較公平說法
光纖聲音較冷、清晰,適合看電影
同軸聲音較暖、厚實,適合聽音樂

所以各有所好那小弟爬了一下文轉自一些文章給大家參考參考
這是香港某音響專業人士所做的訪問
內容提到數位同軸vs光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以下是轉文不代表本人立場====================

幾乎每位元發燒友在玩音響的過程中都會碰到由線材而造成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非常有趣。例如:傳輸數位音頻信號的導線是用光纖線好還是用同軸線好呢?一套音響器材中,花在線材上的錢應該占多大比例呢?昂貴的線材就一定能夠改善音質嗎?音箱的雙線分音有意義嗎?信號線有最佳長度嗎?

對於這些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筆者帶著這些有趣的問題,在香港本年度的高級AV視聽展上,在別超國際集團行政總裁周永雄先生的陪同下,專門請教了以生產線材而聞名世界的范登豪先生。范登豪先生在回答這些問題僅僅是一家之言,但是他的言談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值得廣大讀者一讀。

范登豪先生之所以會做上音響這一行業,純粹是因為自己的愛好。年輕的時候,為了更加瞭解電子學和物理學,范登豪先生專門去學習了這兩門學科,念完書以後曾去研究電子迴旋加速器,後來又進行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事情,到最後,還是回到自己的愛好上。

實際上,在范登豪先生的職業生涯中,他從事過很多職業,做過記者,也做過音響器材的評論員,試機器寫文章是一個行家,還做了13年的專業攝影師。其實,這都是關係到自己的愛好和專業,以及尋求真理。

對於重播音樂,范登豪先生認為還是要從高保真的角度來考慮,最好還是盡可能地還原真實的信號。在下面的范登豪先生的言談中,相信大家不難看出這一點。

問:對數碼信號而言,光纖線與同軸線相比哪樣更好?

范登豪先生(以下簡稱“範”):目前,最好的傳輸數碼信號的線材是多模光纖線。由於很多光纖線的接頭做得並不好,接頭不好,接觸當然就會有問題,所以,為了省錢,很多人都轉向使用同軸線。實際上,那些專業的錄音棚已經大部分都用上光纖線來傳輸數碼信號了。通常那些最好的光纖線都非常細,很難做好接頭,因此一些便宜的光纖線是用尼龍來做的。就光纖線而言,它的頻寬要比同軸線寬得多,當然,好的同軸線,其頻寬對音響來說是足夠的,而一般的同軸線頻寬是不夠的。另外一個好處是用光纖線可以使兩台機器之間沒有電接觸,不會因此而產生“哼”聲,同時電磁干擾對光纖線不起作用。

問:現在市場上同軸線普遍比光纖線貴,並且很多發燒友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同軸線來改善聲音,而不願意選擇光纖線,對此你有何看範:目前,在很多人的思想範圍內還是停留在電子學的時代,因此會影響消費者在購買時所作出的決定,但是,從長遠來看,光學比電學更有前途。

問:那麼按照這種趨勢,你會大量地生產光纖線嗎?
範:目前還是集中做金屬的信號導線,金屬的信號導線還是市場的主流。光纖線目前主要還是應用在高科技領域,當消費者轉向大量使用光纖線以後,公司也會根據市場需要作出調整,但目前主要的精力還是花在金屬的信號導線上。
問:發燒友在購買線材所花的費用同整套系統相比,應該占多少為合理呢?

範:大概應該花去整套器材費用的20%,要是你瘋狂的話,那麼就占30%吧,這是最高的,別花太多的錢。這是我作為一個音響評論員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而不是作為一個商人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真的願意在音響上花更多的錢,那麼你可以將錢花在功放、CD機、音箱上,聲音也是有很大改善,而不一定非要花在線材上。只有在一個情況下是值得多花一些錢的,就是你買的線材是真正耐用的,有些線材會在出廠兩三個月後就出現衰老現象,如果線材是好的話,它可以用好多年,你可以繼續換其他器材,而不需要換線材。

問:現在很多音箱都採用雙線分音,發燒友在選擇線材上,會選擇某些線材來傳輸低頻信號,又會選擇某些線材來傳輸高頻信號,那麼範登豪是否有生產一些專門的線材來分別傳輸低頻與高頻信號呢?

範:就線材本身來說是不會分低、中、高頻的,一根好的線材應該對低、中、高頻都能很暢通地傳輸,而不應該只是傳輸信號的某一部分。不過,線材有一樣是共通的,就是直徑越粗,流過的電流就越大,在低頻電流比較大的情況下,連接低頻的線材的直徑是粗一點好,沒有一根線材只適合用於傳輸低頻,也沒有一根線材只適合用於傳輸高頻。

問:目前線材有很多秘訣,也有很多設計的方法,包括:使用的材料、編織的方法,還有絕緣材料的使用,最重要的是哪方面?

範:傳統上全部線材都是用銅來做的,就銅線來說,在製作的時候,還沒有成為銅線的時候就已經受到污染了,也有一些銅線是很乾淨的,因此在線材還沒有成型的時候,材料是否已經清潔乾淨就已經顯得很重要了,單支純銅線最難搞得好,它非常脆弱,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改變自身的物理結構,因此,好的線材最好是用多股線構成,還有就是用環保的、不會污染環境的材料將線材保護起來,使到線材更加耐用,就銅線來說,便宜、容易生產是它的優點,但是銅線也有很多的麻煩和毛病。
    因此,范登豪開發了純碳纖維信號線,其實呢,很多的音響評論員對純碳纖維信號線有一種偏見,就是純碳纖維信號線是有阻抗的,沒有阻抗的線材才是好東西,阻抗越低就是越好,實際上,阻抗低只是線材的一部分,而不能只是說阻抗低就是好東西,有很多線材的阻抗都很低,但聲音卻很差,雖然純碳纖維信號線有一點阻抗,這點阻抗只是衰減了一點點的信號,其實損失這一點點的信號對音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在長期的觀點來看,什麼才是好的線材,在化學上越是穩定的材料就越好,那麼碳是最穩定的。

問:現在市場上的線材價格有幾百元的,有數千元的,也有上萬元的,那麼是否越貴的線材就越好呢?

範:我絕對不認為高價的線材就一定比低價的線材好。就範登豪的產品線來說,有一款最貴的線是在歐洲生產的,即使在全球,也只有在歐洲的一個工廠、一台機器在一個非常清潔的環境下才能生產出能夠滿足到我要求的線材,這種線材,製作的費用已經是最高的了,要是有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公司告訴你,他有一款線材要比它貴三倍,貴五倍,甚至貴十倍,不管多少倍,那麼就要你用你的知識去判斷,它到底貴在哪里,到底有些什麼特殊的地方,到底值不值得。

    其實,在選購線材的時候,千萬不要被線材的價格嚇倒你,別以為付出得多聲音就好,實際上這是不成比例的。買線材的時候千萬不能光看一個因素,還要看很多不同的因素,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到底耐不耐用,它給你的素質到底能堅持多久,因為有很多線材在開始的時候很好,但是衰老得很快,但是你不一定察覺,當你再找一根線材接上去以後,才發現原來變化這麼大。舉一個例子,北京烤鴨的價格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有人說,某處的北京烤鴨比正常的要貴十倍,那麼你能否吃出十倍的感覺出來呢?這是不可能的。

問:那麼對於線材的好壞,你們是通過儀器去測量還是用耳朵去聽呢?

範:很少用儀器,最寶貴的儀器就是人的耳朵,我只要聽一聽就能知道線材是怎樣生產的,當然不是很多人能有這個經驗,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去看這個線材,其中有幾個重點特別是要瞭解的。當將線材剖開以後,你就可以看到真實的情況了,以同軸線為例,當你看到的線材防干擾的編織銅網很粗,網格很大,那麼這根線材就有問題了。如果線的外包皮是用PVC來做的話,那麼這個線有問題。生產一根線是不難的,有機器,再加上一點知識就能生產出線材,但是生產出好的線材是很難的,需要很多知識。例如:對電子學、物理學、電聲學、化學都要懂,有非常多的學問。

問:在發燒友中有些是去買成品線的,有些是去買散線回來自己焊接的,那麼兩者之間有何不同呢?

範:焊接一根線看起來很簡單,不過焊接是一門藝術,懂的話很簡單,不懂的話很難,而且出來的效果差別很大,焊接不良的線材根本就不能用。

問:你們現在還是用傳統的焊錫去焊嗎?

範:焊接還是用傳統的焊接技術,不過,焊錫的含銀度很高,而且在焊接的過程中,足夠的溫度可以將線材上的銀也熔化了,所以焊接點的銀也是很高的。焊接點差不多變成一個銀的接點。
AlexTsai@Tainan wrote:
我有個疑問,就是版主...(恕刪)


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實際出來的聲音,有些人認為沒差,有些人認為有差
起碼我認為是有點差距的,但是差距很小,小到你在不在意而已

相關細節你可以看上述談到的
不錯的文章喔!
轉貼文章也很中肯
就以電腦來當訊源,其實光纖會好點,因為上面文章提到"光纖線可以使兩台機器之間沒有電接觸"
而且電腦處理速度快配光纖是最好!
但音響方面很多人還是換回同軸,我本身也是,感覺聲音就是太銳利的一點.

記得以前玩音響的說視頻線不要跟音頻線太接近,會有干擾現象?那現在最夯的
HDMI介面怎說???全都束在一塊
所以線麻,不要太差的就好,多花些時間在器材上.
lovemari wrote:
小弟一直以來都很愛看...(恕刪)


大大你好
你的音效卡不能直接3.5mm轉RCA 數位光纖嗎?


sofi0202 wrote:
大大你好你的音效卡不...(恕刪)


你好

關於這點我已經確認過了

1.詢問官方官方告知確定不行,只能3.5mm轉數位同軸
2.仔細看看下圖的最上方Digtal I/O 的接頭pin



他是做成3.5mm接頭而也沒有光纖發射器
所以單純接方轉圓的光纖轉接頭是沒作用了
真正要有光纖輸出必須像開文裡面的會有紅光射出來



因為裡面有電轉光的轉換器,而非一般接頭能做的
lovemari wrote:
你好關於這點我已經確...(恕刪)


了解
這篇太實用了,把網路上許多資料都統整在一起。不加分實在太對不起自己了。

我也是 X-Fi Dell OEM 版,本來也想去買子卡。不過後來直接用 HDMI 送到擴大機以免夜長夢多 ... 哈哈
lovemari wrote:
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實...(恕刪)


聲音是類比世界,人可以感受到冷、暖、飽和、清亮...等形容詞
但這是人耳"聽覺"主觀的感受
對於技術層面則是"看"頻率響應、動態範圍、SN...等量測數值
回到S/PDIF,或許因為他是聲音的傳輸介面
所以有些人會把它和類比的聲音傳輸聯想在一起(事實上差很多)
以數位傳輸來說,若從A端傳送0x7fff 16bit/sample的音樂資料到B端,
不論透過同軸或是光纖,"無誤下"B端收到的資料都是相同的0x7fff
不同的傳輸介面,XLR、同軸或光纖,差別就在於抗雜訊能力
在類比的傳輸,受到雜訊干擾會聽到不一樣的聲音感受,實際上量測出來的值的確也會變差
但在S/PDIF數位傳輸受到傳輸干擾,大多不會離譜到位階判斷有誤
一般同軸訊號為0.5~1v,若雜訊大到B端會誤判資料....那該檢查的是你系統的GND而不是線材
在1khz sin wave下,若某些sample收到干擾致使B端收錯資料
則聽到的大多不是變暖、變冷,而是po po noise
用線材會認為有"哼"聲這形容詞...(我猜想是指SN吧?) <- 這應該也是在類比傳輸才會有的
數位訊號要說它SN多少?? 30mv=?? 100mv=?? 對數位來說就是0
聲音的傳真還原,DAC、類比傳輸到喇叭發聲,只要是類比傳輸都是有影響的
就算不是傳送聲音的[電源],因為他是源頭,影響的是後端整個系統

在聲音領域,類比和數位要分開來思考,有相關、但有些地方不能混為一談
S/PDIF和IIS一樣不過是數位的音樂傳輸介面
不同的傳輸介面為了是增強抗雜訊的能力,使傳輸正確
http://alex-tsai.blogspot.com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