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盤點個人玩轉樹莓派三大主流播放軟體的一點小經驗

ericintpe wrote:
剛踏入HQPlayer...(恕刪)


感謝樓主不斷的實驗與測試,我也在樓主的引導下領略很多音樂質感提升的樂趣。
說說我之前的困境吧:
1.算力機的選用:
曾經試過HQPlyer的desktop版,但可能PC不給力,如果升頻高一些,有的會斷斷續續,有的是跑不出來。
後來把本來灌Daphile的無風扇PC拿來試著灌embeded版本,但是可能因為不熟悉系統,好像安裝不太起來,所以又再灌回Daphile。
直到最近樓主提到Pi-5是算力機的適當人選,才又燃起我想再試HQPlayer的想法。

2.NAA的操作:
感謝樓主分享Pi-4超級電容等等的電源提升作法,還有外接恆溫時鐘的實驗,我也跟隨樓主的腳步,把Pi-4磨改到不錯的音質。
因為還無法試出HQPlayer的玩法,所以是在Pi-4安裝moOde,然後再SSH加入HQPlayer 64 位元插件的做法,有用PC用算力機(試用版)升頻聽過,聲音的確很不同。但畢竟HQPlayer是試用的,升頻力道也有限,也需要一直開關機;NAA在跟moOde之間的切換上感覺也不太順手。

因為以上的困境,於是暫時放棄HQPlayer,目前是使用Pi-4安裝moOde,在手機上用mconnect這個app來播Qobuz跟NAS上的音樂。

如今樓主再度燃起我想玩HQPlayer的期待,是否能請樓主給個懶人包,幫忙把系統建置的過程整理起來。
(之前樓主已有發布很多,除了是散布在不同樓層外,有的像是樓主實驗的歷程的歷史資料)
1.如果現在我想用Pi-5做為算力機,應該如何安裝HQPlayer Embeded
2.接著,如果是使用磨改過的Pi-4做為NAA,需要如何操作呢?
感謝您!!
ericcatz

moOde只要暫停就能夠當NAA;但是一但作為NAA,除非從HQPe釋放(關閉HQPe),moOde ip就被鎖定了,無法播放。

2024-05-09 11:02
pete_anne wrote:
是否能請樓主給個懶人包,幫忙把系統建置的過程整理起來。


RPi 5安裝HQplayer embedded 的範例

首先利用Raspberry Pi Imager程式,直接把 Debian Bookworm OS(建議安裝Lite版 )刻錄到TF卡上,
接著完成OS系統的安裝後啟用ssh功能(如何做請查一下google)。
然後在另外一部PC or NB以ssh登入Pi 5執行以下程序:
sudo apt-get update (選項)
sudo apt-get upgrade (選項)
sudo reboot (選項)
wget https://www.sonarnerd.net/src/bookworm/libgmpris_2.2.1-11_arm64.deb
sudo dpkg -i libgmpris_2.2.1-11_arm64.deb
wget https://www.sonarnerd.net/src/bookworm/libsoup-3.0-0_3.4.4-1_arm64.deb
sudo dpkg -i libsoup-3.0-0_3.4.4-1_arm64.deb
(版本「隨時」會更新,下載安裝前請檢查一下版本)
wget https://www.signalyst.eu/bins/hqplayerd/bookworm/hqplayerd_5.6.1-18_arm64.deb
sudo dpkg -i hqplayerd_5.6.1-18_arm64.deb
sudo apt install -f
sudo hqplayerd -s hqplayer password
sudo systemctl enable hqplayerd.service
sudo systemctl start hqplayerd.service
(這樣就能用 :8088 管理 Embedded);(選項的部分可以選擇做與否)

在RPi 4安裝NAA就更簡單了,
用Raspberry Pi Imager直接把官網的NAA映像檔寫入TF卡就可以使用,
另外NAA建議不要關機(除了用電省外,恆溫時鐘也不建議開開關關),
真的要關NAA時,等HQPe完全停止後,直接拔掉電源即可(檔案壞了重新刻錄即可)。
ericintpe wrote:
以下連接,提供參考:https...(恕刪)


關於Eric兄提供連接裡面,bogi表示青2的USB埠有接地隔離,I2S埠則沒有。經過向Holo Audio的老闆Jeff求證,除了確認bogi所說正確外,泉3也是一樣的設計。這樣設計的原因據Jeff說,I2S不適合做地線隔離,會造成比較大的不良後果。

在下建議Eric兄試用I2S時,確實沒有使用以USB來連接升頻訊號跟I2S比較的經驗,班門弄斧,讓Eric兄見笑了。

Iancanadian的產品,敝人約兩年前大多都購買,電池、超級電容也都買齊;甚至用烤箱把時鐘晶片都焊上了,但因個人一些環境變動,一直丟著沒把它們組起來。這兩年也都沒再follow Ian的討論串。目前使用的Silent Angle M1T串流機已是前代產品,頗有不足的感覺;感謝Eric兄提供了懶人包,或許該找個時間把它用起來。
ericintpe
ericintpe 樓主

大家開心聽音樂就好![讚]

2024-05-08 17:38
ericintpe wrote:
最近迷上這張1995...(恕刪)

版大對於 DSD1024的評價,也太吸引人。
512和1024差異很大嗎?
一直以為256升512就差不多到上限了,再往上的升頻效果提升不大。
題外話:對岸DAC 開始進入1 bit DSD的時代了,印象中此類型最適合HQplayer,希望今年有機會買到😆
airdog18 wrote:
對岸DAC 開始進入1 bit DSD的時代了,印象中此類型最適合HQplayer,希望今年有機會買到


airdog18大提到(對岸DAC 開始進入1 bit DSD的時代了),
以我個人的淺薄認知,DSD無論經過哪種方式與途徑處理音訊,
其最終始終是以1 bit DSD來呈現。(差別是以Native DSD or DoP來表現而已)
不知道airdog18大所指的是哪個廠牌?哪幾個機種?
倒是個人在Head-fi爬文,以下兩則論點蠻不錯的,提供參考:
(個人偷懶直接使用google翻譯,有興趣者可以參考原文)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hqplayer-impressions-and-settings-rolling-thread.968141/post-18109027
這很簡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包括。 DAC 開發人員 DSD 是 DSD64(因為僅有這樣的規格)或 DSD 是可以從串流服務下載或串流的內容。由於不存在這樣的標準,因此不存在基於 48k DSD 速率的官方音樂內容。 DSD 製作軟體(Pyramix、Saracon...)很可能根本不支援 48k DSD 速率。此外,不僅 DAC 開發人員,而且 USB 驅動程式開發人員(XMOS,...)也沒有考慮 48k DSD 速率的可玩性。像 iFi 或 Project 這樣讓 48k DSD 運作的公司需要修復從 Thesycon 提供給他們的 USB 驅動程式碼。因此,為 DAC 開發人員支援 48k DSD 速率帶來了額外的努力和麻煩。當 48k DSD 速率與普通 DAC 晶片配合使用時,這很可能只是巧合,而不是有意為之。除了極少數公司在其 DAC 規格中聲明支援 48k DSD 之外。但這樣的公司更面向發燒友世界(iFi、Holo 等)。
有多少 Topping DAC 用戶在做 PCM 轉 DSD?也許是0.5%?我不知道,但統計上不多。像 Topping 這樣的公司希望以最低的價格出售大量設備。他們面向普通客戶。他們沒有在驅動程式和韌體領域投入大量精力。他們只是使用交付給他們的東西(製造商規格、開發板、帶有使用範例的數據表),儘管存在所有錯誤和不完整,但他們遵循已知的標準來使某些東西正常工作。一旦有東西可用,他們就想大量出售它,而不是因為 0.5% 的(潛在)用戶而經歷未知的麻煩。在前幾年,Topping、SMSL 和其他類似公司表明,他們沒有修復舊設備的錯誤,而是帶來了帶有新錯誤的新設備,一年中的次數更多…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hqplayer-impressions-and-settings-rolling-thread.968141/post-18109091

但您是否不知道頂級是使 DAC 的 SINAD 接近 125db,動態範圍大於 130db,並且接近完美的線性度達到 -120db?它們是我們都知道的測量之王,這意味著它們顯然比 iFi 或 Holo 可能製造的任何東西都要好

,哈哈,當然我是在諷刺,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確切地知道我在說什麼。
我在「實驗室」檢查過的兩台 Topping DAC 價格均低於 500 美元。一台 ESS 和一台 AKM。儘管手冊中列出了它們,但他們都沒有提供任何 DSD 濾波器選項,當然 ESS 沒有直接的 DSD 模式,但 AKM 有,但不可用。一直以來,評論遊戲中的一些非常大的玩家都將固定輸出模式與DSD 旁路模式混淆了,我猜Topping 的團隊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也許它是否有助於銷售產品,無論它是真是假,就這樣吧。
哦,在我的評論中,音質和享受方面得分最低的 DAC 也是最好的衡量標準之一。幾乎就像它們的設計目的是在最常見的行業測試中表現良好,例如 1khz 失真 FFT,而不是設計用於播放音樂。
但同時,我不想在所有事情上對他們太嚴厲,因為並非所有產品都會陷入這種刻板印象。他們也製作一些精美的東西。但一如既往,買家要時時保持警惕
ericintpe wrote:
airdog18大提...(恕刪)

就是topping D900 DAC
號稱是 離散 1 bit DSD DAC
但是就不知道 有沒有bit perfect 了
ericintpe wrote:
airdog18大提...(恕刪)


繼續DSD的話題,
我們既然知道DSD始終是以1 bit來呈現,
那麼用所謂的(真正的1 bit)來處理DSD訊號,效果就一定會更好?
個人覺得那是一個(迷思)!也是音響器材製造商的一種誘導式銷售手段。
各位參考一下HQPlayer作者Jussi Laako的說法就能理解:





https://community.roonlabs.com/t/best-native-dsd-dacs-for-use-with-hqplayer/132298/333
So the difference would be that Cyan 2 has 8+8 DSD ladder and Spring 3 has 16+16 DSD ladder. If I’m right…

https://community.roonlabs.com/t/best-native-dsd-dacs-for-use-with-hqplayer/132298/335
另一個具有雙倍數量的元件 -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意味著具有更多元件的元件具有雙倍數量的模擬輸出電平,並且傳遞到模擬濾波器部分的超音波雜訊更少。最終結果取決於組合。因此現在談論類比輸出的性能還為時過早。更少的元件只會給模擬階段帶來更大的壓力。
現在,Cyan 2 更像是普通 DAC 晶片。
我們拭目以待!
宅男工程師

音響講求平衡, 若無旗艦級前後級擴大機完整放大 DAC 輸出電壓, 能展現高解析細節, 大動態範圍的喇叭, 追求 DSD ladder 多寡是無意義的.

2024-05-15 7:08
ericintpe wrote:
airdog18大提...(恕刪)

很想找一台all in one的機台
DSD1024+ bit-perfect +NAA +平衡耳擴
不過目前好像只有 ifi 旗艦機種而已

Ps:個人是希望 ifi 可以用上PCM系列的旗艦晶片,他似乎都是一直沿用早期的版本。

還有一款新晶片是bd34301,SMSL D300有用到,HQ作者有提到輸出結果跟他自己製作的DSC DAC很接近!但因為是低價位DAC 只支援DSD 256

最後最後…再說一次 
誰都好 快出一台all in one啊!!!
ericintpe wrote:
另一個具有雙倍數量的元件 -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意味著具有更多元件的元件具有雙倍數量的模擬輸出電平,並且傳遞到模擬濾波器部分的超音波雜訊更少。最終結果取決於組合。因此現在談論類比輸出的性能還為時過早

要真正做到 1 bit DSD解碼, 需用 FPGA 晶片, 執行獨有設計的 DSD 音頻演算法, 我知道的有 T+A DAC 200, Esoteric N-01XD. Cyan 2/Spring 3 雖有優良 R2R, 但還是受限於所使用的 ESS 晶片.

Playback Designs總裁 Andreas Koch:
只有真正的1 bit DSD解碼,才能發揮DSD線性輸出的優勢,也才能跟PCM多位元解碼技術有所區隔。目前只有用FPGA晶片跑自行設計的演算法,才能做到真正的1 bit DSD解碼。市售Delta-Sigma DAC晶片則只有輸入端接收1 bit DSD訊號,接下來隨即轉換為多位元PCM,進行複雜的濾波處理,用陡峭的濾波線路完全濾除噪訊,測試規格雖然優異,但聽感上卻難以擺脫「數位聲」,喪失了DSD接近於類比音質的最大優勢。
宅男工程師 wrote:
要真正做到 1 bit...(恕刪)


說得好!音響系統講究的是平衡!
如果我的口袋夠深,我的聆聽空間夠大,
我也會想買一套近1W鎂的落地喇叭,
也想買一部超過20W的 T+A DAC200,
我也想弄一套百萬以上的音響系統!
從音源、解碼、擴大機、喇叭、甚至線材、墊材、音響架與腳座…
每一個部分都可以夠水準、都能達到平衡!
不過以上都是個人的夢想與理想;我終究只能量力而為,
個人所有的音響零組件、器材,都沒有超過5W單價的;
但是我也聽得很自得其樂!
自從玩HQPe後,從來也不覺得聽到的是數碼聲;
反而感覺我聽到的音樂更貼近類比味,
聲音溫暖而飽滿,並且解析猶如CD,一點都不糊。

經過FPGA演算處理過1 bit DSD就比較有類比聲?
音樂就會比較好聽?
反正我是沒有機會聽到,所以無法理解。
倒是希望大大能夠分享T+A DAC200經HQPlayer播放DSD的優美音樂感想。
ericintpe
ericintpe 樓主

謝謝V大![謝謝]

2024-05-16 22:06
宅男工程師

我比對 nt-505x 與 n-01xd se 後, 拉長高音時, 505X 像是走上升階梯, 聽得出來有一些斷點, n-01xd se 是圓滑弧線, 比較像小提琴發出的自然聲音

2024-08-19 16:52
  • 1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