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科學根據?答案也是有的
是電學嗎?應該是是材料科學(我應該沒記錯吧,線材結晶技術是屬於材料科學的)
因為這跟線材製作的結晶方式有關(所以後來才有OCC結晶技術的線材誕生)
喇叭線一定要按照他標示的接線方向接嗎?
當然不用,你高興接哪個方向,就接哪個方向
好奇怪,矛盾了耶,怎麼前面說有方向性,後面又說高興接哪個方向就接哪個方向?
因為線材的方向性,不是來自於他成型的時候
而是來自於你RUN過線以後...
一般來說,線材的製作過程中,線材內部會產生不連續性的結晶
而且這條剛做好的線,裡面的正負電子狀態排列是雜亂無章的
而你RUN線的過程中,則會慢慢將這條線裡面的電荷傳導狀態導引至某個特定方向性
在這個時候,線材才產生了方向性,在這之前,線材是不具備方向性的
所以不論你把線買回來以後,要怎麼接都可以,但是接上去以後,請記得自己接線的方向性
要不然重新接,結果接反了,你就得把線重RUN一遍
只不過這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狀況,只是花時間,花電費而已
一般線材廠商,之所以要標明線材方向性,就是為了方便使用者記憶你安裝線材的方向
並不代表這個線材必然得要以這個方向連接,你也可以反過來接
只是當你RUN好線以後,最好是以你RUN線的方向來連接器材而已
Haily wrote:
類比線材並沒有特別鑽研, 而且牽涉到材料的物理特性... 不敢亂講.
只能以電子學的觀點來看.
先講一個觀念: 喇叭組抗很低, 推動的功率大, 也因此線上電流很大
也因此阻抗感抗的問題要考量.
喇叭阻抗由2歐姆到32都有, 一般擴大機以4~8歐姆為主, 也有一些特殊規格的.
以這種低阻抗的喇叭, 如果線材本身的阻抗稍高, 那是不是會影響到喇叭的特性.
線材的粗細牽涉到電的集膚效應, 線材用純銀線來降低阻抗... 反正無所不用其極啦
請問一下 Haily 大~
喇叭線徑的粗細,愈粗喇叭線組抗愈低,愈細喇叭線組抗愈高~
可以這麼說嗎?
有看過人家說線徑較細,可聽到的細節較多~
不是很懂~

你可以不理會客觀標準的存在,但不能否定客觀標準的存在。
d120000 wrote:
其實這個跟金屬導體沒什麼關聯.
跟遮蔽線的接地是要接在哪邊比較有關聯.
這我之前就說過了, 所以會不會有人又用這樣的線材在比較.
而那是接頭部分的接法....
beachboy7689 wrote:
喇叭線徑的粗細,愈粗喇叭線組抗愈低,愈細喇叭線組抗愈高~
可以這麼說嗎?
以同樣的材質的線材的確如此!
beachboy7689 wrote:
有看過人家說線徑較細,可聽到的細節較多~
大概是都有個「細」字, 還是因為看到粗壯的線材, 用純物理運動觀點去想像.
阻抗太高(細線)會直接影響低頻的推動, 這當然也就聽起來好像高頻變好. 此時線材的均勻度/長短/溫度係數會變得很敏感, 阻抗高~線就容易發熱~阻抗又跟著變
而喇叭的分音器高中低音單體之間的平衡點可能也會破壞, 這絕不是喇叭設計者願意看到的事~
而如果發燒友想要做這方面的調整, 何不加個 EQ 來玩? 何必掐著喇叭的脖子玩它?
虛像 wrote:
是電學嗎?應該是是材料科學(我應該沒記錯吧,線材結晶技術是屬於材料科學的)
因為這跟線材製作的結晶方式有關(所以後來才有OCC結晶技術的線材誕生)
是材料科學沒錯,以微觀來說,任何材料都有微結構,所以即使銅線也可以說有結晶
虛像 wrote:
而你RUN線的過程中,則會慢慢將這條線裡面的電荷傳導狀態導引至某個特定方向性
在這個時候,線材才產生了方向性,在這之前,線材是不具備方向性的
這種理論我從來沒聽過,在做過OCC,結晶銅等等的學術論文中也從來沒看過
所謂的"電荷傳導狀態導引至某個特定方向性"能再說得更詳細嗎?
上面所說的結晶銅微觀來講是指銅線會形成銅的小結晶,
而結晶之間所謂的晶界通常是一層幾奈米的氧化層,
除此之外銅線內應該沒有任何其他物質存在(除非銅線有靈魂???)
這種晶粒-晶界的結構是沒有方向性的
要說通電後能將"電荷傳導狀態導引至某個特定方向性",在理論上無法提出佐証
就算可能,也必需是直流電,交流電每秒變化方向20~20K次(以audio而言)
正半周將其"導引"至+方向,則負半周就會將其導引至-方向
這樣那能將"電荷傳導狀態導引至某個特定方向性"
但是如果是無氧銅,那這一層氧化層應該是不存在的(無氧那來的氧化層?)
那更沒有什麼方向問題
坦白說,很早以前第一次聽到線材商在大放厥詞說什麼線如何,方向又如何,傳電又如何時
我早認定又是一些搞偽科學的人在賺不義之財!
至於所謂細線細節多...聽聽就好,搞個blind test立刻出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