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xman.tw wrote:就動態範圍言之,若非耳機聆聽,當或再思,其三、聲重播空間的動態範圍...(恕刪)
謝謝thxman.tw大的建議,重播空間的確是個有趣的環節。也來整理一下這個面向!
——— 音壓也有動態範圍嗎? ———
就物理的角度,音壓上升不是一直都是線性的。先說說音壓是什麼,以下取自[theory.labster]網頁:

空氣粒移動產生壓力變化,就像彈簧往前傳遞,傳遞速度就是音速。然而空氣粒子有疏有密,當疏處變成真空時,聲壓就不再線性增加了。
以一大氣壓力(1 atm)下,這個臨界值是:194dB。
——— 人耳的動態範圍 ———
194dB是很誇張的數字,M1步槍旁、火箭發射,也不過是168dB左右。一般人在130dB以上,就會開始覺得很不舒服了,下圖取自[wikilectures]:

最低人可聽到的音量,約在-10dB於3kHz,因此常會聽到說,人耳的動態範圍約是120~140dB,且不同頻率人耳的動態範圍也都不同。同時也會隨著年紀增長,動態範圍變小。
除了年紀增長,也會因過大聲量而損傷,甚至無法復原。以下取自[泛科學]的WHO建議值:

不同的網頁資訊來源,這個值及時間不一,但大多數都是提醒超過75dBA,就要開始注意好好保護自己。

眼尖的話,會發現上表的單位是dBA,不是dB。參考[wiki]上的說明:

這是一種加權(weighting)的概念,前面曾提到人耳聽力在低頻區較不敏感,因此針對1kHz以下、以及高頻區,在計算加總時,降低這些頻帶的權重。因此dBA,有時候寫成dB(A),比較接近人耳的聽感。
有趣的是,這個加權值,是基於1960年代使用單音來測試一群人,對於音量是否相同的研究。但隨著實際數據累積與醫學對人耳構造運作方式的了解,漸漸發現人對複雜頻率下的音量感受,並無法用單音下的權重來代表。於是又有了不同的方法如ISO 226,如下(亦取自wiki)。

這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所謂量測數據,其目的若是要代表人的感知,有些時候並沒辦法單純簡單只用某種數學公式。保持開放態度,了解背後意義,再來解讀,才能知道數據給的了什麼,給不出什麼。
——— 住家動態範圍限制 ———
哈哈


98年[行政院公報]上提到:

一般住宅屬於第二類,白天60dBA,晚上55dBA,過10點之後50dBA(實務上因為會干擾睡眠,大家會更敏感,忍受度更低)。60dBA多大聲?大約是一般對話的音量。
那麼換算回在自己家裡能聽多大聲的音樂,而不影響鄰居呢?這視每個建築隔音效果而定,新一點的房子若遵守110年分戶樓板隔音法,需要做到在樓上播放90dB聲音時,樓下經由樓板厚度、材質等等,只能量到58dB以下。也就是要衰減掉32dB,正好低於白天60dB的標準。但我家房子沒那麼新,想必一定衰減不掉32dB

除此外拉高音量,傢俱、裝潢、天花板等,還會有共振的問題。小朋友跟我分享,他們在學校提琴團練時,每當bass在拉時,放在旁邊的爵士鼓就會共振響起來,非常搞笑。
這是種另類限制,不能隨性拉高音量。這一來又損失可用的動態範圍了。
——— 動態範圍下限 ———
前面提了很多上限,也來說說下限。一般家裡面的環境噪音有多大?我自己在家裡量約30dBA左右,白天有車經過時會再吵一些,甚至到50dBA。
假設我用音壓75dBA聽音樂,底噪就30dBA,相當於動態範圍只有45dB左右,除以6換算為bit數,約只有是7.5bit!


——— 感想 ———
重播環境對動態範圍來說,是不能忽略的一環,很可能還是最重要的一環。有良好隔音不只讓聆聽時底噪低,也同時不易影響到鄰居。但也要多注意耳朵聽覺健康,若音壓較大,聆聽時間稍微控制一下別太長囉。

139140F wrote:
主要是差在持續電流 ...(恕刪)
請教持續電流的定義是什麼呢?在什麼情境下,會有這種問題?發生這樣的問題會造成聽感如何改變?
不好意思問了一堆,只是想多了解一些細節,避免誤會您的意思。
goldbingo wrote:
請教收放速度是什麼意思,能在多說些細節嗎?或是方便提供哪首樂曲段落,容易表現收放速度嗎?
在51樓整理了一些大家對於動態的形容,請問您的定義有包含在其中嗎?
goldbingo wrote:
首先感謝Pa...(恕刪)
很不好意思多問了些問題細節,只是想多些線索,試圖更接近大家所說的感受。
我所說的收放速度簡單說就是聲音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
最近網紅美國阿祥談到瞬態問題,他示範一首歌曲,說明電吉他伴奏要彈出力道
並表示真空管機難達成,所以他放棄管機,轉向貴豐Mephisto懷抱
以下僅供參考,各人有各人玩法和喜好,想參與的朋友可上Youtube,大家互相求進步
阿祥示範曲
這是我請教他的曲子,我問他這樣的電吉他伴奏是否如他所說的瞬態力道
以下擷取他Youtube的互動
阿祥回答:膽機主聲音力道還不是那麼困難,但是周邊伴奏樂器聲音的力道,我這輩子到今天都還沒有見過哪一台膽機力道能夠打得出來,像Mephisto 那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