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消費者重點應該放在「認同」上,認同理念、認同設計、認同工藝、認同聲音表現…;有人自認比專業團隊厲害指三道四,別忘了他們靠此吃飯還有很多數據分析、傢絲,一般人就只有筷子一雙,真的很佩服有自信「說音響」的人!認為最不值的是「買回來改」最後成了四不像。
聽音樂玩音響要不要把自己搞的像工程師、作業員一樣,當然別人管不著,但不妨自問"真~的有那麼厲害?"先做一部「台灣之光」出來讓大家膜拜一下﹙別以為瞧不起人,買過一部真空管唱放,確實「好」過架上其他,只有「佩服」兩字,但沒看他出來屁過!﹚。
以上只能說是個人感言,不值一唒。
Pachilla wrote:
ATC SCM 11 V2 2 音路為例,其高低音銜接是出名的平順
嗯,SCM11看起來銜接很平(至少不是V形調音),但被動喇叭音分音器仍有相位失真問題(越多階濾波相位失真越大)和高低音單體音色差異問題 .... 這都只是理論,最終仍是用耳朵驗收
P大當初有比過Dynaudio的哪支書架喇叭嗎? 若有覺得和SCM11差異為何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