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喇叭改用腳架人聲變差 怎樣擺放?


Hegel H190擴大機的問題應該不大。
訊源以影片為主,應該是用4K影片播放器。
透過RCA連接(電視以HDMI連接)。
等級不差的話,應該也不是問題點。
可以的話,或許將電視櫃與喇叭移至
房間左右的中心位置(看照片左右距離不同)
請慢慢再測試。器材配備不差,應有好聲。
音樂來源是FHD/4K片的話,有可能薄聲。
祝假日賞樂愉快。
PS: 我喇叭高音刺耳的問題,是使用上述
空間位置對稱,但喇叭Toe in不對稱改善。
tt_koupe wrote:
號角你可以試試!360(恕刪)


看你怎樣定義號角的距離了

MBL 101E有很多機會可以小房間近距離聆聽,有興趣的不難找

MBL 101E主打在大空間中創造出無所不在的音場

這跟我的偏好沒有衝突啊!!

要極致的細節與動態,近距離永遠勝過遠距離不是嗎?

大家都說極低頻(< 30HZ)和極高頻(>17KHZ)喇叭很難表現好,其實最主要的因素都是一個訊號太弱、一個指向性太高....

怎樣解決? 靠近一點就好
1000K wrote:
MBL 101E有很多機會可以小房間近距離聆聽,有興趣的不難找


不用,這喇叭經驗很多,從5坪到開放10多坪,獨立音響室,半開放空間都有. 但不會當成耳機方式,頻段不平衡.
1000K wrote:
要極致的細節與動態,近距離永遠勝過遠距離不是嗎?

大家都說極低頻(< 30HZ)和極高頻(>17KHZ)喇叭很難表現好,其實最主要的因素都是一個訊號太弱、一個指向性太高....

怎樣解決? 靠近一點就好


又不是近場監聽喇叭,何況音量大小是個問題,小音量低音出不來,轉大聲低音有了,但是高音過頭怎會耐聽?

號角你怎麼定義?老號角 JBL 4344之類的同期產品,倒是近距離(2米)聽過不錯的,但現代號角如AVANTGUARDE

要顧及細節,音域,動態平衡也沒弄到很近好聽的.
tt_koupe wrote:
又不是近場監聽喇叭,何況音量大小是個問題,小音量低音出不來,轉大聲低音有了,但是高音過頭怎會耐聽?


你這問題就思考物理層面吧,跟什麼近場監聽喇叭(這種商品分類其實沒有什麼技術成分)沒有關係

多的是錄音室塞大喇叭(也近近的聽),他們也不是為了要聽多大聲

事實就是距離近的時候,你會聽到更細膩均衡原始的聲音。但距離遠的時候,你會有更放鬆的音場感覺。

至於音量怎麼調,這就不評論了,當然是個人能接受就好
lingo1388 wrote:
B&W 80...(恕刪)

昨晚我回家在調整測試了一下,沒新增什麼設備,稍微簡單調整擺位喇叭人聲有比較好確實是擺位問題比較大,刺耳問題我發現是右喇叭正前方擺了一張IKEA邊桌右邊又是落地窗這樣讓我右耳覺得刺耳,加上上禮拜這樣聽耳朵有點發炎上禮拜聽都不太準,這禮拜我沙發改離開沒有靠牆有明顯變好 ,不過可惜是空間太小前面又有55吋電視 沙發不適合離開牆壁太多。
玻璃反射中高頻刺,聆聽位置貼牆牆面反射強聲音刺,聽來也還是不脫六面整治的問題

落地窗就用厚布窗簾,沙發無法大幅離開牆面就做後牆吸音處裡(看是吸音棉還是長毛掛毯都是簡單解)

環境整治真的都不能/不想做的話不如就上YT開一個20-20kHZ的聲音測試,多聽個幾遍記錄下來哪一段聽了會刺的頻段,然後用EQ去衰減調整,不然只會一直瞎子摸象窮打轉抓不到點
Ariouk wrote:
昨晚我回家在調整測試(恕刪)


凡事如果沒有一個基準,調整便是一件讓人感到茫然的事,音響空間處理亦復如此。
「喇叭擺位」與音響空間處理又最為密切,如有不足或限制再用其他手段﹙調音、擴散、反射、吸音…板、柱、片…﹚修正,我想這樣會比較合理;當然先做好空間規劃與處理﹙演藝廳、錄音室…﹚也不是不行,只是這樣陣仗規模會超出一般人負擔﹙小弟以前先搞空間,哩哩扣扣做一堆,光德國調音柱就買了八支,後來發現根本"本未倒置"了﹚。

我們消費者在沒有很多經驗累積的狀況下,一般先都採近場方式先聆聽,感受一下在無響室中設計者產品的理想狀態﹙當然還是有差﹚,對這樣的聲音「我」想要怎樣?最粗淺的作法便是「頻率」前後、「音場」左右移動,找到這對喇叭在這空間中的甜蜜點,如有不足就用「其他手段」,只要有效,要貼要掛就隨便了。

比起多數得受空間﹙桌面最甚﹚或生活動線﹙客廳最多﹚影響情況,有個專屬空間幸福多了,也單純多了,先找到基準,其他就容易了。
其中一組
快樂的使用,連腳架都不要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