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如果是個人工作室的產品,音質勝過百萬等級的品牌音響,你會買嗎?

只討論實際的問題
因為窮所以只買20萬左右的音響產品,而且是沒名氣的.
既然沒錢,我認為更應該買有品牌的產品
因為你不知道何時需要一筆可救急的資金
有品牌的音響,至少在你急難的時候可以轉現金
工作室產品,除非原公司有保證回收,不然二手難賣,二手店更不可能收

如果樓主去店家聽100萬的系統還不滿意,只有兩種可能
1.店家功力不夠
2.樓主音樂素養極高,百萬音響已無法滿足.

我是認為100萬的音響同空間中再怎麼亂搞應該也不至於輸20萬的系統太多.
任何機械或是電子元件都有其天限,20萬和百萬的差距已經跨3個門檻,我是很好奇,到底是怎麼輸的?
永井相草空 wrote:
只討論實際的問題因...(恕刪)


還沒那麼窮啦!
當初為了不認同老闆,也是親戚
我放棄了一年300萬以上的收入,不會缺這麼一點錢啦

至於好不好,就自己聽了才知道
或許我沒那麼多經驗,很難拿其他知名品牌來比較
就感覺聽過的系統,空間感的表現都不如預期
而且背景不夠黑,沒辦法很容易聽到所有的聲音
常常出現的就是聽人聲,就沒聽到音樂
聽音樂就聽不到人聲
一定要跟著,不然就跑掉
至於我的系統是放鬆去聽,可以輕易聽到所有的聲音
空間感明顯,透明感也不錯
而且會有被包覆的感覺
有些CD如果處理不好,還可以聽到兩首歌的底噪不同
或是人聲在音樂後面
為此,我丟了不少CD
我不太喜歡這麼去描述
因為一定會引來一堆質疑聲
但想說做自己,經歷什麼就說什麼
rdcmd wrote:  常常出現的就是聽人聲,就沒聽到音樂
聽音樂就聽不到人聲...(恕刪)

這也未免太慘了, 五萬元以下的系統又調校得𣎴好的,比較有這種情形吧?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這也未免太慘了, ...(恕刪)


可能是因為我的腦袋不好使
對聲音的處理比較慢吧
其實聽是聽得到啦
但細節比較不明顯
我說的是一種感覺而已
不必特別跟,所有的細節、空間感都會出來
永井相草空 wrote:
只討論實際的問題因...(恕刪)


買有牌的音響會比較好脫手,相對的買個人工作室的音響,確定可以脫手?我看fb上面的二手音響買賣社團,很多人就是買來歷不明的雜牌音響,根本沒人會去看。

個人工作室做的音響,買來自己聽ok,等到不聽了,要脫手應該會很困難。
Loompster wrote:
買有牌的音響會比...(恕刪)

樓主其實有說不考慮脫手的問題。

不過現實面就是,燒友就是不斷的在升級,舊機一定要脫手的。  這也是無名品牌作品價格高不起來的原因,不然只能當傳家寶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樓主其實有說不考慮...(恕刪)


對啊,當傳家寶...

是燒友當然器材多是來來去去。

很多大品牌音響當初也是個人工作室,需要經營很久的時間才會變成大品牌。
其實我也希望真的有前輩能過來指點一二
至少有個方向
我不會認為我的就最好
但沒經歷過,無法知道位階與方向

Loompster wrote:
對啊,當傳家寶.....(恕刪)


人生這麼久了,唯一賣過一次房子
買自己喜歡的,用到有更好的,舊的就送人
賣二手,太麻煩了

rdcmd wrote:
我不是在說人都只重視...(恕刪)


小弟曾在這標題下吃過幾次虧:

唱頭放大已有五十年歷史,國內相關線路技術應該都非常熟稔,是支持國產品的時候,便上網蒐尋風評不錯產品,其中還有提供試聽機,快速連絡深恐落人之後,結果雖然外觀難看點但聲音不錯,屬於高CP值產品,經過一段長時間等待,實體機終於到貨,迫不及待接線開聲,怎麼差那麼多!電話連繫覆稱:「此機有改良線路。」心想,那是管子用的不夠發燒,俟全數換上高貴管,狀況改善有限,再與店家連繫,言語間猜測是舊機整復,故堅持換新,才回到當初九成聽感。

親友介紹某支12吋臂價格合宜又好用,但盤面太小無法安裝,獨立座便請一併幫忙(一個原來他桌面上的一塊銅,加上國外昇降器仿品,費用一萬五千元),交貨後剛好工作忙閒置,時經三週,終於有時間好好聽音樂,發現支點唱臂經常找不到那個點、轉動獨立座昇降器整支臂和座跟著動…,經連繫老闆覆以:「超過七天鑑賞期。」最讓人覺得痛心的是老闆說,那個昇降器網路上要價三十鎂(問題你的是仿品)

國內外除了技術、行銷…外,「人心」落差才是最大。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