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拿來接機器後端Pre Out & Main In, 而機器面板有個切換開關可
切Normal(原本走機內相連前后級)/Balance/RCA,
本身機內其實在我系統巳經不錯了,但是我用上好的平衡線后,整個聲音又
音場更濶大了
音樂訊號本身就是類比訊號,若從播放源到E480及E480到喇叭的訊號線/喇叭線
都用不錯的線材的話,我建議可以嘗試玩機內走線改成外部
我的情況是當改成前后級間走好的平衡線之后,出來的小提琴聲變高音層次又交
待的更分明;比如以前只聽到拉到高音上去,但現在是拉上高音后又再往上到
可聽到原來高音還有不同層次的高
這種接法是科學的, 雖然走機內線很近,照理應該表現很好,路徑短若訊號
驅動及放大調配得宜是應該都會完整呈現所有音頻細節, 但若調配非最完美時,
可能因驅動力強而有訊號反射造成本來不同層次的細節被中和成一個階音了
所以走外部訊號線再進來可剛好克服了這個微細現象的問題
類比音訊處理最高境界就是比誰把微細訊號處理的好並無失真傳送放大;不然為何
同樣功能機器會有不同階的價格呢?所以我們處理得好,也可以DIY出感動的樂音
我個人目前實測下,我發覺E480內部前級/后級各自都有很不錯設計水準,給它兩者之間走好的Siltech 線后,整個聲音變鮮活起來,經我切換對比兩者之間,目前機器發出的聲音變得層次更豐富並且更有韻味,樂器歌聲等厚實度及甜黏度增加,耹聽下會變得不時去留意到歌手或提琴手所帶感情手法及唱法,真的像換了台擴大機似的⋯⋯
希望有這台的使用者也可以嘗試看看
這台本來規格推我的喇叭50-200瓦 8ohm 一定足夠;
可惜我之前忽略了喇叭對應擺設及空間大小,也會吃掉不少造成中低頻75-150Hz 不足推出佈滿空間
的問題
我喇叭擺隔2.5公尺,聆聽離4公尺,但客廳寬6公尺⋯⋯
本來用Siltech Ruby Hill 聽了大半年以上,聲音好是好,但是就是聲音低頻節奏量感秀氣了點,朋友說這是AQ的特質,要力道就要歐美機⋯⋯
后來因原際會,樂友了解我困擾且割愛的協助下,入手了一條「山」; 聽了一週后,內心感動到無法言喻⋯⋯ 我的150Hz以下聲音要潛要沈,真的不誇張,就是控制力強到輕鬆搞定,整個音樂大轉變,可以感受到能量 能量輕鬆佈滿我空間⋯⋯
所以我的結論是,Accuphase E-480聲音細膩外,千萬別以為它秀氣,用有能量粗的線下去,真的大編制下去也是有實力的⋯⋯差點錯怪它
用「能量」佈滿空間來形容,是因為聲音變立體前后層次有感,且音場深淺感浮出
回頭看看自己這篇兩年多前寫的文章
更新一下 兩點:
1. 原來的Marantz CD6006已經換成ND-8006
Why? 為的是方便! XD
現在聽spotify的時間超多 (家人也常用)
為了讓家人方便使用 不至於每次要聽音樂的時候呼喚我(累! 且久了怕家人乾脆不想使用....)
ND8006算是入門可以串流又可以聽CD的機子
與ios的雞絲互連超快速方便
我沒有聽過其它台串流機
選ND8006純粹是對marantz有喜愛 且有CD player
2. 本來有求售paradigm studio 100幻想B&W
但因為E480的關係 paradigm竟讓我頗滿意
且人生有其它目標 換落地喇叭似乎沒那麼必要了
(加上家裡環境空間 我想換了B&W大概就像買了馬莎拉蒂塞在台灣大道上吧)
另外是 後來 某天 天外飛來一對KEF LS50
(本來是肖想LSX 覺得綠色好可愛 放在書房不錯吧?
結果一開聲 鵝鵝 我還是多媒體喇叭墊墊用就好
沒有不敬 是個人主觀聽感)
這對天上掉下來的LS50 當時不知如何處理它 想說不然接在E480的B組好了
沒有專屬腳架 單純放在櫃上 便宜的角錐墊一下
鵝! 嚇屎! 怎麼出乎意外的好聽?
跟Paradigm落地AB test一下
paradigm 聲音粗了一些(稍微 沒有AB test其實還好)
但雄壯威武是一定有的 我最愛的OST往往都能讓我滿意
只是會有一點點兒的箱音 (在LS50之前 我不確定甚麼是箱音)
LS50質感比paradigm好一些 但量感當然不及paradigm
只是他的低音在E480的催逼下
閉起眼睛還真的以為是落地 (好啦 我見識不廣 只是譬喻)
重點是 聲音沒有箱音 而且感覺是前面整片過來
不像paradigm 兩方夾擊的感覺 ( 明白呼? )
我不是業配哦 只是隔了兩年 沒有一天有後悔過擁有Accuphase E480
當然我知道還有更多更好的存在
但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 這一台已經是我能負擔 最歡喜滿意的機子
希望大家在音響(音樂) 劇院(電影)的路上 都能找到甜蜜點
ps
我們很棒 晚了外國一年封城 也迅速在2個月內疫情趨緩
多點善意 多點鼓勵 多點正面能量
多聽音樂 少看電視新聞 少看line千奇百怪的資訊
台灣一定能渡過covid-19
剛收入一對AQ 原廠棕色RCA訊號線,等下周寄來用AQ E530老機器
玩看看,看老機能不能枯樹逢春,給我一個驚喜。



lee_yu_ju wrote:
E-480 另外還有一種玩法,若你本身有好的不錯的RCA/XLR線材,
也可以拿來接機器後端Pre Out & Main In, 而機器面板有個切換開關可
切Normal(原本走機內相連前后級)/Balance/RCA,
本身機內其實在我系統巳經不錯了,但是我用上好的平衡線后,整個聲音又
音場更濶大了
音樂訊號本身就是類比訊號,若從播放源到E480及E480到喇叭的訊號線/喇叭線
都用不錯的線材的話,我建議可以嘗試玩機內走線改成外部
我的情況是當改成前后級間走好的平衡線之后,出來的小提琴聲變高音層次又交
待的更分明;比如以前只聽到拉到高音上去,但現在是拉上高音后又再往上到
可聽到原來高音還有不同層次的高
這種接法是科學的, 雖然走機內線很近,照理應該表現很好,路徑短若訊號
驅動及放大調配得宜是應該都會完整呈現所有音頻細節, 但若調配非最完美時,
可能因驅動力強而有訊號反射造成本來不同層次的細節被中和成一個階音了
所以走外部訊號線再進來可剛好克服了這個微細現象的問題
類比音訊處理最高境界就是比誰把微細訊號處理的好並無失真傳送放大;不然為何
同樣功能機器會有不同階的價格呢?所以我們處理得好,也可以DIY出感動的樂音
我個人目前實測下,我發覺E480內部前級/后級各自都有很不錯設計水準,給它兩者之間走好的Siltech 線后,整個聲音變鮮活起來,經我切換對比兩者之間,目前機器發出的聲音變得層次更豐富並且更有韻味,樂器歌聲等厚實度及甜黏度增加,耹聽下會變得不時去留意到歌手或提琴手所帶感情手法及唱法,真的像換了台擴大機似的⋯⋯
希望有這台的使用者也可以嘗試看看
內文搜尋

X